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版图的扩展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在秦始皇初步廓清长城以南的核心区域之后,帝国选择向西扩展,黄河以西祁连山以北的狭长地带被收入囊中,接着以此为跳板攻取西域。因此,从两汉到西晋的帝国版图,在西北呈现一个巨大的纺锤,这块地域就是陇右。
陇右地处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结合地带,东接关中,南望巴蜀,有得陇望蜀之说。这是一块盛产战马和骑兵的地方,在古代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
既得陇,复望蜀
得陇望蜀,是指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得寸进尺,贪心不知满足,贪得无厌。
《晋书·宣帝司马懿纪》中讲道,魏武帝曹操在平定凉州的马腾之后,迅速占据陇右、汉中。此时,司马懿向曹操建议,应趁当时胜战之师,一鼓作气拿下西蜀。刘备以欺诈的方式刚取得西蜀,民心未附,这是个好时机啊。曹操思虑后答道,“人苦无足,既得陇,复望蜀耶!”后来的故事我们都很清楚了,收兵后的曹操很快又丢掉了汉中,丧失了有生之年一统天下的最后机会,留下千古遗憾。
曹操占据陇右之后,以关中以肥沃土地,兼陇右之骁勇骑兵,是一鼓作气,直指西川,还是见好就收,休整再战,是曹魏当时所面临的一个战略难题。
胜可知而不可为
这显然不是一个贪不贪心、知不知足的问题,而是一个在关键节点的战略选择的问题。那么,曹操在取得陇右和汉中地之后,选择战略退却,是不是坐失良机呢?进取四川难道就是贪婪,或者冒进,而退却就是知足,或者保守,在这样一个节点之上,还应理性分析得出结论。
《孙子兵法》讲,“胜可知而不可为,”“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曹操占据陇右、汉中之后,出兵西蜀,是否已达成必胜之势呢?我看未必。
从己方看,曹操接连吞并西凉、汉中,战线延伸千里,兵疲马乏,后勤补给不足,要翻蜀道攻四川,恐非易事。
从敌方看,四川已易主,刘备军南征北战,是多年的老对手,以前战胜尚且不易,如今据有荆益二州,实力大增,更难攻取。
从前例看,相比赤壁大战之前的情况,曹操虽然继续得到扩张,但孙、刘两家增长也十分迅速。曹操的优势远没有达到赤壁大战之前的状况,却面临更加强大的对手。
在这种情况之后,曹操选择战略退却就显而易见了。在赤壁占据那么强大优势情况下,尚不能胜。而再盲目进取西蜀,一旦不能速胜,伺机东南的孙权、报仇必切的马超必蠢蠢欲动,曹操必将面临比赤壁之战更加失败的命运。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提出了进攻中的顶点一说。在绝大多数情况之下,进攻的一方优势是逐渐削弱的。大多数战略进攻只能进行到它的力量还足以进行防御以等待媾和的那个时刻为止。超过这一时刻就会发生剧变,就会遭到还击,这种还击的力量比进攻者的进攻力量大得多。这个时刻就是进攻的顶点。
曹操占据汉中之时,战线之长已难以为继,西凉残军仍在顽抗,种种迹象表明已接近此番进攻的顶点。不但一鼓作气拿下四川很难实现,汉中如若不加强防守,也会失去(后来也确实如此)。战略上的贪心不足造成成败的例子也并不比战略冒进来的更少,所谓一统天下的最后机会或许并不存在,见好就收,回师长安,确保胜势,这也是晚年曹操最理智的选择了。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如果战略上并没有取得胜势,是不是就应该理智的退却呢?理智退却,我赞其智慧,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我赞其勇敢。
在三分天下已成定局的情况之下,面对一等一的强劲对手,任何一方想要打破僵局都绝非易事。经历了赤壁之败的曹操,或许对一统天下的执念已经有所释然,而其对手刘备却在其晚年,依然与命运来了一场殊死的抗争。在刘备称帝三个月后,依然率举国之兵,东面伐吴。作为从兵力、地盘和人口均居劣势的情况下,北面还面临曹魏巨大军事压力,从理智的角度分析,这是一场不够理智的军事冒险。但刘备还是去了,毅然决然。五万大军灰飞烟灭,输的彻底。
相对于曹操在汉中的理智退却,刘备的此番进军多少有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意味了。
人有多少次“胜兵先胜而后求战”的机会呢?我见的多数则是“未知胜败而先求战”,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局部的理智,常常带来全局的谬误。如果每次都“胜兵先胜而后求战”,织席贩履的刘备连一争天下的资格都没有。而军事运用上的每一次妙笔生花,多是战略冒险的结果。远的如西方战略之父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的远征所带来的辉煌战绩,近的如邓艾偷袭阴平灭蜀之战。
行百里者半九十
或许本文还必须来一次观点上的反转,如果曹操以举国之兵,得陇望蜀,强行入川,又将如何?
若志在守成,岂能得陇望蜀,不知进退;
若志在天下,得陇不望蜀,更待何时。若以中原、关中,再并陇右、川蜀,即使暂失淮扬又如何?
在得陇望蜀的关键节点上,进与退之间,不仅是知足与贪娈,理智与冒险的问题,更是关于守成与进取,顺从与抗争的选择。或者我们该还原“得陇望蜀”这一典故的本来面貌了。
得陇望蜀最早见于《后汉书·岑彭传》,刘秀命大将军岑彭平定陇右,临行前书信勉励他,“西城若下,便可将兵,南击蜀虏。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在刘秀的眼里,创业维艰,光阴易逝,陇西若下,南击蜀虏,没有丝毫犹豫。
行百里者半九十,宜将剩勇追穷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