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王如有张良助,还会有《鸿门宴》吗?——“反事实推理法”在《鸿门宴》人物形象分析中的运用

      新课标对当代高中生的思维模式和思维质量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相应的,这一要求更是对语文课堂敲响了警钟。也就是说语文老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思维,还要注意从形象思维上升到批判思维的衔接,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而不是让学生只为了冲阅读量成为“死读书,读死书”的代言人。

        在训练学生思维的常用方法里有一种名叫“反事实推理”。即让学生假设如果有(没有)……,那么就会(不会)……。这种方法是课堂上老师提问经常会用到的。我刚接触到这个方法的时候也仅仅只会用它来设置问题。比如如果你没有……,你会如何?学生自然也能说出几句话来,但因为思考得时间短,答案往往是流于表面的。惭愧的是,我在进行教学反思的时候也几乎忽略了这一点。直到最近我在讲授《鸿门宴》这篇课文时,有个学生在课堂上说到“刘邦没什么了不起的,厉害的是张良”,我的脑海里才灵光一闪:学生看问题的角度各不相同,把握人物形象自然有不全面的地方。既然学生认为张良如此光芒四射,何不让他们使用反事实推理法来张良,从而认识刘邦呢?

      想到这里,我立马“心生一计”,晚上的家庭作业就是“如果张良是项羽的谋士,是不是就没有《鸿门宴》这一历史故事了呢?思考并陈述理由,字数不少于500”。学生听到这项作业的时候,先是面面相觑,接着面露微笑,但眼睛里确实闪出了异样的光彩。有觉得新鲜的,有觉得刚好是自己兴趣所在的。我看到他们的这种表现,觉得自己的这种做法应该是有可取之处的吧。

        第二天,学生的作业交上来了。结果可以说是令我惊喜的,因为我坐在办公室改他们的作业只觉得津津有味,而完全没感觉到时间的流逝。让我很欣慰的是学生都很尊重史实,虽然发挥了想象力,但没有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的,也没有将这项作业儿戏化,反倒是都很认真地去研究了刘邦项羽的阵营,还运用到了三十六计,有的孩子甚至用了文言文写作,可圈可点之处很多。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二。

      作业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认为项羽如果能有张良相助,那汉朝历史将会被改写。理由是:张良耐心十足,与项羽的急躁莽撞刚好互补。学生认为,范增虽有谋略,但始终不够沉稳,“举所佩玉珏示之者三”,可是偏遇“默然不应”的项羽,范增就急忙去找项庄来救场,虽然可以说是反应敏捷,但还是有些操之过急,因为他没有进行严格挑选和把关,以项庄的能力也并没有完成任务。包括到最后,张良献上礼物,范增“拔剑撞而破之”,既暴露了自己的情绪,也让项羽很尴尬。反观张良,如果让他来处理这一系列的事情,那就另当别论。张良为人谨慎,不会喜怒形于色,即便是在刘邦返回军营之后去替他向项王请辞,也是说话有礼有节,态度不卑不亢,同时知人善任,闯进帐的樊哙虽不是张良明确表示同意的,但也默许了,樊哙的表现也是值得点赞的,项庄完全没法儿和他相提并论。所以学生认为,如果是张良帮助项羽去刺杀刘邦,那是一定可以成功的。因为张良会自己想办法,而不是只会“数目项王”,即使项王“默然不应”,张良也会去挑选至少是樊哙这样水平的参乘而不是项庄这样的武夫。再或者,以张良的人缘,说不定可以通过曹无伤直达目的,这样一来也就没有形势复杂的“鸿门宴”了,所有的事情都可能更简单。所以在张良这样的谋士手里,“沛公命不久矣”!

      第二类认为项羽是“扶不起的阿斗”,即使有张良相助,他也难成大业。理由是:项羽毫无心机,又容易相信他人,即便侥幸赢了刘邦,也还有赵邦李邦,纵然张良心思缜密,也难保项羽万无一失。刘邦头脑灵活,社交能力极强,当张良将项伯引荐给他的时候,刘邦只问了两个问题“君安与项伯有故?”“孰与君少长?”这两个问题透露出来的信息就是“这个人和你的关系可靠吗?如果年纪合适,那么我就有办法拉拢他。”所以刘邦第一次见项伯就“得兄事之”,并且放心地“约为婚姻”。这是何等的远见与魄力?远不是见到饮斗酒啖彘肩的樊哙就只会夸“壮士”的项羽可以相比的。这样一对比,刘邦与项羽管理能力就高下立现了。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万能”的张良可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若遇到项羽这样的君主,怕也只能“夙夜忧叹”,“怒其不争”了吧!

      总得来说,两大“派系”各有自己的特色,而殊途同归之处在于学生不管赞同哪一种观点,他们都较为全面地分析了《鸿门宴》里的主要人物,而且得出的结论也都相对冷静客观。所以当天这节课的任务自然而然的就变成了双方代表组织好语言,在课堂上互相交流探讨,使得这堂语文课有了辩论赛的色彩。在讨论过程中,有些同学已经能够脱离文本,将人物台词脱口而出了,俨然一位说书先生的架势。看到学生们这样积极地参与讨论,有些内向的孩子也渐渐地被带动起来,我觉得我这堂课的目的就达到了。语文课堂,不就应该是这样的吗?有读书声,有讨论声,有表达声,这样才能有深刻性有思想性。

        我反思以前的提问方式,突然发现我错失了很多启发学生思维的好机会。由此及彼,我在想,讲授《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时候也可以让学生用这种方法去分析蔺相如的性格特征。因为学生很容易将蔺相如的形象定性为“有大义的民族英雄”,从而忽略他性格里的冒险精神,这样一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就是扁平化的,也不利于批判思维的养成。一个思维独立的人,对人对物对事的判断应该是冷静而全面,理智而清晰的。新课标里对学生在这方面的要求就是通过阅读形成思辨性思维,从而清晰明确的表达。这样才能做到写出来的文章“以理服人,以德感人”。

      学语文的终极检验标准其实就是写作能力,而写的基础是经历与思考。身为语文教学之路上的一员,我们不能只追求阅读量的积累,更应该关注的是对学生思考结果的评价与引导。

      在语文课堂上,“反事实推理法”还有更广阔的实践空间,愿我的每一次实践都能让学生思有所得,学有所获。

你可能感兴趣的:(项王如有张良助,还会有《鸿门宴》吗?——“反事实推理法”在《鸿门宴》人物形象分析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