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很多人都没睡好。
眼科医生李文亮,走了。他是第一个,说出疫情的人。
天使、英雄、逆行者…
医生拥有的这些赞美,从未像如今这般沉重。
而抛去这些高光,医生也是普通人,也和我们一样有血有肉,有悲有喜。
就像李文亮医生一样,喜欢吃炸鸡,等着看《庆余年2》,也会转发抽奖微博……
几乎没怎么犹豫,我在昨天12点,决定写下这篇文章。
据统计,中国有超1000万的医疗工作者!
他们到底在经历着什么?
高光之外的医生们
想先给你们讲一部纪录片。或许它能最好代表我的心声。
就在这次疫情蔓延时,正巧有一部名为《中国医生》的纪录片开播,主角就是国内的医生们…
以“中国”之名…
前有中国药神,中国机长,中国女排!
但和这些英雄史诗相比,《中国医生》却低调而写实的,为观众呈现了医生私人情感的那面…
毕竟他们不是神。
只是有勇气从死神那里抢命的,普通人 ——
1. “家属说,要把我撕成碎片”
河南省人民医院脑卒中中心的朱良付,深夜才回到家里吃上热饭,可刚放下碗筷,又被电话拉回医院…
在家待了还不到一小时。
因为脑卒中发病突然,致死率高…
要将患者救回来,必须争分夺秒,没有所谓早晚班,病患的呼叫就是他们的生物钟。
“24小时,全天候,刀出鞘,弓上弦”
这是朱大夫的标准…
即便再快速的救治,也有无力的时候,而这时候患者家属却用“把你撕成碎片”来宣泄情绪。
甚至明知道你已经用尽全力,也照样投诉你!
医生又能怎么办呢?
2.“人生本来就是一场修行,何况医生”
南京鼓楼医院烧伤科,有位偶像大夫 —— 徐晔
镜头里的他帅的像是偶像剧男主角,但在面对患者时的那份认真,才是他值得欣赏的地方…
年轻大夫,总是有股冲劲儿。
发现患者因为没钱要中断治疗,他主动为其申请医院的爱心基金,基金一次只能2万,他就多申请几次。
帮患者筹到钱,能继续治疗时…
他才松口气的笑了。
这份热血,比颜值更值得崇拜!
但比病情更棘手的,是现实…
当病人最终还是因为无力承担医疗费而放弃治疗时,他的眼神里那种无力让人心疼。
相比疾病,这样的打击,更让他难过。
所以你看的眼…
明明朝气蓬勃,却又总有抹擦不去的云翳。
3. “回家后是二人世界,然而…”
大夫魏嘉5岁上小学,16岁便考进南京大学医学院,25岁博士毕业进入南京鼓楼医院肿瘤科…
今年35岁的她,是全院最年轻的副主任医师!
天生学霸的她除了日常工作之外,她还得担负起科研和教学工作,一面为患者治疗…
另一面,回到家中“修炼”
她和同为医生的丈夫,每晚的二人世界是学术钻研!
“成功的道路上没有捷径”
这是职业,也是理想。
只有不停精进,才能在更好的帮助患者摆脱病痛。
总有人说医生是高薪职业,附带白衣天使的美誉…
但医生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有难处,有委屈,既要承担职业重任,同样还要支撑家庭生活。
挨骂挨打,日夜颠倒,劳心劳力。
哪一项都可以要命!
不过从影片中可以看出,他们从没有绝望。
反而牢牢的坚守信念。
也正是这份信念引领他们、支撑他们,从日常工作到疫情前线…
脱下白大褂,他们也有血泪
“穿上白大褂,就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在疫情前线的采访中,医护人员面对镜头如是说…
不给自己加戏,也不轻易抱怨。
以医生的职业,为自己的追求和理想做注脚,简单的话语和坦然的微笑却引来了无数泪水。
因为作为旁观者的我们都知道,这角色不好“演”…
武汉金银潭医院的院长张定宇从疫情开始到如今依旧坚持一线工作,他是院长,义不容辞。
鲜为人知的是他患有“渐冻症”,患上如此绝症的他,连家人都没有告诉,而是继续埋头工作。
他想在能动的时候,多做些事情。
不过千万不要就这样认为,他们天生勇敢…
他们也累,也怕,也有眼泪。
面对记者采访,金银潭医院的大夫夏家安说到那些不顾自身抢救病患的同事,说着说着就哭了…
眼里憋住的泪水,让人鼻头一酸。
他们也有朋友,他们也有家人啊…
在河南医疗队奔赴武汉时,有一位丈夫哭着对出征的妻子喊出“我爱你”的画面触动了无数人。
夫妻俩都是医生,而丈夫在事后表示自己丢人了。
然而字字真情,一点都不丢人!
也只有对家人有爱,对病人才会更有爱吧…
前线的军医女护士对家人隐瞒到武汉支援,面对采访她不让记者报出名字,怕爸妈看担心。
在家是女儿,在医院是护士…
结束5个小时的夜班后,她心里也想着爸爸妈妈。
随着救援队开始全力奋战,网友们也看到了那些护士姐姐们被口罩磨破的脸颊,被消毒液腐蚀的双手…
护士长郭玮看到自己被挤变形的脸,突然伤感。
而和她奋战在一线的所有医护工作者,都在这场不见刀枪的战斗里伤痕累累,面目全非…
你说女人怎么会不爱美呢?
只是在此刻,她们心里有比美丽更重要的东西。
还记得17年前的非典战役么?
2003年时70岁的老母亲坐着轮椅送儿子王卫国去非典前线支援,而17年后王卫国又送女儿去武汉支援。
两代医护工作者,诠释了医者精神的传承…
但就像网友们的形容那样 ——
他们不过是一群孩子
换上了白衣,便学前辈那样治病救人
把医生的职业抹去,他们也是家中的儿女,甚至还是父母的心肝,总有人比我们更心疼他们…
笑容、泪水、想念、伤痕…
这些真实瞬间,展示了医护人员的另一面。
除了是医生是护士,他们背后还有无数个家庭期盼,还有无数段人生等着他们去渡过。
因此我一点都不希望他们成为英雄。
只希望战斗结束…
他们能平安回家,长长的舒口气,享受团圆。
这世界需要英雄,更需要理想
都说英雄无泪。
但这些被视为英雄医护工作者,都落泪了…
他们和我们一样平凡而有爱。
无论是纪录片《中国医生》中的基层医生,还是这场疫情战斗前线的医护工作者们,都在光环之外流露出了人性原本的样子,那才是最可爱可亲的人!
就像被患者家属投诉的朱大夫…
他总是问自己 ——
“如果这个病人是你的直系家属,你做不做(手术)”
得出的答案,就是他做医生的良知,守住这份良知,他的从医生涯就能得到患者尊重。
因此就算面对患者恶语相向,他还是冷静下来,牢记自己的职业信条,继续治疗患者的病痛。
医生做到这份儿上…
你能不佩服他,能不感谢他么?
虽然没有朱大夫的久经历练,但年轻的徐晔毕业后也从没有忘记母校写入匾额的教诲…
“救人救国救世,医病医人医心”
医生这个职业,一直都是热搜常客。
从医闹到疫情,他们从血泊里走出来,又再次投进不看见血的战场,他们却从没犹豫停下。
高危的病毒传播,紧缺的医疗物资…
都没吓退他们!
不是因为他们爱慕英雄的赞歌,只不过在他们心中,身为医生,要对得起自己选择的理想信念罢了。
人活得有信念…
那才是值得吹一辈子的骄傲!
在编辑这篇文章时,还听到了朝阳医院眼科大夫陶勇朗读的诗歌,这首诗是他在苏醒后口述记录的…
他以这些年遇到的那些眼疾患者的视角,表达了他身为眼科医生,为患者的光明而战的动力。
在诗中他这样说道 ——
我会努力
让父母不会因为我是盲人而终日生活在阴霾之下
我把光明捧在手中
照亮每一个人的脸庞
2020年1月,陶勇被患者家属持刀伤害,双手和头部多处被砍伤,左手的前臂肌腱断裂。
新闻里,他是“医闹”的受害者…
现实里他是位出色的眼科大夫,还是个帅气又爽朗青年才俊,今天透过这首诗我也感受到,他还是个心里装满了美好希望的人,甚至字字都带着微笑。
而就在听到他念这首诗的同时,另一位眼科医生李文亮,去世了。
有时候我也会想,做医生,好辛苦好委屈啊。甚至有时候我宁愿,这个世界没有英雄,大家就都做平凡快乐的普通人。
但总有危急的关头,也总有人在必要的时刻,撑起了英雄的那面旗帜。
有信念是美好的,有理想是强大的…
医者当如此!
你我也亦然…
视觉:鲜和奶油
图片来源于网络及《中国医生》#也谨以此文,献给另一位眼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