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巴蜀山水显风情》之得失分析

群文《巴蜀山水显风情》之得失分析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本次的群文研究活动已结束,但课前、课中、课后的每一个细节——和文本的互动;和孩子的交流;名师、指导老师、工作室成员、同事们的意见;一遍一遍仍然在头脑中不停地闪回,夜不能寐,催促我这下这反思的文字方得安心。

首先说“得”。

得之一:选材

在磨课的时候,同事们都说文本过深,孩子的能力跟不上,不是建议弃之,就是建议删除部分。但我是既舍不得弃,更舍不得删。然而课后,选材却成为了评课老师一致认为的亮点。他们认为立足于孩子们脚下的土地、身边的风景,加强他们对家乡的认识,培养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很符合教材的人文主题目标。而我自己也的确是在平日的教学中发现孩子们对自己的家乡知之甚少,才萌生了这样选材的想法,加之如今的国际事件大背景,对孩子们实施爱国教育很有必要,因此就从切切实实的能感知的爱家、爱家乡做起了。

得之二:图文结合

图文结合的教学方式在高段的教学中运用的人很少,而我在本次活动中两次使用了这一策略。第一次是在理解古诗的时候,先让孩子们勾画出诗歌中直接描写山水的诗句,然后带着他们找出诗句中的典型景物,再启发他们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把画面描绘出来。这一次的图是虚的,是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在大脑中生成的,每一个孩子的都不一样,但又都有诗句中的典型景物,孩子们需要发挥想象和联想再转化成语言文字,再恰当的表现出来。这种方式不是生硬的翻译,重在启发孩子想象,鼓励孩子表达,不是古今译文的生搬硬套,它更容易激发孩子们的兴趣。第二次是在理解散文《树丛中的织锦——诺日朗瀑布》的时候,我选取了三张图片。第一张是俯视秋日的诺日朗瀑布,以它丰富的色彩,引导孩子理解课题,理解课题中“织锦”这个他们没有体验的词汇。第二张、第三张是从电视剧《西游记》截取的诺日朗瀑布还没有流到断层的样子和诺日朗瀑布下跌的时候从远处看到的整体印象。然后请孩子们去散文中找出相关的能对上号的语句。带出夜幕下的诺日朗瀑布、彩虹幻出时的诺日朗瀑布。让学生体会从多个角度描写一种景物的写作方式。从上课后的效果和听课老师的评价来看,这种策略是有效的,是一种生动的、容易让孩子们感知理解的方式。

得之三:组文方式和读写结合

本次的群文的组文方式和读写结合的设计得到了好评。组文是三首古诗+一篇散文,有老师认为这种组合方式很新颖。在我看来,已经有很多同行运用过了,不足为奇。但我在设计中想加入练笔的话,是必然要加入一篇散文的,如果仅仅是古诗群文,要通过课堂生成写的经验,很难借鉴。而有了一篇散文的启发,孩子们的思路一下子就开阔了。

再次说“失”。

失之一:群文不是单篇的叠加。

群文最开始是1+X的模式,体现了由扶到放,以生为本的理念。而如今随着群文研究的深入,不再有“1”,而是直接给孩子们群文去在阅读中学习阅读。这一下子有点懵了。老师点评说几篇文章课堂都是一问一答,平均用力。但是,不平均用力是否又回到1+X或者2+X或者X+1……的模式了呢?这真的很困惑,也很难把握。

失之二:没有很好地比对整合。

这一点自我感触还是很深的。其实,之所以给听课老师有一种单篇叠加的感觉没有很好的整合群文也是原因之一。事后反思,自己认为根源还是没有贯彻“一课一得”的群文理念。本次课重点不突出,我既想抓“抓住典型事物写山和从不同角度写水。”又想抓“对山水充满热爱和赞美之情以外还寄托了诗人自己独有的情感!”内容多、目标多、力就被分散了,达不到很好的整合效果。

失之三:课堂的写不是由课堂生成,可能是以往的积累。

其实,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还是因为目标定位不清,没有贯彻“一课一得”,导致没有很好的整合,造成写作目标不明确,孩子自然不能由课堂生成自己的写作。所以,抓得越多反而得的越少。

还有一些问题,比如:让孩子用语言描述诗句的画面要多请两个孩子,这样才能体会画面的意境;“不唾”不能简单的解释为“不吐口水”,会破坏诗意。这些都是要改进的细节。经过反思,本次活动最大的调整是目标定位要突出重点。可以把“抓典型景物和从不同角度写景物”的写作方法作为一次活动(组文形式应该改成2+2,即两篇写山的和两篇写水的,也可以把写山的做成一次活动,把写水的做成一次活动。);把“借景抒情”作为另外一次活动。这样调整后,相信就能解决以上几“失”!如果群文教学是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走向有思考的阅读!那么,一次次的研讨就是在不断的实践和反思中教学,走向有灵魂的教学。

你可能感兴趣的:(群文《巴蜀山水显风情》之得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