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如何建设?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这个概念屡见报端,热度不减,其对标国际一流湾区与世界级城市群的规划标准与建设目标更是受到国人与国际的强烈关注。

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的由来和基本概念我便不在这赘述了,在这里我是想分享一本最近阅读的书,是关于如何建设粤港澳的,叫做《粤港澳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与实践》,是暨南大学王鹏教授所著,书中阐述的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颇有意思。

书中给这个系统下的定义是:

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是由不同行政区域内有着密切联系的地方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中介组织在具有统一创新环境下不断创新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跨越行政区域划的多层次结构的区域创新系统。

这个系统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跨行政区域创新主体,指的是地方政府、企业、高校、科研组织和中介组织;二是跨行政区域创新环境,有“软”“硬”之分,软环境指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服务环境。硬环境则是指基础设施与自然地理条件。三是跨行政区域创新动力源,指物质、资金、信息和人力。

企业是创新和技术应用的主力,同时也是参与创新实现创新增值的最直接主体。但是在这个系统中,更加强调的是政府的作用,政府是这个创新系统能否正常有效运转的重要维系。通过政府制定政策、规范和优化合作环境、以及对市场各类资源的调控和分配管理,营造一个良好的合作创新平台,企业才更能在其中发挥其创新主体的作用,从而使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能够跨行政区域地流动起来。

这个区域创新系统应该如何在粤港澳地区有效地运作起来,实现粤港澳世界一流大湾区这个目标呢?

作者在书中分别分析了广东、香港、澳门的科技资源概况和优势,并确立了构建这个跨区域创新系统的基本原则和目标定位,提出以技术系统、知识系统、服务系统、环境系统、动力系统以及协调系统为核心的创新系统构建脉络。

总的来说,这本书中提及的一些策略和建议在后来确实是有实施的,如在金融领域的“深港通”,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升到国家层面,中央政府参与其中的规划等;但是现实中还是有很多问题并没有解决,粤港澳这三地的统一发展其实已经在很早前便被提出,一直到现在都还有很多“硬骨头”没啃,各行政区域的无形壁垒还依然存在。

虽然粤港澳大湾区这个规划得到各地级市的积极配合,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粤港澳大湾区在制度层面的规划还是比较欠缺的。大陆与港澳由于实行“一国两制”,政治经济的法律法规存在差异,如何将其缝合在一起需要很大的智慧和双方的磨合;还有各地级市政府的发展定位重合和过度竞争问题,导致很多的资源浪费和统筹困难。

经济的发展靠科技,科技靠人才,而人才、技术还有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流动都需要一个有效的平台来统筹规划,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也算是为这个平台的建设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实验方案。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仍然是任重道远。

你可能感兴趣的:(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如何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