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阅读选择,文化综艺节目《一本好书》或许是个途径!

信息化时代的我们获取信息、知识变得无比的简单和方便,在面对巨量的信息和纷杂的网络环境,整个社会变得焦躁不安,这种焦虑在广大的青年群体中浮现。如果我们每天都沉浸在网络世界,被巨量且无实质价值的信息所充斥着,人们很容易被彼此争锋对立的观点、水军的虚假言论、负面情绪等等所困扰。

听过一个说法:如果一个不去看书,那么你的思想只能被你周围的人左右,想想周围的那些七大姑八大姨,呃,这样的人生多么可怕。那么这个说法在网络世界同样适用,本以为网络时代的来临让人们有更多机会看到世界,但是社交媒体的出现让人们开始网格化,具有相同价值观念的人们相聚在一起,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永远只有朋友圈的小道消息,那么你的思维同样被你周围的人所左右。

读书的作用在网络时代的重要性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还变得更加重要。粗鄙的网络留言、泛滥的娱乐八卦、无聊害人的毒鸡汤等等都是网络留给人们的副产品,这些东西似的人们焦虑不安、言辞暴力,如果想要不被这些繁杂所困扰,那么静下心来读几本书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在今天,我们如果想要去找一看本书,要通过什么途径来获取图书的相关信息呢?怎样知道我需要去看那些书,以及这本书是否适合自己去阅读呢?通俗些讲就是,我该怎么找到一本好看的书呢?(当然这里的好看个人主观的看法。)

每年会有一些知识分子、作家、媒体、出版社推出众多书单,也包括各种类型的书单,比如大学生年度书单、经济类年度书单、文学类年度书单等等。一些知名的综合杂志、文学杂志也会在每期的末尾推荐符合杂志气质的图书,附上作者信息和简介,部分图书推荐还会有大概一页左右的简短书评。

很多的书商,比如书店、网上购书软件或专区也会在显著位置摆放近期畅销的书籍,一些网络巨头还会根据个人浏览记录形成符合用户自身阅读兴趣的图书推荐。

如果一个作家、一本书获得著名的文学奖项,比如茅盾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等等,那么自然会成为很多人阅读时的选择,或许你并不喜欢获奖的图书,但因其巨大的知名度,在路过这本书的前面也会驻足停留一会儿。

实际上,今天的人们非常容易就能够获取到一本图书的信息,但却又因为每年巨量的出版量以及浩瀚的网络信息,导致人们想要获取高质量、高水准的阅读信息也显得异常困难。

那么究竟在哪里去寻找一本好书呢?或许一些非常著名的图书类节目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个答案。

今天的中国实际上有一个非常令人担忧的情况,就是人们每年花在阅读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从世界各国的横向对比则堪忧,中国每人年均读书4.66本,韩国每人年均11本,法国每人年均14本,日本每人年均40本,德国每人年均47本,俄罗斯每人年均55本,犹太每人年均64本。看到这样的数据,倍感惊愕。

数据是怎么调查得来的,我并没有去查证,不过另一个侧面或许可以支持这个数据,今天中国的电视节目居然没有任何一档常态化的读书类节目,这对于一个号称的泱泱大国来说实属羞愧难当。

提到读书节目,最为知名的就是凤凰卫视曾经有一档梁文道《开卷八分钟》的节目,自2007年1月1日开播,每天用八分钟的时间介绍一本书,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里,让观众用最简利的方式碰触到书籍的精髓,进入一个又一个迥异又奇妙的书中世界。但是不幸的是这档读书节目在2014年12月31日停播,估计是因为收视率的原因。

后来,梁文道成立了新的文化品牌看理想,在优酷平台推出了一些文化类节目,其中就包括一档颇受好评的读书节目《一千零一夜》。梁文道的《一千零一夜》力图呈现“行走”的读书节目,“只有晚上,只在街头,只读经典”,梁文道将在节目中与观众分享他对经典的理解。

近期腾讯视频推出了一档新型的读书节目《一本好书》,创新了读书文化类节目的表现形式,采用话剧的的形式将书中的文字搬到了舞台上,让观众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书中的内容。目前已经上线两期,分别介绍了《月亮与六便士》和《万历十五年》,一个多小时舞台剧的确让人有想要去更多了解这本书的欲望。

近些年来在国家对于过于娱乐化的现象有所控管之后,娱乐节目的风险变得越来越大,众多了节目曾经都面临过下架的情况,比如《火星情报局》、《极限挑战》、《奇葩大会》、《周六夜现场》等等,你所熟知的头部综艺都曾经遭到下架再复播的风险。于是很多的资本、人员进入到文化类节目,虽然国家对于这类节目形态持鼓励的态度,但是其风险一点不比娱乐节目小,比如《见字如面》第二季当上线就遭到下架整改。

尽管困难重重,但是我们还是看到了很多具有理想的电视媒体人希望可以制作出高水平的文化读书类节目,《一本好书》便是一个优秀的文化类节目。对于深受视频化影响的一代年轻人,此类节目可以使得人们重新回到阅读的世界,虽然这是另一种形式的阅读,不过却显得尤为可贵。

你可能感兴趣的:(网络时代的阅读选择,文化综艺节目《一本好书》或许是个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