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河南省卫生健康委举行5G智慧医疗健康实验网络建设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巡视员黄玮、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刘章锁、党委副书记、互联网医疗系统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赵杰、副主任翟运开出席发布会,对我省5G智慧医疗健康实验网络建设工作情况进行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宣传处处长杨力勇主持发布会。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巡视员黄玮进行发布
近年来,信息化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为卫生健康事业带来了巨大变化,对提升医院服务质量、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提升卫生健康行业服务能力水平和质量等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5G在医疗健康领域的融合与发展应用越来越广泛。日前,在我省,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通信企业、设备厂商等共同努力,建成了全国第一个5G医疗实验网络。
发布会上,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巡视员黄玮介绍了我省5G智慧医疗健康实验网络建设工作情况。
他说,5G医疗实验网络是全省卫生系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5G产业发展和推动5G应用工作安排具体举措,是推动我省医疗系统“数字化建设”,共同促进我省5G技术在医疗行业应用的一次积极探索。旨在加快医疗体制深化改革,加强医疗服务管理水平,持续改善基层医疗条件,提升诊疗技术水平,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推动全省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自2018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移动、华为、诺基亚等单位强强联合,根据国家发改委5G医疗网络示范建设方案要求,加紧5G医疗实验网络建设;目前已完成建设并开通了30多个5G基站,在国内率先完成5G医疗实验网建设。该实验网覆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医院区和郑东院区,实现了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两个院区及国家工程实验室的连片规模覆盖;还在国内首次实现了急救车在移动状态下的5G远程会诊和国内首次农村地区的5G远程医疗试点;同时,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老年医学科等病区进行了5G网络覆盖,建成了省内首个5G示范病区;目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中国移动正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院区和全病区加快部署5G网络,推动5G医疗早日进入临床应用。
黄玮告诉记者,基于5G实验网络,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已经为光山县人民医院、槐店乡卫生院等开展了多次远程会诊、高清远程互动医学教育、远程查房等业务。
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医院区和郑东院区开展了丰富的远程多学科会诊、移动查房、移动护理、设备监测、移动急救等实际应用,并在远程手术指导、远程手术、VR示教、高并发心电监测、医疗网络边缘计算等方面开展了试验。
5G在我省医疗健康领域的探索应用表明,5G在支持实时的医学影像、视频图像和声音传输等方面具有更高的质量和效率,满足了院内、院间、院外高带宽、高并发、低时延的医疗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和应用需求,对推动医院内部临床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提升、不同层级医院之间的高效交流、群众突发疾病的应急抢救和居家健康服务具有重要意义,非常适合医疗卫生领域的业务创新与应用。5G技术的应用将对提高医院医疗技术水平、提升医院诊疗效率、优化医院服务水平,及对医疗资源下沉、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医疗扶贫等工作都有着重要作用。
下一步,河南省将着力推动医疗系统“数字化建设”,共同促进5G产业融合的积极探索。相信通过5G技术与医疗行业深度融合,将进一步推进我省数字经济发展,推动5G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进一步助力我省“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水平提升。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刘章锁、党委副书记、互联网医疗系统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赵杰、副主任翟运开分别就记者关心的话题进行了回答。
新华社记者提问: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全国知名的大型医疗机构,特别是作为互联网医疗系统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远程医疗中心的依托单位,目前,医院5G网络建设已处于国内医院的领先地位,这无疑进一步提升了郑大一附院的影响力,也将进一步扩大远程医疗网络覆盖,将对医院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发挥重要作用。我想请问刘章锁院长,您认为5G的应用对未来医院发展有哪些价值和意义?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 刘章锁答: 近年来,郑大一附院在省委省政府、省卫健委、郑州大学的领导下,在历届领导班子和全院13000余名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科技创新能力和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在全国的影响不断提升,目前,在做大做强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做细做优、高质量科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5G技术的发展为郑大一附院的转型发展和质量提升提供了新机遇。我院非常荣幸的同时成为国家远程医疗中心和互联网医疗系统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建设单位,医院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两大国字号平台的建设和职能发挥,特别是5G医疗实验网络建设工作得到医院党政和全院职工高度重视,并像记者朋友所说的那样,医院希望通过5G技术应用,进一步推动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和服务辐射能力的提升,助力医院发展转型。
多年来我院积极践行国家医改大政方针,努力做好医改领跑者,勇于担当、敢于创新,积极探索“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新模式,较早利用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建立起连接基层和大医院的远程医疗协作网,将处于不同物理空间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联系起来,努力探索分级诊疗模式下的远程医疗协同机制。目前,我院远程医疗网络已覆盖河南、山西、新疆、四川等省近3000家医疗机构。自2015年以来,年平均远程会诊量超过2万例次,远程影像-心电-B超等专科诊断100万历次,远程培训240余次,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随着5G网络的快速发展,我院联合河南移动、华为、诺基亚等大企业,在医院区域内建设基于移动边缘计算的5G网络,并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医务工作者和患者提供跨院区业务协同、医疗设备无线监测、远程多学科视频诊疗服务、移动式远程急诊急救服务、互联网化的医联体连续医疗服务、AR模式的智能就诊服务、AI技术相结合的智能检测服务,使诊疗更加安全、就诊更加便利、沟通更加有效、体验更加舒适。我们将加快5G应用智慧示范医院的建设,尽早覆盖所有病区,加快5G移动护理、移动查房等工作的开展。此外,在符合医疗规范要求的前提下,慢病患者通过互联网慢病管理平台可在家中享受高清视频问诊、续药服务,而且药品可自动配送到患者手中或者实现到店自提,实现看病不出门。
◆ 目前,我院已在急救车应急救援、远程B超、远程会诊、远程心电、移动查房等具体应用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 同时,我们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合作建设了覆盖东西院区的5G医疗实验网,目前正在积极推进院内病区的5G无线网络覆盖,包括门诊区、医技区、净化区、住院部等场所,共同打造5G医疗示范病区和5G医疗示范医院,真正实现5G应用在医院的全覆盖;
◆ 另一方面,我们将加强与医疗行业软硬件设备制造厂家的合作,共同加入5G应用的创新和开发工作,推动5G应用的落地。
5G将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融合网络,通过5G赋能于远程医疗、医疗影像、医院数字化服务及医疗大数据等多方面应用,将会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医疗服务效能,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和广大群众在医疗健康领域的获得感等方面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河南日报记者提问:郑州是国家发改委批复的5G应用示范城市,也是5G医疗试点之一,郑大一附院互联网医疗系统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与中国移动等单位正联合推进5G医疗示范项目,请问赵杰书记,您作为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远程医疗中心主任,您认为这个项目的意义是什么?国家工程实验室的主要工作任务是什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 、互联网医疗系统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 赵杰答:互联网医疗系统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是十三五期间国家规划建设的8家“互联网+”领域国家工程实验室之一,是我国互联网医疗领域第一个国家级科技平台,也是河南省医疗卫生领域第一个国家级科技平台。实验室作为一个开放的、公共的科技创新及综合服务平台,主要在互联网医疗终端研发与测试、系统研发与测试、标准建立、医疗数据分析等方面进行研究与转化,无线医疗网络是实验室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而同时设在郑大一附院的国家远程医疗中心则主要承担平台建设和运营工作。在科技创新领域,国家工程实验室进行关键技术研发转化,国家远程医疗中心进行实践验证,可以说,在互联网医疗领域,郑大一附院依托两大国字号平台,形成了全国独有的“科技开发-临床转化-规模化应用”的完整链条。
作为一个医疗行业与其他行业融合、创新的平台,国家工程实验室携手中国移动、华为、诺基亚等国内外一流的合作伙伴共同推动5G与医疗行业的融合,开展交叉领域融合创新和项目孵化,打造一批5G医疗关键应用示范,发挥创新拉动、产业构建及市场牵引作用,助力我国实现5G全面引领的战略目标。5G与医疗的融合,必须经过严谨的试验和全面的科研测试才能进入临床,郑大一附院和中国移动联合开展的5G医疗网络建设,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发挥国家平台的作用,探索5G如何真正支撑医疗服务,无论是院内数据传输、还是院间业务协同以及远程急救,都要通过这个项目建立起技术标准和业务流程,为未来的规模应用奠定基础、建立规范。
结合5G高速率、低时延、低功耗和万物互联等特点,国家工程实验室将重点在互联网医疗终端研发实验室、智慧医疗与前沿技术实验室、互联网医疗网络与安全技术实验室开展与5G相关的研究工作。具体工作目标包含,深度研究医疗对于5G新技术的需求;推动5G技术与医疗行业的深度融合,制定5G医疗应用的行业标准;探索面向5G的共赢的全新合作模式;构建跨行业融合创新的5G医疗产业生态链。
◆ 例如在终端研发实验室,将结合5G网络的低功耗与万物互联等特性,研发耗电量低、无感知接入网络的互联网医疗健康终端,提升现有终端的可用性,极大的拓展终端的应用场景。
◆ 在智慧医疗与前沿技术实验室,积极探索5G网络与远程医疗应用的结合,该部分工作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于已经常态运行的远程医疗应用质量的提升,像是基于5G网络的高速率,提升远程会诊音视频通讯质量、提升影像病理等数据量较大的专科诊断的网络传输速度,另外一类是探索部分现有临床应用的远程化,例如探索远程超声、远程手术等前沿性的远程医疗应用,致力于其在临床中的落地。
◆ 在网络与安全技术实验室,开展以5G作为远程医疗及其他互联网医疗承载网络的基础性研究工作,提升医疗应用的用户体验,以及结合郑大一附院的需要,探索如何建立覆盖医院各角落的用户网络,提升患者体验,考虑到安全问题在医疗领域中的重要性,对如何建立起完善的安全体系进行研究。
总之,实验室将通过探索5G在终端、网络、临床应用等多方面的研究,提升现有的应用质量,使得5G网络等前沿技术真正实现在临床中的大规模应用,提升医生工作效率、改善患者就诊体验。
人民网记者提问:5G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 5G的医疗应用发展前景美好,请问翟运开主任,5G在医疗应用中的具体场景有哪些,测试及应用情况如何?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互联网医疗系统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 翟运开答:5G技术因其高并发、大容量和低延时的特点满足了远程医疗、互联网医疗和智慧医疗对网络容量、质量和安全的迫切需求。对于医疗服务来讲,数据是最基础的诉求,也是医生诊疗的基本依靠。5G支持实时的医学影像、视频图像和声音的传输,满足了院内外的大容量、高并发的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和数据应用需求,各地政府和大型医疗机构逐渐把5G医疗提上日程,以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偏远地区看病难等问题。
结合5G的医疗应用,依据医疗业务特征,我们实验室、华为、移动等联合发布了《无线医疗白皮书》,将未来的无线医疗应用场景总结为 3 大类:
◆ 第一类:基于医疗设备数据无线采集的医疗监测与护理类应用,如无线监护、无线输液、移动护理和患者实时位置采集与监测等。
◆ 第二类:基于视频与图像交互的医疗诊断与指导类应用,如实时调阅患者影像诊断信息的移动查房、采用医疗服务机器人的远程查房、远程实时会诊、应急救援指导、无线手术示教和无线专科诊断等。
◆ 第三类:基于视频与力反馈的远程操控类应用,如远程机器人超声检查、远程机器人内窥镜检查和远程机器人手术。
围绕远程医疗、互联网诊疗、智慧医疗等多种业务场景,5G网络覆盖和接入能力的提升将在远程会诊、健康咨询、应急救援、远程查房、智慧病区、智能随访、慢病管理、居民健康档案、区域医疗服务协同、远程B超、远程手术、医疗物联网、医疗大数据、医疗AI、医疗个性化服务等方面提供助力。随着5G技术的逐渐成熟,不仅可以进行远程诊断、辅导手术,甚至远程操作手术都有可能。
前期,实验室已围绕这三大类应用进行了全面测试。例如,在远程移动急救中,5G大联接、低延时、高可靠的特点解决了移动救护中存在网络不稳定、带宽不足、数据传输不安全等问题,支持患者病情及现场视频图像与指挥中心及目地医院信息共享,支撑了急救信息的可靠传输,对实现急救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急救保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5G网络覆盖范围局限的情况下,目前,互联网医疗系统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通过搭建一套集视频会议系统、双向转诊系统、应急指挥系统、卫星通讯系统的远程应急指挥与救治平台,支持远程专家对伤员的基本信息、生理信号和医疗处置等信息进行非实时信息查询和视频会诊,对疑难危重患者及时实施远程指导和院内资源调度,提高了院前救治效率。
就远程B超来说,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网络传输检查全景、检查部位和控制指令等信息,实现远程对患者身体特定部位B超图像采集、分析和打印,并出具检查报告。目前,远程B超的实现需要解决机械臂的灵敏度自适应、控制指令实时传输、超高清音视频实时传输、患者特定部位B超动态图像信息分布式存储、动态数据处理等系列技术问题。当前,5G网络主要支撑B超数据采集、传输和指令回传等,网络一旦铺设,这类问题并不复杂,我们实验室在去年10月就已完成了远程B超的测试,但远程B超机械与电子设备本身、后台数据处理特别是智能化处理更需要进一步解决。
实验室还在院内移动查房、设备监测、远程移动会诊、远程教育、远程手术示教、远程查房、无线输液管理等主要应用场景进行了全面测试,欢迎媒体朋友在有空的情况下去实验室现场体验。
河南广播电视台记者提问:我想问一下赵杰书记,5G医疗应用前景非常美好,那么作为互联网医疗系统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在5G与医疗融合发展等方面您有何意见建议?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 、互联网医疗系统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 赵杰答:全面健康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利用新兴技术推动医疗服务转型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批医疗机构在5G医疗应用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把以往医生必须在医院才可以进行的医疗活动,现在通过随身携带的5G移动终端或坐在标准化的操作间,即可进行远程手术机器人操控、远程B超、VR实时手术示教、机器人查房等工作,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这样不但使得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而且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极大提高了医生的碎片化时间的利用效率、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事实上,5G医疗高关注度的背后,实则隐藏着民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渴望。
5G技术的出现则为医疗变革带来了新的机遇,5G与医疗融合仍面临多方面挑战,从目前来看,5G毕竟还处在研发阶段,一些跨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还存在一些不稳定的风险,同时,实际的速率和预期的理论速率之间也有一定的差距,医疗应用中多类医疗设备5G芯片研发、不同频段、不同运营商5G网络跨网传输、医疗设备异构接入和智能管理、医疗信息数据安全可靠传输、医院人口聚集环境信号切换等一系列问题迫切需要硬件厂商、运营商、医疗机构齐心协力、共同推进5G智慧医疗的发展,构筑5G全新业态。对于推进5G技术的医疗应用建议:
◆ 一、加快5G网络建设,尽快在保证技术需求的前提下,完成5G网络的全面建设,为医疗应用奠定基础;
◆ 二、加快研究5G医疗切片的技术参数,搭建5G医疗网络,运行商、设备商要主动与医疗机构联合开展全面的应用场景梳理,建立5G医疗的全面技术体系;
◆ 三、加快5G技术对医疗大数据、智能医疗等的支撑,推动边缘计算、VR、AR、MR等技术向医疗领域的延伸和应用;四、要尽快加强医疗信息化人才培养、政策配套等。
5G技术为医疗带来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在它的作用下,医疗资源将会被更多的民众共享使用,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医疗资源供需不平衡的问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以5G技术的优异特性,将能让更多超乎想象的智慧应用变得触手可及。郑大一附院及国家工程实验室愿意搭建开放合作的平台,提供5G网络基础设施部署环境、医疗应用支持,针对院内外5G智慧医疗新模式进行研发、探索与实践,为5G医疗商用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