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假期来临的时候,我们时常会回想:我要过个充实的假期 !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才能让自己的假期生活变得充实呢?
一般来说大学生的假期生活无非就是以下的几种:
第一种选择是去打暑假工,既想着体验生活、感受社会,也想着挣些零花钱,尝尝拿到工资的甜头。
第二种选择是呆在家里,被父母给圈养起来,白天逛吃逛吃,晚上打机到天明。
第三种选择是在放假前暗自发誓要好好努力,学习多少多少技能,成为什么斜杠青年。
对于部分倾向于第一种的人,打暑假工美其名曰是为了体验生活,其实就是用廉价劳动力赚点辛苦钱,实则学不到多少东西。
对于倾向于第二种的人,我觉得应该没有完完全全散养的人吧,这种看似自由放纵的生活方式才是真正让人身心俱疲的。
倾向于第三种的人应该占大多数,但是常言道:梦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我们每次都能将计划做得尽善尽美,幻想着自己完成计划后猛然提升的模样,但转眼间假期溜走了,却发现计划进度早已在某个充满疲惫的日子停止了,而自己还是计划制定时的自己。
『所以假期计划的正确打开方式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误区
1.时间很长,计划很满
很多人认为,暑假对于他们而言,意味着无数的可能,因为这漫长的2个多月时间,他们可以完成许许多多的事情。
但我们应该明白:时间越多,我们反而会感到越轻松,进而给自己的拖延症找到足够多的借口。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在ddl(deadline,截止日期)被紧迫感驱使才去做任务,而任务甚至完成不了。
最终很多人才意识到,自己只在最激情满满的开头和假期末尾,这两个时间段努力过,至于中间到底怎么过得,只有自己明白。
正如刚才所说的,时间越长,计划越满,到最后却发现,自己什么事情都没有干成。
反而剩下一整堆的懊悔。
在这里我也要谈谈我自己。看过我上篇分享的暑假计划的人,应该知道里面的内容确实很多,计划确实很满,那我是不是进入到了上面所说的误区呢?
对于计划实现者本人来说,制定这种内容丰富的计划,我不是第一次,这还要说到我高中的某个寒假(现在想想,当时我还真是有意思)。
我在日记本上写下:
寒假每日计划规则:以下有6种每日计划(列表)选项,执行掷中色子数上的一种。
(所设计的每日计划选项里平均都有7、8件任务,其中功课类的占2、3件,积累背诵类的占1、2类,其余的有课外拓展、休闲娱乐等。)
另外还附有轮回性任务,如每隔几天写一份作文、听一次听力;写明每日必做,如几点早起早睡等作息时间。最后 PS:今日事今日毕!
现在看佩服当时的脑洞,把每天当作游戏,每天都计划当作游戏里的“每日任务”。早上起来满怀着期待与兴奋掷下色子,开始每个不同的一天。
再回到现在,我罗列这些计划其实是想完成上学期间,由于时间与空间限制而无法实现的想法、念头,进而充实生活。其实我内心对这些计划还是有主次排序的,因此我提倡,专注做好一件事(或少数件)
一些越是年轻气盛的人,面临足够多的选项时,越是想要争取更多的可能性,因为他们以为选项多,意味着自己更有可能成功。
我承认自己有时候也有这种想法,可以把“尝试多样化选择”当作好奇心的体现。
这个好奇心演变到了现在,其实更多的时候阻碍了我们的心智成熟,因为如果好奇心过于旺盛,尝试完这个,又尝试完那个,接着又投奔到下一个。压根没有任何心思想要在某个领域死磕下去,脑海中浮现的各种所谓干货,其实都是一知半解,根本谈不上具备任何系统化的知识。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一个暑假,只做好一件事情。
想提高英语,又喜欢美剧,就把所有的经典美剧刷个遍,看到生僻或者有趣的单词,及时做好生词本,看到让你引起共鸣的句子,认认真真地记录下来;原本你的英语水平一般般,但当你花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沉浸在美剧的状态中,你的单词量,阅读水平,还有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了解程度都得到了稳步的提升,这时候,这些正向的反馈,又使你喜欢美剧这个爱好得到加强,于是你会更加努力地去学习英语。
所以,做事做计划还是需要足够的专注与用心。
2.时间还早,等等再做
我们生活中是否常有这种场景:
明明有很多事要做,也知道一定要尽早开始尽早开始,但身体偏偏就是不动,好像被沙发封印了一样。
“我得马上开始了,我现在就得开始了”
“可是,我不开始又会怎样呢?”
过了一会:我们又会开始新的挣扎和新的自我谴责:
“没关系,还有时间。再玩一会、”
“我这个人是有病吧,神啊,谁来救救我的拖延症啊”
直到最后截止日期来临,我们才做出最后的抉择:
“干活吧!逃不过去了” 或者 “ 事情还没有这么糟,为什么当初我不早一点开始做呢?”
“下次一定要早点开始!”
可当下一次任务来临时,我们又会开始新一圈的循环:
“我要去学习了!!” “不不不,先看个电影吧。”
这个恶性循环,就是简·博克和莱诺拉·袁所提出的“拖延怪圈”。
每天,都有无数自诩为“拖延症晚期患者”的人们在在这个怪圈里,周而复始的,把拖延这件事一再重复。
《拖延心理学》中称:大部分拖延的根源,都是因为追求完美主义。
很多人听到这个可能会觉得比较奇怪,我怎么会是完美主义者,完美主义者,不应该拖延。
如果这么想,那你就错了。
回想一下,每次你想要拖延的时候,逃避的到底是那份工作,还是“万一”工作失败后带来的挫折,打击,和别人的嘲讽?
你是不是总在告诉自己:哎呀,我这次是时间太紧了才会做成这样。如果下次早一点,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了?
其实,这两份感受的根源,都是来自于一个人过于追求完美,害怕面对失败的后果,不敢承认自己其实也是一个不完美的人。
但是,值得庆幸的是,这一切的问题,都会有解决的答案。
《拖延心理学》里提到远离脱离的三个方法:
①学会怎样判断时间
首先设定“非计划”,它是一个每周日程表,它列出所有你必须做的事情。它可以帮助你在两天内实现你的目标。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练习判断时间。看看你预估完成一件事的事情和实际有多少出入。
②学会“接受”和“拒绝”
当我们不能直接拒绝的时候,可能会通过拖延来间接地拒绝。但这并不是一件好事,我们都很清楚。因此,我们需要学会“接受”和“拒绝”。
我们需要学会接受有益于自己的人和事,比如说,学会接受来自其他人的支持,学会向其他人求助。
而拒绝方面,是要学会对浪费时间和让你退步的人和事说不。
③利用你的身体减轻拖延
虽然有的时候,我们会拖延去运动的时间,但运动,真的可以帮助我们战胜拖延。因为运动可以帮助我们大脑成长。休息可以打破你恐慌、焦虑或自责的神经回路。
要用到:神圣停顿法,它的要点在于:在从事一项活动或进入下一个阶段之前,刻意地、有意识地停顿片刻。这对拖延者尤其管用。当你开始感到焦虑、担忧、内疚、自责或者恐惧不断增强的时候,运用神圣停顿法,让自己回到当下时刻,只跟自己的身体建立“连接”。
具体还请阅读《拖延心理学》——一本战胜拖延的实操手册。
作者为我们介绍了达成目标、管理时间、谋求支持和处理压力等一系列方案来克服拖延问题, 还考虑到工作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当代文化诉求,以及诸如注意力缺失紊乱症、执行功能障碍症等神经认知问题对拖延的影响。
3.计划只有我知道
如果还有这种念头,这说明你还给自己留有后路、抱有侥幸心理,我相信你的计划八成是完成不了了。
如果你不太相信自己能单凭自制力完成计划,但又很想完成计划,那不妨把计划分享给周围的人或者找个一起执行计划的伙伴,请他们作为自己的检视人,甚至留下承诺,“我的flag要是倒了,我就……”
这样你会顾及面子或不想履行承诺,而自我驱使,按时完成计划!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