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博的逻辑——有效行动(三)

1 从一个赌博的选择说起

现在假想你走进了一家赌场,赌场里有两种下注方法:

方案A:押注100元,99%的几率给你200元,1%的几率什么都不给你

方案B:押注100元,20%的几率给你2000元,80%的几率什么都不给你

如果你可以下注100万次,你会下注方案A还是方案B?

如果学过概率论的,大概会这么计算:

选择A,获利的数学期望是 99%*200 = 198元

选择B,获利的数学期望是 20%*2000+80%*0 = 400元

所以,如果可以下注100万次,那么我肯定下注B方案。

2 数学期望和大样本

课本上对“数学期望”的解释如下:在满足大样本的前提下,每一项可能的结果乘以概率,之后相加的总和

比如抛硬币,正面向上的话,我给你10块钱。反面向上的话,你给我20块钱。 那么多次投掷硬币之后,你每次投币的收益的数学期望=10*0.5+(-20)*0.5 = -5  平均每次赔5块,所以你不和我赌。

数学期望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满足大样本。 就是说,必须次数足够多。比如上面的例子,如果赌100万次,你肯定赔钱。但是如果只赌1次,那真说不好到底谁赚谁赔。也就是说,数学期望只对“发生次数足够多”的事有意义。

回到开始的例子。如果你明白数学期望的概念,在可以下注100万次的情况下,你可能会选择B方案。但是如果只能下注1次的话,很多人可能就会选择A方案,因为只有一次的情况下,还是A方案“赢面比较大”

所以,“数学期望”是解决我们问题的好方法。

3 日常生活所做选择和赌博差不多

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

例子1

我听说过XX用办法A成功减肥/学会英语。但是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对别人适用的方法不一定对我有用。所以我也不用去尝试方法A了

例子2

有很多上了大学仍旧碌碌无为的人,还有一些人“很早辍学”但是一样很成功的。由此看来,“上大学”不一定比“不上大学”好。

例子3

都说“知识就是力量”。但是我听过,很多没有学历的人一样很成功。

之前我只是隐隐觉得这些说法不对,但是不知道哪里不对。现在我知道怎么解释了:上大学、学知识的人也有失败的,这没错。我得看所有上大学的和所有学知识的人的赢的概率谁大谁小。

就好比我参加一场赌博,选项A是有99%的几率赢;选项B是有3%的几率赢。现在前辈们告诫我——A即使99%概率赢,但是选A有可能输,B赢的概率虽然小,但是选B也有可能赢,世事没有绝对。所以选什么都差不多。

现在我会回答:确实,A和B都有可能会输,也都有可能会赢。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两者是一样的。我会选择胜率高的赌博去参加。不是因为这一次必定赢,只是因为它赢的概率大。

我这一生其实都在做选择(所有选择构成了一个关于“选择”的大样本),所以我每次都选择胜率高于50%的事情,那么我这一生,赢面就会大。

类比一下,就是我这一辈子都在赌桌上赌钱,我没有必定赢的选择。不能因为没有“必赢方法”就不下注了,因为“人生”这场赌博要求你必须作出选择。这时候我会选择“赢面大”的那一项

4  总结

大部分情况下,“确定性”这件事情是不能指望的——不确定“上大学”是否真的比“不上大学”要好;不确定“选择了这份工作”是否真的比“选择另外一份工作”要好;不确定“这个减肥方法”是否一定会对我生效……

“不确定”的情况下做选择,不能破罐子破摔——反正没有绝对把握,那就不要做了。一个有效的方法是按照概率论的逻辑去思考和行动,选择”数学期望“高的选项

你可能感兴趣的:(赌博的逻辑——有效行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