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之国的形成<三国篇> [第19节]
作者:温骏轩
编辑:尘埃 / 主播:安妮
长篇连载,每周更新
何处是扬州(3)
几乎每一条大河的下游,都是一个潜力股。一方面,上游来水会在河流入海处,沉积大片平坦而又肥沃的土地;另一方面,沟通海陆的河海交接之处,是天然的贸易枢纽。无论是海外商品想溯江而上输入内地,还是内陆产品出海,都必须经过这个中转站。
只是这两个地缘潜质,并不一定会同时展现出来。这片江海之间的土地,在历史上所赢得的美誉度,更多是基于其第一个特质。以至于大家一提到“江南”,便会联想到农耕属性的“鱼米之乡”一词。而当古老的中央之国开始被迫打开海外贸易之门,并探索工业化道路时,以区位为基础的第二特质开始显现出威力。通江达海的优势,使得古老的长江下游地区,在近现代依然延伸了其经济重心的地位。
每一个时代,江海之间的这片低地区,地缘标签都会有一些微妙的改变。无论是用“江东”还是“江南”来代指,长江都是核心参考物。这一地理定位,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两个时代的大陆属性。在中国开始通过海洋与世界相连之后,“江南”一词实际上渐成过去式,取而代之成为这片土地代言人的,是更据开放气息的“上海”。
虽然从行政角度看,直辖市属性的上海并不是江东平原的全部,不过扩张到“上海大都市圈”或者“大上海”的概念,三个标签在地理范围上的重合度,以及彼此间的继承与变化关系,便一目了然了。
江东-江南-上海,相比江南时代的繁花似锦、大上海时代的摩登时尚,很多人对于江东时代的意气风发,反而要更加的向往一些。如果说唐人杜牧笔下的“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还是在缅怀逝去的江东时代;那么宋人王安石的“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则是在表达对“江东”向“江南”转换结果的一种无奈了。
江东平原地理结构图
∨
每一片土地,在每一个时代所承载的使命都不尽相同。对于我们来说,更多是应该探知这背后转换的兴衰规律。好在就影响地缘环境变化的诸多因素来说,地理这个基本面是最客观和有可循的。对于喜好记录历史的中国人来说,亦有足够的史料帮助理清这一切的前因后果。
事实上,“江东”一词并非是这片土地最早的地缘标签。这个带方向性的标签,出现在秦王朝统一中央之国之后。项羽是最先使用“江东”一词并被历史记载下来的人。而在列国相争的先秦时代,为整个地区代言的是那些控制江东的诸侯们,具体来说则是吴国和越国。这一初始设置影响深远,以至于今人仍然会使用“吴越之地”来代指这片土地。
在中央之国的地缘版图上,类似“吴越”这种关系紧密,却又相爱相杀的的板块还有很多。比如今天同属山东的“齐鲁”,以及分家仅20多年的“巴蜀”之地(重庆、四川)。
至于江东板块所涉之吴、越两地,其地缘属性上的差异,在大部分历史时期都能在行政区划体现出来。今天,江苏、浙江两省可以被视为吴、越文化的继承者。而在两汉时期,二者的核心之地则被分别设立了:吴郡和会稽郡。
当然,单从管辖范围来说,先秦的吴/越两国、两汉的吴郡/会稽郡,以及今天的苏/浙两省并不完全重合。剥离出这两个板块概念的地理核心,才能够找到它们并存的理由。
吴越地缘结构图
∨
那么从地理角度看,吴地和越地的初始指向又是哪里呢?遵循地缘原则,我们应该先看看整个区域内,有哪些“水”最为引人关注。纵观整个皖江以东,除了充当板块北部边界的长江口以外,最引人注目的水域有两个:一是在中国淡水湖水域排名第三的“太湖”;二是对接钱塘江的“杭州湾”。总体来说,以太湖为核心的“太湖平原”,对应的是吴地;而钱塘江——杭州湾之南,以宁波和绍兴两城为核心的这条狭长平原带——宁绍平原,则是越地的核心。
先来看看太湖的情况。你很容易发现,长江口与杭州湾之间包夹而出了一片以太湖为核心的平原之地。这片三角形的平原之地,与扬州以东直至南通的长江北岸地区,都是由长江口沉积的泥沙沉积而成,整体名称为“长江三角洲”。
太湖——长江地理关系图
∨
在这当中,以太湖为中心的皖江以东,以太湖为核心的平原部分成陆较早(距今7500~6000年前即已成陆)。经过数千年的人类开发,江东地区的水系都已与太湖连成一片,以至于我们可以将这部分平原称之为“太湖平原”。只不过,相比太湖这个前缀,长江的格局显然要大的多。所以今天在对这一地区进行战略规划时,通常会用到“长三角”而不是“环太湖”的概念。
观察太湖,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它的外形。在周边丘陵的支撑下,太湖的西半部轮廓呈现为完美的半球状。更让人感叹的是,数千年来,太湖的形态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相比之下,长江中游的另两大淡水湖:鄱阳湖和洞庭湖,外形甚至位置的变化就要大的多。
就洞庭湖所处的位置来说,长江在先秦时还更多是在江北蓄水,并因此形成著名的大湖“云梦泽”;至于古名“彭蠡泽”的鄱阳湖,直至两汉时期的核心部分都还是在江北。一直到三国时期,彭蠡泽江北部分才开始与之分离,并逐渐将赣江下游扩张为了现在的鄱阳湖。
上古长江流域大湖位置
∨
“只有稳定,才能有发展”。对于依附太湖发展的吴人来说,太湖的稳定性是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时至今日,2200年前的海昏侯墓,因其和海昏侯当年的封地一起,曾没入鄱阳湖而得以幸存;而吴国在2500年前所营造的姑苏城,却还依然在新时代,展现着重要的经济价值。
至于太湖为什么稳定,究其根源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自然因素。太湖本身并不是一条大河的中继湖或者终端湖。并且进入文明期之后,太湖周边已然淤平出大纵深的陆地,使得湖体本身得以远离长江(今天太湖与皖江或扬子江的直线距离,与三国时期都没有什么差异)。这样的位置,可以保证太湖水域的面积即不为长江水倒灌,又不至于受上游来水的洪峰所影响。
第二个原因是人类影响。人类对于湖泽之地的开发,本质是在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水利改造工程。围湖造田和筑渠引水,是两种基本手段。就太湖的情况而言,先民们的改造行为主要是兴修如蛛网般密布于平原之上的水网,将太湖之与皖江、扬子江、杭州湾乃至东海相连,并且随着长江三角洲的扩大,而不断向东延伸。
比如成就上海的苏州河与黄浦江来说,就是两条在先秦时就已经开挖,并在后世不断疏浚、延伸的太湖出海通道。时至今日,这一以太湖为中心,通江达海的水网建设依然还在进行中。打开“太湖流域图”,你在太湖平原上所见到的流域结构,所呈现的是如城市街道般形态的棋盘状。甚至可以这样说,在经过数千年的人力干涉后,整个太湖平原上已经见不到天然河流。
然而并不是所有皖江以东、山地以北的低地区,都能够被纳入太湖平原的概念。以当下的行政区划来说,属于太湖平原范围的地区,除了东端较晚成陆的上海以外,还包括太湖东、北部,江苏境内的:苏州/无锡/常州(包括为镇江所辖的丹阳市)地区,以及太湖南部归属浙江的:杭州(钱塘江以北部分)、嘉兴、湖州三地区。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很多时候会看到“苏锡常”、“杭嘉湖”这两个,由三地并联组成的地缘板块概念。
将上述行政概念地理化的话,可以进一步将之命名为:苏锡常平原和杭嘉湖平原。抛开处于太湖平原边缘,最终在近现代依托江海之利崛起的上海不说,无论在江东还是江南时代,真正展现太湖平原竞争力的,是苏锡常平原和杭嘉湖平原。
只是你同样很容易发现,如果我们把江东定位为“皖江以东”,并且认定山地以北的低地区,才是江东概念的话,太湖平原也并不是江东的全部,也不是皖江与海洋之间这片低地区的全部。
一如江淮之间的“淮南”地区,内部依地形和位置可以分为:淮西、淮东两部分一样,杭州湾以北、以太湖为地理中心的这片低地区,同样可以分为东、西两部分。与江北的情况相对应,皖江与太湖平原之间,同样呈现出平原与丘陵相杂地形结构。
基于其区位,我们可以称之为“江东丘陵”。其行政上涉及:南京、镇江两个江苏城市,以及安徽境内的芜湖、马鞍山、宣城、铜陵、池州等皖南城市。上述城市地区在长江以东所辖的低地区,都属于“江东丘陵”的覆盖范围。
与江淮丘陵一样,江东丘陵地区依然是以平原地形为主。丘陵所起的作用,主要是地理分割及为地区安全增加一层保障。区别在于,江淮丘陵在地理上算是大别山脉的延伸;而江东丘陵则是覆盖长江中下游的“江南丘陵”,在江东低地带的延伸。
需要说明的是“丘陵”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讲,丘陵指的是:地表起伏和缓,海拔在500米以内 ,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低矮山丘。不管是江淮丘陵还是江东丘陵,都符合这一定义。
然而在中国的地理命名中又有三大丘陵之说,包括分列于渤海湾南北的: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以及包含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的“东南丘陵”。后者内部又可分为与长江流域密切关联的“江南丘陵”、覆盖浙南/福建的“浙闽丘陵”、以珠江水系为脉络的“两广丘陵”。
这些所谓丘陵的主体海拔均超过500米这个阀值,更生成有诸多超过千米的山脉和山峰,如:泰山、武夷山、庐山、井冈山等等。以此来说,其实是完全不能用刚才的地理定义来涵盖的。在没有更准确的通用名,将之与真正的丘陵区别开之前,我们可以将之定义为广义的“丘陵”。
回到当下的主线上来。淮西与淮东两个江淮地区之间的地理差异,使之在行政上有了不同的归属。在东汉末年,这一差异体现为淮西划给了扬州、淮东归入了徐州。前者设置了九江、庐江两郡,后者则主要为广陵郡所覆盖;而在皖江以东,帝国中央同样大体依丘陵、平原体质,分割出了:丹阳和吴郡两个二级行政区。单就扬州的情况而言,覆盖太湖平原的“吴郡”无疑是核心区,这一地位早在吴越争霸时期就已经奠定。
以吴国或者说太湖平原的地理地缘位置来说,当时如果想走出江东进入中央之国内部地缘博弈的主战场,有两条路线可供选择:一条是向西横穿江东丘陵、长江,然后进入淮西的江淮丘陵,然后再向北跨越黄河进入中原;另一条是向北从正在发育中的扬子江渡江,纵穿淮东的平原地带,最终借由泗水上溯至中原。
对于后一条路线,我们在徐州部分已经解释过了。由:邗沟、泗水、深沟所组成的南北水上大动脉,成为了后来吴越两国北上争霸的主通道。这样一条连续在2500多年时间发挥作用的战略通道,也成为了后来建制江苏省的地缘大背景。
夫差北伐示意图
∨
性质上来看,北上线路更多是一条可供选择的进攻通道,真正为吴越及孙吴政权提供安全保障的,还是连接江淮、江东两块丘陵之地的西向通道。无论是春秋战国,还是三国时代,江东之地最直接的竞争板块,都是长江中游的两湖地区。
在先秦,这一地区的代言人是“楚”,而在三国时代则是以“荆州”形象出现在地缘政治舞台。对于立足于荆楚之地的政权来说,沿江淮而下控制江淮丘陵之地后,即可向北图谋中原,亦可向东觊觎江东。
春秋时代的吴楚两国曾经对淮西地区展开激烈的争夺。在场竞争中,一位出身于楚国,最终为复家仇投奔吴国的著名将领——伍子胥,曾经成为江淮地缘政治舞台上的关键先生。
关于伍子胥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在这里自不必多言。鲜为人知的,是他对江东地理结构的改造。公元前6世纪末,主政吴国的伍子胥帮助这个后起诸侯,在太湖与皖江之间,挖通了一条东起宜兴、西至芜湖的人工运河——胥溪,同时又通过另一条名为“胥江”的运河,将吴都姑苏与太湖连接在了一起。
吴国开发的主要运河示意图(春秋)
∨
这一东西运河工程,使得精于水战的吴军,可以从姑苏城出发,通过太湖-胥溪-直达长江,并在巢湖与渗透至此的楚军展开争夺。及至邗沟运河进一步连通江淮之后,源自太湖的军事力量,更可从长江、淮河两线对江淮地区施压。
然而类似的人工水利工程,一定要定期维护才可堪大用。历史上,胥溪曾因时局和补水问题几度存废。在明朝迁都北京,北向的京杭大运河成为渡江主线之后,胥溪的运河功能被彻底放弃,以至于你今天甚至很难找到它的准确位置。
胥溪的开通,很大程度是因为当年吴国的都城定位于苏州。问题在于,无论从防御还是进攻的角度来说,身处皖江、扬子江交汇处,且背山临江的南京,都会更适合做江东政权的都城。这也是为什么,自孙吴政权起,南京前后成为了十个政权的政治中心。其中除了偏安东南的政权以外,还包括明朝、民国这样的全国性政权。至于愈发富庶的苏州,则淡出了政权中心的争夺。
不过在三国时代,孙吴政权在国都选址上的选择,并不会动摇太湖平原之于江东的核心作用。无论出于争夺江淮还是荆州的目的,孙吴政权都需要将太湖平原所产出的粮草和兵员,源源不断的通过胥溪运河输送至前线。
在这种情况下,太湖平原之于东吴来说,起到的是一个大后方的作用。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背后还有越国为患,春秋时期的吴国就很可能作出类似的选择了。下一节我们就将详细解读,吴、越之间的异同点到底在哪里。在江东被冠以“吴”地之名的三国时代,究竟还有没有“越”这个概念的存在。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