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我曾经的心灵归属

提到房子,人们自然地会想到富丽堂皇的别墅,简约现代的单元楼,普通平凡的小平房或者简陋破旧的茅草小院,但大多是为了遮风挡雨、安身立命。但对我而言,房子似乎又多了一层含意,不仅可安身,亦可安心。 

从小父母两地分居,聚少离多,居无定所。从一岁开始,我便寄居在乡下姥姥家,直到小学毕业。那些年,只有春节时,父母才会接我回到奶奶家,在奶奶家的小四合院里,有一间朝南的小房,房子很小,一天见不到阳光,一进门便是一个大炕,地很窄,里间是个简单的厨房,据说我就是出生在那里。

这个房子虽然简陋,但也是我们一家团圆的暂居之地,也曾给予过我们很多温暖和欢乐,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这是我对家最原始、最懵懂的记忆。

可能一生中对我影响最大,记忆最深的是姥姥家的房子,一排四间,三间住人,一间库房。院子很大,可以停好几辆大车,我的童年便是在这个地方度过,煤油灯下的苦读,院子里小朋友的嬉戏,与几个姨姨一起打牌,盘着腿在炕头吃饭。

还记得姥姥在巷子里喊着“回家吃饭啦”,那亲切平和声音在巷子里回荡,被夕阳拉得温暖又悠长,久久在心头緾绕。似乎所有的温情都在这声召唤里,被妥帖地安放。

随着父母工作的调整,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结束了一家人四分五裂的局面,生活在一起。那一套普通的单元楼凝聚了父亲不少的心血,从用煤球做饭改为煤气,从一无所有到满屋的家具,父亲总是很尽心地设计着每一个细节,使房子发挥最大的优势。直到现在,我们回去还依然住在那套房子里,这里是我感受到的真正的家,有关爱,有温暖,有回忆,有自己独立的空间。

结婚后,我居住的房子越换越大,但买房的欲望一直没有停止。尤其是想在从小生活过的老家,买一处属于自己的小院。其实家里的老人已相继过世,每年只有清明才回去祭祖,一般当天便会返回,即便需要住宿,亲戚朋友家都很方便,可买房的愿望却一直有增无减,那个村里装满了我整个童年,我的欢乐,我的思念,我的成长......总感觉自己的灵魂已丢在那个地方,需要有一处房子来进行安放。

前两年,在父母生活过的城市曾以母亲的名义买了一套我比较满意的房子,但母亲却对房子小区等进行了挑剔。为此我很难过,与几个朋友分享,她们问我,到底谁更需要这个房子,是妈妈还是你?我立即意识到其实在潜意识中是我自己更需要,只是以妈妈需要作为买房的理由。在这个城市,我曾度过了初中、高中最青春、最精彩的人生年华,那里依旧有最要好的同学,有最挚爱的老师,还有对父亲绵长的思念,这一切也需要有地方来存储。 

在儿子生活过的城市我也对诸多的房子进行过挑选、参观,虽然也有中意的,但由于跟儿子意见不统一而举棋不定。终于有一天,我和儿子同时看上了一套典雅别致的房子。

那天,我和儿子几乎同时眼睛一亮,那是一幢二层洋房,尖尖的房顶,古朴的外墙,米白色的地板,宽敞的客厅,豪华的欧式吊顶、精美的旋转楼梯,开放式的厨房,简直就是我梦中的“情人”了。虽然看着那昂贵的价格有些发怵,但为了拥有,以后吃糠咽菜也认了,我的“情人”非它莫属了。我一直认为,如果儿子在遥远的异乡有一个安身之处,那颗漂泊的心也便有了归宿。

可正当我回来跟老公商量如何筹款或贷款时,中介通知我这个房子卖掉了。那天早上,听到这个消息时,我脑子“哄”一下,内心象失去了亲人一样被撕扯着,疼痛着,我坐在车里哭了很久,就像熟悉的东西突然离去,又好似所有希望突然破灭,这样的情绪持续了好几天。

类似这样的冲动与情绪在其他城市也曾出现过,不像这次造成如此大的冲击,不得不令我思考房子对于我的特殊意义。经过一段的时间的觉察、反思,我终于明白,房子对于我而言,不仅象征着心灵的归属,同时也象征着安全感,象征着家,象征着亲情,象征着希望,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有房子,我才会感觉安全、温暖、有家,有希望。   

随着心灵不断成长,我慢慢懂得,这样的归属感、安全感完全向外求是没有用的,也没有必要将自己依托给一处房子,只要自己内心强大了,身心合一了,永远能与自己在一起,陪伴自己,支持自己,无论房子在哪,房子多大,都可做到心有所属,身有所归。

你可能感兴趣的:(房子-----我曾经的心灵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