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潇洒、随性和自由的一生 记《中国哲学史》有感

庄子—潇洒、随性和自由的一生 记《中国哲学史》有感_第1张图片

庄子的哲学思想与老子不同,世人通常所说的老庄之学,其实理解有误,两者的哲学观念有很大的区别,但也有相通之处。即两者的宇宙观,关于道、德是一样的。道即天地万物生成的总原理,有物即有道,道是无所不在的。“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用语言描述出来的就不是道了,所以老子《道德经》中,开篇第一句话就说“道可道,非常道”。道是无始无终永远存在,万物皆以此生生不息。“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德即是各物个体形成的原理。道是万物共有的,德是个体所自有的。

庄子同时认为万事万物无时不刻不在变化,“物之所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除了道,其他的没有永恒存在和恒常的。上一刻是这个样子,下一刻就变成了另外一个样子。

庄子的自由观呢?庄子在社会政治哲学中,主张绝对的自由,只有人有了绝对的自由,才能顺其自然之性获得幸福之道。物与人,除了绝对的自有以外,还要有绝对的平等,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自由平等,更是人与物之间的平等,天下之物,皆无不好,天下的意见,皆无不对。这种思想充满了思辨主义,物的好与坏,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评判标准,会有不同的结果,但是谁来定标准,又要规定哪个角度来看才是正确的,所以皆无不好。同样的道理,不同的人对一件事的意见是不同的,依据谁来评判,所以意见皆无不对。孰是孰非,同样没有绝对的定论。

凡物皆无不好,凡意见皆无不对,所以按此说法,可以推及一切的存在形式,皆无不好。活着,或者死亡,也皆无不好。死亡,其实就是从一种存在形式转为另一种存在的形式罢了。我们现在活着的存在形式是快乐的,但是死亡以后存在的新形式也应该是可喜的。道是一直存在的,但是作为世间存在的人与物皆有存在和消失的形式,人死只是换了一种存在形式,不是结束,是另外的一种开始。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才能齐生死。然后,得到,是时也;失去,就顺其自然。安时而处顺,则哀乐不能入,用理化情,这就是庄子说的悬解,解除了生死的束缚,在困境中得到解脱。有知识的人,懂得宇宙的真相,知晓事物发生的必然性,遇到事情不动感情,不为所束缚,从而得到自由。所以庄子的妻子死后,没有悲伤,鼓盆而歌,即以理化情,此理即是宇宙之真相,看到事物的本质。

我们不仅可以看透生死之事,我们也可以认为本来就没有生死的概念,万物归一。“夫天下者,万物之所一也。得其所一而同焉,则四肢百体将为尘垢,而死生终始将为昼夜,而莫之能滑,而况得丧福祸之所介乎”。吾人之个体倘若能与宇宙合而为一,那么宇宙无终始,我们也没有终始;宇宙永存,我们也将永存。万物归一,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何为幸福呢?凡物皆有道,也有自身形成的道理,所以凡物各有不同的自然之性,如果能顺其自然之性,那么幸福就会到来,不用向外求。鲲鹏可以水击三千里,啁鸠不过只能贴地而飞,但是两者没有绝对的区别,对两者来说,皆是幸福的。国君与平民,只要能满足愿望,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会幸福。笛卡尔说,在人间的一切物中,聪明之分配,最为平均;因为对于各物最难满足的人,皆有自以其自己之聪明为甚丰而不求最多。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学习庄子的哲学思想,顺其自然之性,知生死,我们也可以潇洒的活在世上。


庄子—潇洒、随性和自由的一生 记《中国哲学史》有感_第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庄子—潇洒、随性和自由的一生 记《中国哲学史》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