一位进入英国主流社会工作的华人女孩,如何看待国际教育?

国际教育好吗?在英国中学会接受什么样的教育?90后女孩N,高二赴英国读高中,以A Level七门全A的成绩考入全英排名前五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尚未毕业便接到全球排名前三的投资银行核心业务部门录用通知,在伦敦工作,走过世界60多个国家。看了她的经历,或许能让我们更从容面对留学路上的种种选择。

注:本文转载自“无国界城民”(ID:G-citizen)。

                                                      文 | shasha   编辑 | 闻琛

一位进入英国主流社会工作的华人女孩,如何看待国际教育?_第1张图片

在伦敦时,我见到一群少年留学生。其中很多人,大概对环境陌生,一直扎堆在中国人的圈子里,从中国网购东西空运,常常想家,聊到未来,往往迷茫。看到他们,你会觉得年少留学是个挺残忍的选择,为什么要离家那么远呢?

然而认识N,她非常开朗,很会跟陌生人互动,对世界有超越年龄的独立看法,在异国活得非常开心。看着她,你会觉得,生命就该早点放到更大的世界里啊!

究竟,哪一种是对的呢?留学到底是个好的选择吗?

N说,首先,留学的决定是她自己做的,但家庭环境起了很大作用。

“从小,父母一直给我看世界的机会,每年带我出去。周末不出远门,就带我到公园,引导我探索和发现世界的不同,这让我对世界有了好奇心。”

N的家庭很尊重她,没有强迫她学习一些技能。

“我学了电子琴,一年多就放弃了,因为不喜欢考级。但我喜欢英语,一直坚持学习。”

决定留学,因为她知道英国的教育是根据自我兴趣选择科目,不是指定性学习。

在N看来,对某些科目没有兴趣,并不代表对学习本身没有兴趣。育应该鼓励人的兴趣选择。

她很感谢父母没有攀比的心态,不会因为身边其他孩子书法好、绘画拿奖,就让她去追赶,晒她的成绩。父母一直把选择的权力交给她,耐心陪她成长。

父母一定要有耐心、有自己的节奏,这对孩子成长特别重要。”N说。

N从小就有了独立主见。高二分文理科,她觉得这样的设定并不合理。

“我喜欢物理,但不一定喜欢生物。可是,文理分科就好像销售,把三件东西打包一起卖,客户要接受她不需要的东西。”

N知道如果到英国,参加A Level(英国大学入学考试),学生可以从二三十门课中,任意选择三到四门,从数学、物理到戏剧、摄影,等等。

N放弃了国内高考的机会,来到英国。她选择了七门课程参加“英国高考”,包括数学、高等数学、物理、经济、心理学、会计、中文。

而且全部考了A!(三门全优就可能进入名牌大学)

N说她并不是为了证明优秀,考给别人看的。“我真的七门都喜欢!” 她再次强调了兴趣。

一位进入英国主流社会工作的华人女孩,如何看待国际教育?_第2张图片

A Level的学制是两年,N是高二出国,摆在她面前有两个选择:一是用一年时间,突击学完三门课程,参加高考;二是读两年,完整接受A Level的教育,再做选择。

N决定花两年时间,不赶进度,充分了解每个学科,确定自己未来方向。英国高中的课程选择,跟大学专业是有衔接性的。

N说,英国考试并不让学生记住答案,记住也没用,因为考试重视知识关联性、沟通能力和实践。

“高中课程需要小组配合;升学考物理,要考实验,记住数据没有意义。必须平时花时间真正做研究,考试才有可能实验成功。考经济学,要关注每天发生的事,找到事件关联,才能对现实事件做出分析判断。这些靠突击都不行。”

实用技能的积累,也是投行面试需要的。N说,虽然英国也有各种面试攻略,但真到面试,谈论一个经济事件,你是突击准备10天,还是持续关注相关问题一年,在面试时一谈话就看出来了。

所以,她认为,如果确定要出去,尽量早一点,在思路和知识上有持续的积累

这一点我也认同。我身边那些既能在中国施展,又可以进入国际主流社会的华人,大部分在本科或中学,就已经出国了。晚了,等于要用一两年时间,弥补别人十年积累,会特别辛苦。

一位进入英国主流社会工作的华人女孩,如何看待国际教育?_第3张图片

但是,出国真的适合每一个人吗?留学之后先留在当地还是直接回国?

N举身边人的例子说,出国并不适合每个人,国际名校不代表你就能受到好的教育。

比如英国,高中假期多,每天课程自主安排,有时可能一上午只上一节课,同班同学都碰不到。

N身边有各国留学生,有些被家长送出来读书,他们很不开心,不知道怎么安排时间,常常想家,并没有充分利用那里的教育资源,有的没上大学就回国了。

“我觉得,小孩的心理准备很重要,孩子未必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他们一定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对于不想要的东西,如果父母不能很好引导,让孩子心理上接受,无论给他们什么样的教育环境,都可能不起作用。”

N的好友初二就出国了,再加上从小听父母讲述外界,她知道在英国可以受到什么教育,确定这条路是她想要的。

因为是自己选的,到了英国,她没有不适应,而是非常兴奋!

高中第一个假期,她一个人到曼城看足球,去利物浦的披头士博物馆,这些都是她向往的。业余时间,她参加了义工组织,每周陪伴读写困难症的小孩。

“英国学校教育一直是靠自觉性的,比较适合有好奇心、有自我管束能力的人。”N说。

一位进入英国主流社会工作的华人女孩,如何看待国际教育?_第4张图片

父母本不同意她年少出国,最好研究生再走,母亲尤其担心女孩子太小,生活上无人照顾。

但N说,没必要太担心。“比如吃饭问题,我到现在也不会烧饭,但我吃得很好,活得很好!”

大学一年级,她进入一家知名投行实习,大三面试这家投行,并被顺利录取,留在伦敦。虽然毕业时面临一些诱惑,但是,她很坚定地做了选择。

回国还是留下?很多人纠结这个问题。两条路很难比较,关键是哪个更适合自己。每次面对选择的困难,主要是因为看不到未来可能会怎样,有很多不确定性。

N说,相比于当年出国留学时的一些焦虑,大学毕业时基本没什么焦虑纠结。这并不是因为物理年龄增长了,而是外出留学的经历,开阔了她的思路,让她看到更多、思考更多,所以,是经历年龄增长导致做决定更容易了。

我认同这个说法。人不要太早就把自己的道路定死,比如:留学后一定要留下,或者一定要回国,这都在思路上限制了自己。保持人生开放的可能性,增长自身经历,会更容易在广大的世界里作出判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

一位进入英国主流社会工作的华人女孩,如何看待国际教育?_第5张图片

N说,她很满意现在的生活。问她喜欢英国什么?N纠正我:要把伦敦和英国分开来谈。她喜欢的是伦敦,因为那是一个非常国际化、包容性很强的城市,给人开阔的思维,精彩的生活。

作者为英国外交部志奋领学者,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FT中文网专栏作者。曾任英国媒体记者,现从事海外投资风险咨询。创办“无国界城民”(G-citizen),观察国际时事、教育和生活。

无国界城民:享受轻松的下午茶,打开一扇面向世界的窗。


                                    点击关键字阅读外滩教育2000+篇优质文章

                                                           ——————

                                        探校录|少年书房|家长课|数学思想

                                          学英语|大考场|美高党|国际课程

                                                 小留学生日记|批判性思维

                                     钢琴课|酷老师|写作课|牛娃录|排行榜

一位进入英国主流社会工作的华人女孩,如何看待国际教育?_第6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位进入英国主流社会工作的华人女孩,如何看待国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