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虎嗅年轻组
作者|昭晰
本文记述了2019-nCoV新冠状肺炎疫情期间全国上下心理援助的进展,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特殊时期,为大家划好了重点:
1. 官方、民间、国内、国际力量都在积极参与疫情的心理援助行动,但偶尔有不具备专业资质的搅局者出现,大众需要提高辨别能力。
2. 咨询师充足,技术支持配备到位,但寻求帮助的人当中医护人员比例并不高。
3. 灾后心理救援是一场长期的攻坚战,行业需要合理整合资源,作出长期规划。
4. 作为普通群众,维持良好的健康心理状态,就是对一线防疫工作的最大支持。
如果有时间,建议大家仔细阅读本文,假如你是医护人员或家属,可以留心各渠道联系方式;如果你是正在组织心理救援的机构一员,可能也遇到了同行们遇到的困难,可以看看他们的解决方法是否有借鉴意义;如果你和笔者一样,是离疫情一线不那么近,正在自我隔离的一员,可以了解到,作为普通群众,我们能为前线的心理救援做些什么。
在为疫情开通的心理援助热线里,因为物资匮乏、病患超载、体力透支、压力爆棚,一位一线医护人员崩溃大哭。在专业的疏导过后,对方的情绪渐渐稳定下来。
新冠状肺炎肆虐的这段时间里,医护人员面临着巨大压力,患者、患者家属经受着极度恐慌,大众也因为疫情产生了焦虑、抑郁等大规模应激反应......
新的崩溃每天都在发生,而专业心理援助也一直在路上。
虎嗅了解到,和民间车队、民营宾馆自发支援医护人员出行、住宿一样,民间力量在建立疫情心理援助机制这件事上,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多数组织在大年夜前后就开始了咨询师募集与热线、互助平台的搭建。
同时,部分高校与健康部门也行动起来,纷纷组建了自己的专业队伍。
2月2日,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国务院要求各地设立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每条热线至少开通2个坐席,结合本地公众需求提供24小时免费心理服务。
至此,全国范围的心理援助工作铺展开来。一些小型心理机构,也经过考核严选,逐步加入到中科院、清华大学等单位或壹心理等大型心理机构筹办的项目中去。
积极参与,偶有乱象
截至发稿,许多高校、各省市公立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心理机构、专注心理咨询的互联网平台都已开通了新冠状肺炎的疫情专线,为医护人员、患者、患者家属等所有受到疫情影响,需要心理援助的大众提供心理支援。
大年三十,北京教育学院心理学博士曹慧从身处抗疫一线的医生朋友那里知晓了医护人员巨大的心理援助需求,最初只是想招募一些咨询师朋友,轮班守护,有十几个人就开工。
考虑到医护人员可能到深夜换班时才有时间打热线电话求助,曹慧也在国际华人心理援助专业协会(ACHPPI)群里发布了招募信息,召集可以在北京时间深夜和凌晨值班的华人咨询师,保证热线24小时不间断。
一夜之间,300多个咨询师、志愿者就进群了。大年初一一早,大家在线上开会,讨论了两个小时如何开展工作,分工细化到翻译、文案、活动组织、技术支持、咨询师筛选与培训机制,以“用心抗疫”为名的志愿行为,变成了一个临时的民间公益组织。
用心抗疫制定了严格的筛选标准,可以直接上岗为一线医务群体做咨询的是:具备美国执业执照、国内注册系统认证等职业资格;拥有符合要求的咨询时长、督导时长和危机干预时长;参加过且提供关于伦理培训的学习经历证明。
不符合标准的,需要经过由注册系统派驻的督导师和海外危机干预顾问团队联合设计的培训课程,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
在严格的层层筛选下,300名咨询师中,第一批满足直接上岗要求的只有20几个咨询师,这其中就有专业心理咨询师卢美妏。
心理咨询师、美国职业生涯咨询师卢美妏接受过两年的危机干预训练,曾经与中国社会福利会合作,帮医院搭建心理干预、心理减压团队。
卢美妏告诉虎嗅,心理救援团队组建早期时,各个机构都在疯狂拉群、招募合格的咨询师。经过双向筛选,她最终选择了几家较为专业的机构入驻。
她也察觉到了一些行业里不专业的情况。
她曾经进过一个群,里面都是业余的心理学爱好者,牵头的负责人也只上过两天艺术治疗的课,连一位具备资质的咨询师也没有。但这样一个团队,却成功和湖北某家医院对接上了。
卢美妏表示,灾难容易激发大家的救世主心态:“大家都非常积极,也很好心。但我们不是英雄电影里的主角,在一线状况如此紧张的情况下,大家更不应该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
“不具备专业危机干预知识的人去做危机干预,会造成更大的伤害,一个人的创伤变成两个人的创伤,一个人的问题变成两个人的问题。”
如果没有受过专业危机训练,心理学爱好者们可以担任后勤、推广、文宣等协助工作,这些工作同样重要。
也有一些居心叵测的人,把专业团队的二维码换成了自己的二维码,“导致做心理援助也要打假”。对这种奇怪的情况,卢美妏表示不理解,因为做志愿服务是无利可图的,她不知道这些鱼龙混珠者们的意图是什么。
专注心理咨询的互联网平台壹心理向虎嗅表示,在紧张的疫情和大量心理救援需求面前,能提供专业帮助的机构越多越好,这时候不会考虑对立或竞争关系。目前,简单心理、Knowyourself 等平台都做出了专业的反应,提供公益性质的免费心理资源。壹心理整理汇总了这些平台和官方援助热线,发布在自己公众号上。
壹心理也提到,市面上有些不专业的组织蹭疫情的热度卖课,这种行为让行业里的人感到不齿。
北师大认为,目前来说,心理咨询或者说心理帮助的专业人员数量不足以支撑非常大规模的热线开通,这是行业的一个现状,是专业人员不足可能会带来的一个困难。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医护人员或是普通群众应该如何分辨靠谱的心理机构呢?以下是用心抗疫提出的几点建议:
行业规则制定者一般是值得信赖的,比如说国家系统下的心理学协会、隶属知名高校的心理学院。查看督导与咨询师资质:是否具备完备的学历背景,或是否是医院记录在册的精神科医生。警惕虚假信息:“心理医生”这种描述在国内是不专业的,基本可以判定为不专业的机构。50个小时以上督导下的危机干预就已经非常难得,如果有人吹嘘自己有1000小时的危机干预经验,值得警惕。相信自己的直观感受: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会让你感到被理解和被接纳,如果接触过程让你感到不适,甚至感到被攻击和被伤害,请马上停止咨询,转向专业的咨询师。
资源充足,渠道不畅
人手不够、长时间工作导致的体力透支;担心自己感染、害怕传染给家人的恐慌;无法陪伴家人的煎熬;总觉得自己做的不够、还不够的无力与自责......这些情绪像一座座大山,死死地压在医护人员们的肩上。
有人觉得自己无能;有人说他没法让自己停下休息;有人说他快撑不住了......医护人员的心理援助需求是明显的。
然而,虎嗅采访到的多家心理机构、高校均表示,心理热线的人员配备充足,但来电的数量并没有想象中多。尽管许多都是专门针对医护人员开通的热线,来电当中,一线医护人员的比例并不高。
以北师大为例,截至2月4日,北师大的热线一共服务了1500余人次,网络辅导式服务了400余人次,在服务的人群中,医护人员的比例不到10%。
来电数量少,可能是渠道还未打通的缘故。
壹心理表示,他们已经召集到120个具备危机干预背景的专业咨询师,在正常排班的情况下,热线每天可以接待600-700位咨客,但现在每天只有300位左右咨客来电求助。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心理援助电话自1月31日以来,4天内咨询1000余人次。团队采用电话热线、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三位一体”的网络化多元服务模式,配有400位具备胜任力的咨询师以及百人的督导师团队,人员储备非常充足,热线电话和网络支持平台每天可为1000人左右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他们都期望通过媒体宣传热线电话,帮助更多的需要心理支持的人。
卢美妏建议,心理机构可以跟医院领导或是护士长等能够宏观掌握同事状况的联络人对接,让他们知道有这个资源,在观察到同事心理状况异常时,可以起到规劝他们接受心理咨询,提供咨询渠道的作用。
很多咨询师猜测,一线医护人员的来电比例不高,是因为他们现在正处在最危急最紧张的工作当中,即使换班,可能更紧迫的是及时休息,暂时没有大片的私人时间用来寻求沟通;而戴着口罩、在人群密集的医院,打电话不方便,且隐私也得不到保障。
北师大防疫宣传团队建议,暂时没有时间、条件打热线电话的医护人员可以尝试自我调节,为自己设立一些边界,留一点点的空间,有时候可能只是让自己放松休息五分钟,或者挤出时间让自己花时间去吃一顿饭。短短五分钟或者一顿饭的时间,就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卢美妏建议医护人员采取腹式深呼吸法,吸气六秒,呼气六秒,重复三次,可降低焦虑与压力带来的身心症状。
也有咨询师认为,现阶段心理咨询无法切实解决医护人员的心理问题,因为这些问题的根源是现实问题,物资不跟上,治愈率不提高,情绪是不会过去的。因此,提供倾听与陪伴才是现在最可行的方式。
在用心抗疫的医护群里,工作人员也采取了按需应对的方式:有人愿意多聊两句,工作人员就会发出相应的回应,如果大家都很累,不说话,那工作人员就会发出一些促使放松的信息,告诉大家今日值班咨询师是谁,提醒他们随时都有人陪伴,做一个心理兜底的工作。
为了能更好地服务医护人员的需求,用心抗疫还开通了以文字沟通的树洞入口,提供更短时更方便的心理援助。树洞开通后,寻求帮助的人数明显上升。
资源整合,长期规划
当下心理援助的现状是,大批咨询师热情饱满,一拥而上,几十条热线各自宣传。就像民间支援的物资很难打通物流、对接到医院一样,缺乏宏观调控与规划的情况下,一些力量与资源可能会被浪费甚至耗竭,后期再需要发挥作用时,可能会后劲不足。
壹心理平台上的资深咨询师严勇江参与过汶川地震的灾后救援,得出了一些经验。
和现在的情况类似,在汶川地震后的灾后救援当中,突发的灾难激发了巨大的关注和善意,于是大量的心理学工作者迅速进入灾区进行干预。但这样的干预很大程度上基于个人的激情,各自为战,没有一个有效的组织和整体的规划。
于是整个地震后危机干预工作在很长时间内显得混乱,也产生了一些不专业、不利的结果,甚至出现了“防火防盗防心理学”的标语。
因此,灾后的心理救援从一开始就要在有组织的运作当中系统的进行,参与危机干预的工作者也能够尽量的做到各司其职,搭配得当。
首先,安排好热线、咨询工作是心理援助的根基。在这个阶段,咨询师提供更多是一种共情、接纳与支持,而不是干预。
当一位医护人员已经支撑不住却又不愿休息的时候,咨询师会详细询问对方的讨论工作量,让他意识到自己已经尽到全力,任何一个普通人在这样的情况下都需要立马休息,并且合理化对方的情绪,“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你太累了,你产生的情绪是正常的”。
医护人员有一个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才能以更高的效能、更合理的方式去守护更多的病人。
用心抗疫工作人员告诉虎嗅,她很喜欢给医护人员举在飞机上戴安全面罩的例子:在所有安全须知里都是这样规定的,紧急情况下,大人必须先自己戴好氧气面罩,再去帮孩子戴。帮助别人之前,要先照顾好自己。
危机面前,心理健康就是氧气面罩,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是战斗中至关重要的一道防线。
其次,卢美妏建议,行业应该整合资源。比如说,除心理热线之外,具备成熟架构和相关能力的组织可以做心理健康教育的短视频、文章等科普推广,可以规划后期的团体疗愈,而不同流派的心理专家们也可以发挥相应的作用。
卢美妏还提到,应激状态下医护人员人可能会比较亢奋、撑得住,疫情稳定甚至结束后,PTSD等创伤应激反应才会大规模出现,那时候才是需要大量咨询师的时候,希望现在的繁荣景象不是行业的一时热情,要做长期规划。
出于这样的考虑,华中师范大学的热线电话及网络咨询会根据疫情防控需要确定开通天数。而原定于2月8号结束的壹心理热线,也延长到了2月底,并且计划在整个疫情结束之后再组织一轮公益活动,可能会直接和医院、社区合作,组织一些公益性质的讲座与咨询。
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就是对前线最大的帮助
除了医护人员之外,恐慌和无助的情绪也在大众当中蔓延。还有一种突出的情绪,是总想干点什么,想要帮助前线,但囿于能力和距离的限制,往往很难实现,因此产生了极大的焦虑与不安。
用心抗疫告诉虎嗅,只要大家积极构建心理健康意识,每个人都能帮到前线。
恐慌是正常的,焦虑也是正常的,当大家意识到这些情绪的合理化,保持好良好的精神状态,齐心协力,各司其职,社会才能正常运转,为一线工作提供最大程度的帮助。
基于守护守护一线工作者的目的,高校和心理机构可以从各个角度去推进全社会的心理健康共识,间接缓解一线的压力源。
比如说,积极接听医护人员家属的来电,安抚他们的情绪,从而间接为医护人员提供更平和、更积极的心理环境。同时,在公众号、短视频平台推进情绪疏导,宣传心理健康意识,越早让群众认识到恐慌等应激反应是正常的,越能避免后期大规模爆发创伤后应激障碍。
心理学科普平台 Knowyourself 推出了针对疫情设计的心理测量表,从抑郁、强迫、恐慌、疑病和愤怒五个维度评估心理状态,并给出相应的实操性建议。
笔者在测试中被判定为心理健康存在一定风险,其中抑郁、强迫、恐慌维度均处于中强度。测量报告给出了详尽的解释,强调这些情绪的产生都是正常的,也给出了具体应对方法。
以抑郁和恐慌为例:为应对抑郁,可以适量减少负面信息的输入,用其他事重拾现实生活的意义,回忆之前遇到危机时自己是如何应对的;应对过度恐惧,甚至出现头晕、心慌、出汗等现象,应当明白过度恐慌并不能带来帮助,在做好基础防护的前提下,可以试着通过做菜、打扫卫生能方式,感受日常生活带来的充实与平凡。
多位资深心理咨询师建议,大家应该保持正常作息,按时休息和吃饭;为避免过大的情绪波动,保证睡眠质量,睡前一小时不要频繁查看疫情相关信息;可以适当观看可爱的猫猫狗狗视频以缓解压力;可以发展创造性的爱好,例如绘画来分散注意力。
如果你已经感到心理不适,可以借助不同平台的力量,通过心理测量表认识自己的心理状态,并且积极寻求帮助。通过阅读公众号发布的科普文章,学习心理健康科普讲座,参与创伤应激陪伴团,打心理援助热线电话等方式,缓解紧张情绪。
作为普通群众,维持良好的健康心理状态,就是对一线防疫工作的最大支持。
以下是文中提到的高校、平台联系方式,大家还可以通过查询国务院小程序、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网站来查询本地的心理援助热线电话。
用心抗疫24小时热线:010-81400101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4001-888-976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027-59427263
壹心理公众号可获取疫区公益心理援助专线
Knowyourself 公众号可获取免费心理援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