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即理

10.28:读《传习录》—心即理

    朱程理学主张“性即理”,认为人的本性由天所赋予,而天理作为人性的内容又规定了人的一切活动。因此,如何探求事物的道理,并使其作用于自身就构成了学问的首要问题。在此意义上,‘格物’就是在事事物物上探求物理,“致知”就是向外去探求关于事物的知识,所谓“即物而穷其理”是也。并且,这一“即物穷理”的活动必须达到“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的境界,才能够豁然贯通。于这种思想指导之下,为学的功夫就变成了疲于奔命地向外穷索,使得精神外驰。我自是还没那个领悟能力,不明白其真谛,于字面理解而言,我认为这是一种“由事及理”的方式。阳明先生之前一直效仿追随,直至“亭前格竹”的失败方才大悟。

    “天下无心外之事,无心外之理”,这就是阳明先生的“心即理”,他也说“意之所在便是物”。意就是心,理就是物。由此可见,阳明先生是“由理及事”,跟之前所追崇的完全不一样。个人更倾向于阳明先生的说法,凡事都是心里先有这个想法了才会去做的。想法外人无法看到,外人能看到的是你的做法,做法是想法的表现方式。当然,这只是很片面的,也是很狭隘的一个理解。因为阳明先生所说的,涵盖所有,我只是具体到某一点。好比读书,可能是要自己心里先想了,才会去找书拿来读。正如此时此刻,我想写了,所以正在表现我所想。

    第一次看这书,也只是看了个部分,所以理解未免会有所偏颇。只希望一点一滴积累,终有一日,能够厚积薄发。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