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阅读札记(6-10)

《给教师的建议》阅读札记(6-10)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6.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

现状描述:“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

具体原因:后进生的理解和理解教材所花时间以普通学生多2到3倍。知识忘得快。

解决方案:

(1)重视“第二套教学大纲”--扩大阅读范围;

(2)选择阅读可以选择与课堂直接相关的书籍或智力训练的书籍;

(3)用惊奇,赞叹治疗大脑两半球的神经细胞萎缩,惰性和虚弱;

(4)编制特别的习题集--最好采用故事的形式;

(5)教他们阅读和思考来代替补课,激发他们的觉醒

重点摘录:

应当让这些儿童的头脑里产生尽可能多的、关于周围世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疑问,让他们带着这些疑问来问我。

千百次的观察使我们得出结论:在儿童感到惊奇,赞叹的时刻,好像有某种强有力的刺激在发生作用,唤醒着大脑,迫使它加强工作。

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该更多的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书籍和由书籍激发起来的活思想,是防止死记硬背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学生思考的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中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感。

《给教师的建议》阅读札记(6-10)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7.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现状描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不能活学活用

具体原因:知识在学生那里常常变成不能活动的“货物”。

积累知识,就是为了储备,而不能进入“周转”。

知识没有加以运用

解决方案:

(1)纠正对知识的片面评价——知识不是表示回答老师的问题,而是意味着能够运用;

(2)努力做到是学生的知识不要成为最终目的,而要成为手段。

(3)教学生学会思考,在情境中学习知识,说自己的话,而不是重复别人的话。

重点摘录:

请你努力做到使学生的知识不要成为最终目的,而要成为手段,不要让知识变成不动的、死的形状,而要使它们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在集体的精神生活中、在学生的相互关系中、在精神财富交流的生动的、不断的过程中活起来。没有这种交流,就不可能设想有完美的智力的、道德的、情绪的、审美的发展。

教学和教育的这一方向性体现为: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

如果词不能作为一种创造的手段而活跃在儿童的心灵里,如果儿童只是记诵别人的思想,而不创造自己的思想,并词把它们表达出来,那么他就会对词采取冷淡,漠不关心和不易接受的态度。

《给教师的建议》阅读札记(6-10)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8.关于获取知识

现状描述:虽然学生背东西背得烂熟,回答的很流畅,但未必能促进知识才能的发展。

具体原因:知识没有在运用中得到发展。

解决方案:

(1)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知识。

(2)对学生的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在备课时找出交节点,让疑问激发求知愿望

(3)必须知道哪些东西要讲,哪些东西留着不要讲完,埋下引火线。

重点摘录:

这种抽取已有的知识来解决疑问的方法就是获取知识。

凡是学生的知识并没有什么空白和脱节的地方,我就只加一简短的讲解。这里没有那种表面上的积极性,学生每虽然没有开口,没有回答问题,没有相互补充,但这是真正的获取知识。我想,这种获取知识的形式,可以称之为学生对自己思想的回顾,对自己的知识仓库的“清点”。

《给教师的建议》阅读札记(6-10)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9.怎样把学生从事实引导到抽象真理

现状描述:学生能很好的记住规则,定理,公式,结论,但是不会实际运用。有时并不理解它背会的东西内容实质是什么。

具体原因:知识是没有理解,而是背出来的

解决方案:

(1)引导学生通过理解,弄懂大量的事实是和现象以后再进行识记;

(2)一定要经过实际作业;

(3)使识记在思考的过程中进行;

(4)找出相互交织的那些点;

(5)将脑力劳动建立在科学原理的基础上。

重点摘录:

许多事实使我深信:学生会不会对算术应用题的条件进行思考(特别是四五年级),正是取决于他是怎样掌握抽象概括的。那些没有思考过足够数量的事实,而单纯背诵抽象概括的学生,就不会思考应用题,不能用思维把握住各个数量之间的依存关系。相反的,如果学生在脑力劳动中对抽象真理的识记是以深入思考事实为基础的,如果她不是死背式的识记。那么它在算数应用题里所看到的就不是一大堆数字而是个个数量之间相互依存关系,学生把应用题的条件读一遍,先撇开数字不管,对他进行思考,先不进行具体的算术运算,而是先设想一个总的解答步骤。

我深信,最深刻的联系,与其说在于实际教材内容上的联系,不如说在于脑力劳动性质上的联系。如果学生的脑力劳动建立在科学原理的基础上,那么数字也会有助于儿童掌握历史,历史也会促进数学才能的发展。

在学习语法时,会不会运用知识跟在掌握知识过程中,对于事实的思考之间的依存性表现的最为明显。在这里,对抽象真理概括的第一次认识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给教师的建议》阅读札记(6-10)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10.第一次学习新教材

现状描述:学生学业落后,成绩不及格。

具体原因: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没有学好。

解决方案:

(1)力求看到学生是怎样独立完成作业的。尤其是学习困难的学生的独立工作如何,使学生在独立工作过程中思考事实,得出概括性结论。

(2)第一次学习新教材必须有特别的明确性。尤其是语文教师要提出这个目标:一定要使课堂上书写作业没有错误。

(3)可疑的词预先加以详细解说。

重点摘录:

在学生的意识中不明确的、模糊的、肤浅的表象越少,压在他肩上的学业落后的负担就越轻,他的思想对于以后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的准备就越充分,他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果就越好。

应当走到这些学生的每一个人跟前去,看看每一个人遇到什么困难,给每一个人指出专门为他准备好的作业题。一定要设法让他独立思考,促使他在每一节课上,在脑力劳动中哪怕取得一点点进步也好。

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不要让任何一个学生对事实现象规律性作出肤浅的理解,不要使学生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就在语法规则上犯错误,不要是学生在第一次学习数学规律时,就错解例题和应用题。

《给教师的建议》阅读札记(6-10)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给教师的建议》阅读札记(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