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斥孩子前,我们先看看孩子做对了什么

上周末子玲带着儿子去参加活动,当天来了14组家庭,大家一开始都很规矩的围着老师坐在一起,看老师进行魔术表演和小游戏。

活动进行到五六分钟时,有个小男孩把自己怀里的气球往场地中间丢,遇到精彩的地方不是跳起来叫就是跺脚做假摔动作。老师制止了很多次,孩子就是不停,别的家长有意见希望他能安静不要干扰大家,他就对着这位家长吼叫。

别的小朋友受到影响后也开始学着他跺脚、抢答。这个时候我儿子突然很大声的说“我要打败你。”“我不让你参加我们的活动了。”

我抱了抱儿子跟他说“这个小朋友的坏行为老师会教育他的,咱们保持安静来看老师的游戏吧。”可惜老师的制止并没有让孩子能够收敛,儿子这时突然很生气的去推坐在身旁的小哥哥,说“我要把你推走。”又高又壮的小哥哥镇定的看看这个小屁孩没有计较……

为什么规规矩矩的儿子会突然爆发呢?为什么他要去招惹毫不相干、身高马大的小哥哥呢?在思索答案时,我想起了心理学上一个很著名的实验“波波娃玩偶实验”

班杜拉的实验是将儿童置于两组不同的成人模特当中,一组是具有攻击性的模特,另一组是非攻击性的模特。在观察了成人的行为后,让他们进入一个没有模特的房间,观察他们是否会模仿先前所见到的行为。

实验证实,观察到暴力行为的孩子更倾向于模仿他所看到的行为。

由此班杜拉提炼出两个重要理论,一个是观察学习,一个是强化。

通过儿子表现的这些行为我很快接收到了信号,第一他在模仿、第二他在表达--“规则被打破了,我不舒服”。

所以我没有一上来就去批评儿子或者要他道歉,虽然我的脸红了,但还是冷静的问儿子“我们现在要离开这里出去一会吗?”

一直以来,儿子算是一个规则感很强的人,我们约定好的事情在大多数情况下他都能遵守,好吧,其实我也是第一次碰到这种突然状况,第一次应对需要急中生智啊,而离开他不舒服的环境也许能帮他舒适下来,也能帮我冷静下来。

儿子说“我不要出去,我想在这里。”既然他希望继续参加活动,那么我们该让孩子面对他做错事的后果了。于是我问“刚刚你推了小哥哥,现在你需要做什么呢?”儿子大声说“我不要道歉。”但紧接着马上对小哥哥小声说“对不起。”两面派的行为完美诠释了孩子也是要面子的呀

很庆幸我没有迫于自己的面子去呵斥儿子,也没有一直揪着他的不好行为不停说教,通过班杜拉的实验我们知道,我们那些自以为正确的说教也是对孩子的一种强化,只不过结果是我们想不到的负面强化而已。

当时十几个孩子所做出的不同反应,让我看到每个孩子天生的气质类型不同,如果我们能够更细致的了解孩子的气质类型,也许在面对孩子一些行为时能更智慧的应对。

明天,子玲来跟大家分享分享关于孩子天生的气质类型吧。

呵斥孩子前,我们先看看孩子做对了什么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呵斥孩子前,我们先看看孩子做对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