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开年以来,罗振宇似乎一直都很忙!
有人拿他和高晓松比较,同样都是2012年诞生的谈话类节目,《晓说》寿终正寝,几乎没有什么非议;但《罗辑思维》却有点意兴阑珊,他似乎犯了众怒。
也有人拿他和罗永浩比,作为“罗家三宝(罗永浩、罗振宇、罗玉凤)”中难得的“幸存者”,在《燃点》中明志的罗永浩显得有些悲壮,在跨年演讲上侃侃而谈的罗振宇依旧倜傥。
也有不少人拿他和吴晓波比,同样都是跨年演讲,吴晓波的总感觉各种“伟光正”,罗振宇的就有点“傻大粗”,这难道就是内行与外行的差距?
如果还要比,罗振宇和樊登、混沌大学、十点课堂……似乎也能相提并论。
但是把罗辑思维和权健放在一起,就有点诛心了。
我们不妨来回顾一下:2018年12月31日罗振宇那场在深圳“春茧”体育馆上映的演讲,还是一样的配方,还是一样的味道,只不过这“酒精”的度数似乎低了不少。
当然,有江小白和泸州老窖这一老一少两“大”酒业巨头撑场子,得到自然是有点飘;以至于本来就充斥着各种名人名言、干货和热点的超长版PPT就变得越来越骨感;再加上前几年罗振宇至少还提到过“互联网恐慌”“国民总时间”“人生算法”和“超级用户思维”这样不太新鲜但是却足够“动人”,并且与用户息息相关的互联网概念,但是2018年的“小趋势”和“非共识”真的就太平庸了,而且他几乎完全就忽视了付费用户,一门心思报予“帝王家”(创业者)。
也不是说罗振宇自此就“黔驴技穷”了,关键是跟着“得到App”一起成长,每天都饱受着新资讯、新思维和新知识“摧残”之后的年轻人,他们已经被“宠坏了”,他们的认知水平已经“跃迁”了,但罗振宇本人似乎已经到达了极限,他很难再给用户提供更多的心意和刺激;尤其是罗振宇每天早晨6点死磕、一周一部《罗辑思维》的惯性被打破之后。
罗振宇,那个通过205期视频在我们心中塑造“耿直”的胖子形象,不知不觉就崩塌了。
当然,在此我也不打算“批斗”罗振宇,毕竟在当下这个喜欢用“放大镜”观望偶像的优点,用“显微镜”窥视创业者缺陷的时代,喜欢一个人、崇拜一个人,讨厌一个人、甚至是毁掉一个人的成本都太低了。
以讹传讹,三人成虎,互联网似乎随时都能为你改变态度。
特别是在这个抖音推荐算法、微信左右人脉、微博掌控舆论的大时代,你的点赞、你的转发、你的评论,每一点看似都无关紧要,但每一次操作在算法决定的世界中又至关重要,因为它们决定了你下一秒、下一条、甚至是下一屏看到的是什么。
于是2018年12月31日的跨年演讲,罗振宇“好心办坏事”。
2019年1月9日的“述职报告”,张小龙“无心插柳柳成荫”。
但不管用户对于这两者的评价如何两极化,我们无法否认的是,不管是张小龙,还是罗振宇,他们都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超级产品经理。
张小龙只是凑巧打开了“微信”这个魔盒,罗振宇却是有准备有计划有恒心的开启了知识付费战场。
①
得到VS微信
▽
得到和微信,这两个购机、换机以来第一时间必装,从不卸载,而且每天必须打开的软件——这或许是当下互联网人士最贴切的“写真”(当然,还有头条、微博、抖音和支付宝……但在这里,它们不重要。)
得到用来自习,微信用来社交;在得到中深呼吸,在微信中喘口气;这似乎是大多数“有志青年”的现实写照。
时至今日,得到和微信中的界限已经没那么明显,在朋友圈里打卡,在知识城邦中撩骚的人也不少;于是,这两种社交关系逐渐就形成了当下年轻人生活状态的“洁身自好”。
当然,微信的关系是“关注”,是在熟人社交关系中寻求一种感性人设的认同;得到的关系是“购买”,是在陌生人关系中寻求一种理性人设的志同道合。
同样是互联网时代的新型社交关系,attention不一定比buy肤浅,而buy也不一定比attention高尚,但它们的发展方向都是相同的,就是在同样的领域内让参与者的人设更加“真实”而“丰满”。
得到不缺竞争对手,知乎、分答、喜马拉雅,但它一直独占鳌头。
微信也不缺挑战者,以前的陌陌、探探和微博,现在的Soul、子弹短信、即刻、音遇、POP、硬核、Zenly ,但它始终独一无二。
现如今,知识付费已经回归冷静,得到限于“三年之痛”的舆论危机。
社交网络遭遇瓶颈,微信似乎又要正面硬抗来自王欣、罗永浩和张一鸣的三国联军。
得到没有倒下,些许的舆论还无法将它击垮;微信没有害怕,占领社交领域高地的它月活接近11亿英姿焕发;而这就是它们作为超级产品的气度——一款超级产品必须要有自己的“抗竞争”能力。
②
罗振宇VS张小龙
▽
了解微信、得到原委的人都知道:先有微信,后得到;得到是罗振宇裹挟微信200多万粉丝开枝散叶之后的结果。
可以说微信成就了得到,而这也是微信作为一款超级产品的涵养,要知道不只是得到,近年来如流星一般划过天际的自媒体,乃至于新媒体这个行业都算是微信带来的“红利”。
作为两款超级产品的超级经理人,我们目前的共识是:罗振宇“有种、有趣、有料”,张小龙“严肃、认真、傲娇”;也正是因为两个创始人人设迥异,导致了这两款超级产品从诞生之初就有着各自不同的基因:得到,更重利,偌大一个App除了李翔商业内参其它几乎全是“购买”按钮,但罗振宇一开始也说了,他只是一个商人;相比之下张小龙就显得克制多了,微信迭代到7.0,无疑不是妥协和平衡之后的结果,近11亿的月活,官方近乎是“无为而治”,虽然近年来各种入口和广告都不少,但是我们知道张小龙真的尽力了。
微信成为国民标配,但张小龙却从不居功,而且一年也才现身两次,以至于他的无数细节被放大。
得到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也不可谓不成功,但是得到的成功和罗振宇不断透支自己的人设是分不开的,365天,天天听见,以至于他的无数缺憾被显微。
用户可以在心中装下一尊神(张小龙被神化),但是却无法在眼中容纳沙子(罗振宇引用一句名言都被扒出原委)。
而这就是用户对于一款超级产品的多维感知,近乎洁癖。
这也是为什么华为因为5G被推到风口之后,无数人把“华为=爱国”当成是一个笑话。
一款超级产品不能有半点瑕疵,而这就是产及产品的“抗舆论”能力,哪怕有些事情更本就不是超级产品本身带来的。
③
小趋势VS小程序
▽
发展到现在,微信已经走出了自己的“七年之痒”进入了第八年,君不知微信七年的时候有多少人预见微信没有未来,微信在第七年有多“抑郁”,张小龙把两个小时变成四个小时就有多“委屈”。
至于得到,还深陷在自己的“三年之痛”内,2017年,得到诞生的第二年就有人质疑,如今2019了,质疑声又卷土重来,而且这一次好像还是有规模有组织有共识的“空袭”,甚至拿得到和权健类比,不然罗振宇也不会把自己比作是“卖健身卡”的。
但就算是如此,得到和微信这两款“社交软件”依旧为这个寒冬之下的2019提供了一份“完整”的答卷:罗振宇谈到了“小趋势”的前景,寒冬之下,我们大可不必畏惧;张小龙降到了“小程序”的使命,寒冬来临,我们需要相信未来。
或许,罗振宇眼中看到的未来太过乐观,张小龙眼中看到的未来有失偏颇,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当下两款超级产品,两款能够左右年轻人生活和认知的超级产品,它们眼中看到的未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识付费时代,打败得到的不会是另一款得到。
社交网络时代,打败微信的也不会是下一款微信。
但是在当下这个5G时代将至、第五代互联网将来,人工智能普世化的未来,我们还有机会在心的“网络生态”上对得到和微信形成降为打击;就像得到对知乎、微信对微博做过的事情。
于是在即将到来的“智联网”,小趋势很可能为企业挣得一线生机,小程序入驻“智联产品”帮助微信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智能终端。
而这,就是超级产品的“抗衰老”能力;不说我们要有看到下一个十年的能力,但至少要看到三五年。
得到因为看清小趋势可以为扎稳打,微信因为押注了小程序可以步步为营。
在前文《2019超级产品,我和未来设计有个约会!》中我们定义了“超级产品”的三高“高颜值、高品质和高感知”,这是从0到0.1;在《无双向左,护垫侠向右;超级产品是怎样炼成的?》中我们提到了如何去做一件“超级产品”的三种力“想象力、执行力和感召力”,这是从0.1到1.
在这里我们依据得到、微信在市场的“魔考”下具有的“生理素质”——“抗竞争、抗舆论和抗衰老”,这是一款产品成为超级产品之后还能继续当一款超级产品必须具备的能力。
抗竞争需要你在专业领域的一枝独秀。
抗舆论需要你在众口铄中的坚不可摧。
抗衰老需要你在日新月异下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