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专业和学业
关于大学专业,大原则:家境贫寒者学实用性工科和商科(女生)为主,计算机软件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车辆工程会计审计财务统计之类的,目的是能有个安身立命一技之长。女生:慎报传统工科,商科为主,经管师范外语法学优先,医学也不是不可以考虑。内向敏感:倾向和机器打交道多和人打交道少的专业,外向活泼敢想敢干,则相反,学能充分发挥你沟通管理执行能力的专业。二代:想学啥学啥,喜欢是第一位的。中产:艺术、文学、商科(也可以围绕艺术,策展画廊经营之类的)之类的,既陶冶情操又可以收入不菲。还是要考虑一下兴趣爱好(尤其是真正热爱并擅长的),实在没有兴趣爱好那就啥火学啥,比如知乎两大法宝金融计算机,就算将来后悔也会比别的专业少一点。最后,以后都不绝对。
志愿填报中,关于专业最核心的认知误区是什么?
专业重要,但也不会决定什么,大学本科都是学个基础而已。
学什么专业,一定要学会跳出这个专业
历非常重要,你越平庸学历越重要。对于大多数普通人的人生来说,学历具有决定性作,这里的学历主要指学校层次,然后是学历层次。
大学期间也要努力学习,只有不断的努力学习才是最能把握提升自己的方法,或者说只有学历和文凭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进阶工具,高考和考研都是人生及其重要的分水岭,是社会分流的工具,考研甚至有第二次高考的作用。
是三年工作经验重要,还是一个硕士文凭重要?
判断自己适合读博与否,要从这几个方面思考
大学学习的内容并不是没用,只是还没到用着的时候。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大学的知识工作中用不到,用到的却不教?
2、关于婚姻爱情
能在大学找个媳妇儿就尽量,毕业后你会发现你根本找不到这么好的了,甚至可以让你越来越绝望。
跟门当户对、经济条件、颜值相比,一个有趣的人开朗的人善良的人积极阳光的人,重要的多。大多数的婚姻失败不是大是大非的原则性问题,而是无数细枝末节的煎熬和落差,天长日久的日常摩擦,好的性格和心态,可以避免和减少大多数以上不快。
3、关于友情
朋友不是人生的标配,很多人一辈子也没有真正的朋友,所谓的朋友不过是同学、同事、同行、熟人甚至亲戚邻居身份的外延,这玩意随缘,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友情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每个人都是在变化之中,当再次见面时,大家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去没有什么交集时,就让这份友情活在对往事的回忆中去吧。
4、关于职业和成长
年轻人有激情有理想是好事,但千万别眼高于顶又眼高手低。建议所有职场新人都看看《沧浪之水》或者改编的电视剧《岁月》,文局长在里面还有一些经典台词:凡事都有原因,不能一有挫折就牢骚满腹,委屈你一肚子才华。我年轻的时候也是这样,血气方刚,总爱挑别人的毛病,从不看自己。后来呀,在盐水里煮一煮,碱水里泡一泡,开水里烫一烫,也就明白了,看问题也就客观了。
虽然职业和行业、个人发展路径很多,但大范围可以划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专业型(专才型),第二种是事业型(通才型),这都没什么标准含义,算是自造的词语。大部分的职业发展方面的困惑,都是这两条路弄岔劈了。
职业规划中两条线路决定专业类别选择
用兴趣去衡量工作是十分不靠谱的事情。
把兴趣变成工作靠谱吗?
体制内(公务员)没大家想的那么差,但也不会很好,特别适合没有什么理想和追求的普通人。
公务员收入不高评价一般,为什么公考还那么激烈?
做过多年公务员,对这个行业有所感悟:一定要学会适当表现自己,其中表现重点是态度,而不是实事,不然本来不属于你的工作也属于你了,不但得不到感谢和认可,相反干越多错的越多,而且很多事情你不干还不行了,谁让你大包大揽呢?给领导留下这种印象:态度很好,很积极热情,但能力有所欠缺。这样,就会过得很舒服。
5、关于孤独和爱好
孤独是人生的常态,一定要拥有真正喜欢的兴趣爱好,这样才能支持你渡过无数个漫漫长夜和无数个孤独的时候,读书则是成本最低的兴趣爱好,很多人看起来什么都感兴趣,啥都能参与一定点但都不深入,这种人是最孤独的,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喜欢什么。
6、关于三观和逻辑
一定要建立批判性思维,用理性、客观、平和的心态去看待事物,切勿有非黑即白、非好即坏的“爱憎分明”的思维和喜欢“钻牛角尖”行为,否则你会过的很痛苦,也会对成长非常不利,但是这个很难,需要经历、阅历、知识、见识,读书和思考则是效率比较高的方法。
7、关于和想和做
几乎所有事情,都不要等到彻底想明白,万事俱备才去做,因为根本没有想明白的时候,也没有万事俱备的时候,就算万事俱备还只欠东风呢。做,比想重要多了,很多迷惑只能在做的过程中才能解决,因为很多问题你无法事先想到,因为你想的和实际情况不一样,因为很多问题不是三思而后行,而是三思后……基本上就不敢行动了。
厉害的人会先做了再说,这并不是盲目而是他明白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即便失败了也会积累宝贵的经验,想太多没用,反而束缚手脚,一个“敢”字,可以解决绝大部分问题。当智力和能力差不多的时候,勇气就具有关键性的决定作用。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懂的很多,把事情分析的头头是道,思维缜密,逻辑严谨,有很多闪光点创意,甚至有详实的执行方案,但世俗上却不成功的原因。相反那些看起来笨嘴拙舌,啥也不懂,只知道埋头苦干的人反而成功了。聪明人下苦功夫、知易行难、行大于思,大概就是如此吧。
最典型的,很多人喜欢收集书单、影单,但却难以沉下心来读其中的一本,以及各种知乎高赞收藏不看行为。
8、不要和人做无谓之争
学会这一点可以让你省去很多烦恼,节省很多时间。随便在知乎找一个问题下的评论,基本上都会存在大量的无谓之争,其它网站就更多了,这是信息爆炸的后遗症之一。为什么不要做无谓之争,因为大部分争论根本不是争论,而是情感的宣泄,或则就是无知和单纯的坏,这些特点都决定了双方没有对话的可能性,最后只能沦为无谓之争。网络是生活的延伸,生活中就更不要做无谓之争,那是双输。
9、关于规划
这一点很有争议,有人觉得人生是不确定的,不需要规划什么,反而会限制自己,有人觉得很有必要,不然就像没头的苍蝇。我的观点是对能人不重要,他们干啥都能杀出一条血路,规划会束缚他们,但对普通人重要,螺丝钉必须摆正位置,不然就用处不大,螺丝钉也很痛苦。
学业规划、职业规划、人生规划不是割裂的,人生规划决定了职业规划,职业规划决定了学业规划。规划的本质上还是过什么样的生活,成为什么样的人。具体职业有几百种,但职业性质就那么几种,具体职业比不上职业性质重要,因为职业性质决定你过什么样的生活,成为什么样的人。
谁也看不透一辈子,甚至连近五年都存在很大变数,但职业性质和生活方式的认定和选择,可以决定你的人生基本不会走样。
我能做什么(技能)、我想做什么(愿望)、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人生),这是规划中三个特别重要的问题。
一般来说,大学阶段(包括研究生阶段)就应该解决前两个,不然一旦进入职场,如果不是心理和技能特别强大的话,就会被现实推着走,失去了主动性。就像一个人在洪流中一样被浪涛裹挟着踉踉跄跄不由自主往前走,正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走到人到中年,才发现万事蹉跎一地鸡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