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不是无奈的惆怅,是安静的伸张

--欣赏真迹难求的达芬奇巨作《最后的晚餐》

正义不是无奈的惆怅,是安静的伸张_第1张图片
最后的晚餐

作者:(意大利)列奥纳多·迪·皮耶罗·达·芬奇/ Leonardo Di Serpiero Da Vinci

形式:油画(有争议)

年代:1494年~1498年

收藏:米兰圣玛利亚德尔格契修道院

规格:460*880cm

       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最后的晚餐”这个梗,也有不少人重新创作、演绎了各种版本的“晚餐”,比如13年在香港苏富比秋拍上以拍价1.6亿港元,刷新亚洲当代艺术品记录的曾梵志的《最后的晚餐》:

正义不是无奈的惆怅,是安静的伸张_第2张图片
曾梵志的《最后的晚餐》

以及电影的小时代的海报:

正义不是无奈的惆怅,是安静的伸张_第3张图片
小时代海报

还有各种营销类的宣传图等等。但是你并不知道,想要看到这幅为很多人带来创作灵感、被世人传言藏入巨大秘密的真迹,是多么难。

      这幅画是达芬奇做于意大利圣玛丽亚修道院的壁画。虽然法国国王想把整堵墙搬走而未成功,后来的战争炮火也没能将它摧毁。但由于颜料由达芬奇自己发明,是混合鸡蛋牛奶的有机物,加之经历战争年代,而且达芬奇涂的很薄,导致“最后的晚餐”在50年后就因湿气而开始严重剥落,修道院费尽心力修补、停展此画多次。为了真正做到恒温、恒湿、全封闭保存,展示大厅完全与外界隔绝,参观者要经过三道玻璃门才能来到壁画前。最重要的是,为了控制人数以保持室内的温湿度,参观必须提前预约,许多游客兴冲冲地从世界各地跑来却不得而入,这更增强了人们对这幅画的好奇与向往。

      这次虽然我没能看到真迹,只是欣赏组长提供的资料图,但是这完全不影响它对我的冲击力。我想象自己站在壁画前,眼神由明亮的窗户吸引,随之看到画中央的耶稣,他微微低着头,眼神低垂,表情从容,两手在桌上摊开,他的话音似乎刚刚落下,画面静止前一秒四周静悄悄的,但只是停顿了那么一下,下一秒紧接着就传来门徒们细碎的耳语声。

      他说了什么?除了耶稣,他的门徒们表情紧张、动作各异,三个为一团,都在谈论什么?

      这幅画以及耶稣说的话,和小组欣赏的第一幅画《犹大之吻》密切关联:

     《最后的晚餐》取材于《新约圣经》:耶稣最后一次到耶路撒冷去过逾越节,犹太教祭司长阴谋在夜间逮捕他,但苦于无人带路。正在这时,耶稣的门徒犹大向犹太教祭司长告密说:“我把他交给你们,你们愿意给我多少钱?”犹太教祭司长就给了犹大30块钱。于是,犹大跟祭司长约好:他亲吻的那个人就是耶稣。(犹大之吻)

     于是逾越节那天,耶稣跟12个门徒坐在一起,共进最后一次晚餐,他忧郁地对12个门徒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中有一个人要出卖我了!”

     《最后的晚餐》表现的就是这一时刻的紧张场面。这句话引起了诸位门徒的骚动,从左往右的人头顺序看到的是:

①巴多罗买、雅各、安德烈、②犹大、西门彼得、若望、

耶稣、

③多默、圣雅各伯、腓力、④马太、彼得、圣犹大

(注:分组无意义,只是方便区分。)

①.最左边的三个人眼神忠诚地追随耶稣,安德烈两手举在胸前,似乎表明这与我无关。

②.第5位彼得身体越过第4位,和第6位若望约翰耳语,并不想让人听到一样(最后晚餐之后有一个彼得在耶稣被抓后因害怕三次不认主的故事)而若望只是表情安宁的听着。

③.第8位是爱提问的多默,他似乎激动地手指向上指,像和耶稣说要查出叛徒是谁,或是还在提出疑问,而第10位腓力双手指向自己胸口,似乎在表忠心,而第9位圣雅各伯用身子挡在他们二人之前,似乎不想让他们靠近耶稣。

④.最右边的三位,他们三个似乎在谈论什么,手势方向都指向耶稣,像在想办法。

      正如画面呈现的那样,不知耶稣是包容淡定地接受命运,还是无奈惆怅的伸开双臂,说出了那句话,12个门徒闻言后,或震惊、或疑惑、或激动、或紧张,通过这这一戏剧效果,达芬奇用高超的绘画技艺挖掘并体现了人类的人性和情感,并最终传奇般的用一副画,永久定格和捕捉到了12门徒富有个性的反应,似乎画面是动态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这幅画一再被模仿、创作。

      当年在创作这幅画时,达芬奇正承受着巨大的创作压力和经济压力,但这并没有阻碍他的创作热情,据记载:

      达·芬奇一大早就爬上脚手架马不停蹄地就开始工作。有时他会在那里从早干到晚,手里一直都拿着画笔。他画个不停,常会忘记吃饭或喝水。有时候,他会连续几天不碰画笔,一天中有好几个小时伫立在他的作品面前,双臂交叉放在胸前,独自一人用挑剔的眼光审视着画中的人物。也看到过他在中午太阳最烈的时候,好像突然有急事要做一样,放下手头正在制作的黏土模具,离开韦奇奥宫直奔圣玛利亚感恩教堂。他也不找个阴凉处休息片刻,就赶忙爬上脚手架,拿起画笔在墙上涂上一两笔,然后随即转身离开。

      现在远远看这幅凝聚了达芬奇巨大精力、极富意义的画,在形式上它严谨、均衡,但是在画面上却富有变化、连贯而紧凑,很完美的体现了某种震惊消息在一群人身上所产生的效果,如果不仔细看,你似乎都无法辨别哪一个是叛徒。查阅资料,在达芬奇之前,很多宗教画家对于这一故事的再现,大部分拘泥于把犹大和其他门徒分开,画在桌子的一边,让观者容易区分善恶。而达芬奇这样的手法,不只是简单的体现善恶,还生动真实的描绘出了每一个人微妙的心理变化。此时再看画面,有一个人面部几乎背对观者,面部阴影与其他人形成鲜明对比,他眼神看向耶稣,身子却刻意远离,手肘碰倒了盐瓶,隐约握紧了钱袋,那就是他背叛耶稣得来的30块银币。

      这样的表现更加真实,也更加贴近生活,背叛者躲在阴影中,被贪婪的欲望所驱动,背叛真理与正义,以为能够不被发现、逃离审判。通过犹大与其他人光影的明暗对比,联想画面的动静结合,更加突出了耶稣的形象,他的沉默的神态、动作,在身后明亮的光影下,显示出巨大的力量,像是接受命运,在无声中甘心背负世人的痛苦和忧患。

      “达·芬奇被认为是明暗对比法之父,尤其是他的《最后的晚餐》,在较后的艺术中第一次大规模地把明暗用作构图因素。”所有人物都被统摄于神秘而宁静的光影之中。

      当然,列奥纳多的创作不可能再回到普里西拉墓室的“分面包”的多义性之中去,他也不可能采用中世纪时期冷冰冰的图案符号式的人物造型和手法。经过几代人文主义者和艺术大师们的努力,悠久而丰富的古代文化与现实生活的人性与情感在艺术的创作中是不应该再被分离的了。列奥纳多的《最后的晚餐》在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创新发展的结合上是做得最好的典范之一。

      今天,穿越500年,我们能够有幸看到达芬奇从“绘画科学”的研究出发,在这无声的喧哗里,用《最后的晚餐》对被欲望所支配的人发出宣判,同时也像耶稣的静默一样,用一种不同于常人的艺术表现形式,让后人看到:正义不是无奈的惆怅,是安静的伸张。

2016.4.14

魏天天

你可能感兴趣的:(正义不是无奈的惆怅,是安静的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