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书成课》到转智成行

      从朋友圈无意中听到《化书成课》,什么?化书成课?这名字不要太有魔力了!让我瞬间想到点石成金,化茧成蝶,还有遨游那浩如烟渺的书海中的海阔天高与酣畅淋漓,总之感觉不要太好!

     

从《化书成课》到转智成行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不过,我马上启动了理智的大脑,问了自己三个问题?

      1、它适合我吗?

      2、它能解决我什么当下的问题?

      3、帮助我实现什么价值?

   



     

从《化书成课》到转智成行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是一名体制内人员,对当一名讲师很有兴趣,也积累了一定的授课经验。经过初级讲师培训有过一段野蛮生长的时期,真是有“你敢喊我就敢讲”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只是当前的状态有点停滞和卡顿。我突然发现自己讲不好课了,甚至怀疑自己以前那也叫上课?目前急需解决课程呈现单一和授课选项狭窄的问题。现阶段我不再满足能上课,而是要讲得好。我知道自己遇到瓶颈了,需要突破,需要认知迭代升级,需要点石成金的点化助我破茧成蝶!当我了解到研习社“明确方向、共创共建与学以致用”的价值观,当下便做了个决定。

        新年第5天我风尘仆仆地来了,带着信任和好奇选择来到重庆研习社,参加第39期《化书成课》的课程,期待一场属于自己的华丽蜕变。

     



从《化书成课》到转智成行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分享印象最深刻的五个知识点及启示

    (一)关于化书,来源于书而不止于书。

      1、CSRP模型是化书的必备能力。即为筛选C,筛选出书中适合转化课程的内容;分类S,把这些内容以一定形式来进行分类和归纳;重新排序R,确定每个内容的出场顺序用思维导图组合;权重分配P,确定重点内容,更多延伸思考。这个模型是为我们授课的袁锦茹老师从《简单法则》中提炼萃取出来的,书中并没有此理论的提法及原文出处。由此看书读书不光是一种输入更是一种高能的输出,是做为《化书成课》学员必备的基本功训练。

        从这里让我认识到同样一本书(或同一主题的书)+每个人的经验创造+每个人的思维模式+每个人的创造力,四者整合之后,再进行重新“生产”与“组合”,构造的是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课程!它来源于书,又不止于书,有着更多的延展和填充,更具张力和生命力。更重要的是它在乎书的作用,同时也强调每个人本身具备的资源,将两者有效整合从而发挥最大公约数的作用。彻底打消了我之前担心侵犯版权的顾虑,必竟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2、GEEAT化书法。这部分内容的结论/观点是什么?作者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是什么?你可以在哪些环境中、场景中使用这个知识点?使用这些知识点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如果这个知识点教给学员如何让他们在最短时间学会?

      这些问题的提出不断强化化书过程中逻辑的周密性、均衡性和延展性。这个知识点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提到的“使用这些知识点时需要注意些什么?”这也是袁老师强调的将书转化成课的最大价值所在。你讲的课最好是你自己实践过或体验,因为你可以为受众提供防控风险的方法和对策,不然看书与听课又有何异?真知灼见,表示严重赞同!


从《化书成课》到转智成行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二)关于成课,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1、“建构主义”的理念。 

      课程开发遵循了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建构主义思想,是一种关于认知和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常在互动中完成。它迥异于传统的学习理论和教学思想,对教学设计有重要指导价值。在这种理念的支持下,课堂将呈现“内容变问题,讲授变研讨,答案变共识”三个转变。用苏格拉底的一句名言可以作为其合适的注脚——“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这种理念为我在课程设计上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有助于破除旧有模式,重新建构新的授课理念和设计。

      2、课程结构设计的五种逻辑。

      五种逻辑分别是流程式、并列式、对比式、问题式和情境式,流程式结构适合实操类课程,并列式适合达成某个目标的知识,对比式结构适合沟通类、心态类和产品类的课程,问题式结构,适合解决某类问题的微课程。

      课程结构是课程转换为成果的纽带,是保证课程实施的有效依据。我通过对授课达成目标的梳理,进一步明确与之对应的课程结构设计。这里的大纲对了,相当于写作文时的审题正确,确定了课程大纲骨架好比安放了定海神针。相比之前所学到的总-分-总结构或是“三段论”结构,课程结构设计的五种逻辑更严谨全面,突破以往的思维受限,带领我开启360全景观景模式。

      3、三阶九梯复盘。

      沟通效果(互动形式、互动频率、学员理解度)、学习效果(授课方式、调动情绪、学以致用)、改变角度(认知改变、感受改变、行为改变)。

      通过以上视角来评估和推演课程,我们去做一项工作总结的时候,更多的是关注都取得了哪些成果,存在哪些不足,它以结果为导向。而复盘不一样,它是以学习为导向。一个课程的复盘,除了关注结果之外,它更重视的是整个授课过程的重新演练,在这样一个演练的流程中,我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积累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为接下来的课程设计和开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以及实际可行的解决方案。

      二、印象最深的三个场景

      场景一: 现场演练。

      8分钟的现场演练的确是种考验,对授课者关于课题的切入,节奏把握,内容设计都有很高要求。其它16位选手身怀绝技,各有特色。我的课程《绘制属于自己的原生家庭图》在这个环节得到了“亲和力强,专业自然,结构清晰,ppt精美”的反馈,同时也获得了“时间控制不足,互动过少和激发学习动力不够”的建议,客观中肯,照单全收。

      场景二: 贴卡片

      贴卡片是小组讨论书中哪些内容适合转化为课程。每人发了5张卡片,要求在卡片上写下你能想到的词组,一一进行上墙分类,然后以动宾短语提炼分类标题。结果是三个组非常明显地存在三种思维特点,最后的结论是可以开发成三个不同类型的课程。很神奇,它既调动了学员全感官参与,又自然呈现了思维方式的迥异和课程开发的走向。

从《化书成课》到转智成行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场景三: 毛根形状赋义

        第二 天一早有个自我介绍的环节,要求大家选取最喜欢颜色的毛根去折叠自己喜欢的形状并赋予它一个意义。同样的三角,同样的圆每个人赋予了不同的意义,相比其它伙伴赋予圆的“团圆,完美,同心协力”的意义,我用绿色毛根折的是一个绕了两圈的同心圆,我觉得它代表着“和谐、整合和持续”。让我想起毕淑敏说过一句话:“人生本来没有意义,是你赋予了想要的意义。”回想建构的思想无一贯穿与渗透在课堂中的每一次互动设计中。

     


        三、促进行动的方面

        为把课程中得到的知识与经验更快转化,我认为自己首先可以改进的就是以建构主义为指导,紧紧围绕以学员的需求的导向,结合之前自己上过的《萨提亚模式与自我成长》系列课程,用CSRP模型重新阅读相关教材与书籍,融入贴合课程,适合学员理解参与的互动,可能用连线法去澄清概念,可能用五星教学法去激旧论新,也可能用多角色扮演反思转化共创共建。用新知重新激活经验,整合资源,从而建构新的蓝图!这样课程才会焕发重生的光辉!

      再回到开篇三问,我觉得这个课程是我需要的,解决了我课程呈现单一和授课面狭窄的局限。《化书成课》不光是一堂课更是一个智慧共享的学习型社群,大家在这里一起磨课探讨,学以致用,实践精进,最终实现个人增值!成为名副其实的讲师梦想不再遥远。

      崭新的2019,感谢所有的遇见与发生!

从《化书成课》到转智成行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化书成课》到转智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