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听”393——《可以撕的邮票》

“日听”393——《可以撕的邮票》_第1张图片
今天

创意,可以从别人身上来。你不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只要站在任何人的肩膀上,都会比你自己看得更远。

发明邮票的是个英国人,叫罗兰·希尔,是一名教师。有一天,他看见一个邮差把信交给一个女生,女生接过信看了看,把信还给邮差。邮差走后,希尔问女生为何不收信,难道是邮差送错?

女生跟他说,信没送错,是邮费太贵,她付不起。这封信是她未婚夫寄来报平安的,她看到未婚夫在信封上做的暗号,知道一切都好,所以就不收信。目的已达到,就不要多花钱了。

当时是十九世纪中叶,寄信是由收信的人付邮费,邮费很贵,所以常常有人不付,害邮差白跑。希尔感觉不对,应该倒过来。于是他向政府建议:第一,要大大降低邮资,让人人负担得起;第二,要改由寄信者付费,邮局才不会白干。

那要怎么付钱呢?于是他发明了“邮票”,人们付钱买邮票,把邮票贴在信封上。1840年5月6日,第一枚邮票启用,希尔因此当上邮政大臣。

1848年冬季的大雪天,伦敦一个记者急着把稿件寄出去,他在饭店里取出邮票要贴上信封,糟糕,手上没有剪刀。原来早期的邮票是印在一大张纸上,用时要拿剪刀一张张剪下来贴,贴多少就剪多少。一时找不到工具怎么办?他灵机一动,取下别在西装领子上的别针,用针头在邮票的四周刺上一连串的小洞,然后轻轻一撕,一张邮票就“撕”下来了。

“日听”393——《可以撕的邮票》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所以现在邮票会有“齿孔”,是这位记者发明的吗?当时旁边有个来自爱尔兰的小伙子亨利·阿彻,把这神奇的一幕看在眼里,记在脑里。阿彻在铁路公司工作,他立刻联想到车票上也有类似的齿孔,好方便撕票根。如果邮票也能打上齿孔,那不是方便又好用吗?

于是他研究制作了邮票的打孔机,并向英国邮政局建议。邮局接受了他的想法,并购买他的机器。

1854年1月28日,周边有齿孔的邮票正式发行,就是今天邮票的样子。

“三人行,必有吾师”。我们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很多人就是来给你开门带路的天使。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日听”393——《可以撕的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