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眼里的我,我眼里的你

你眼里的自己是什么样子?美?丑?相貌平平,就是长得有点捉急?

在最亲密的朋友家人眼里,你又是一副怎样的模样?你的自信,矜持,是否被意外撤换成“太装”、“藏得深”?

2015年,一则关于自己和别人眼里“我”的视频红遍了youtube。

短短几分钟的纪录片里,一位画家被要求按照2位不同顾客对某人的五官,气质,表情等特征描述进行现场作画。

其中一位陈述者是被画者本人,TA需要尽量细节化地讲出自己的特点。比如瓜子脸、粗眉毛、单眼皮、双下巴,薄嘴唇,惯常喜欢怎样的表情?性格外向还是偏向保守?

画家不时与TA开玩笑,缓解气氛。被画者很配合,表现也显得很自然。

另一位陈述者则是不知情的被画者的朋友/熟人。TA也被要求详细地陈述朋友的外貌,神情,甚至最经典的微笑弧度。

画中主角是一个人,两幅画也出自同一人之手。不过最终的结果却很——意——外!

同一个人的画像9成以上天差地别。就好比,正面你看到了卡西莫多,没想到背面竟然出现了艾丝美拉达。

因为被画者本人的自卑而产生的卡西莫多情节,激发了观众重新审视自我的心理运动。

带给某人的最大感触却是:别人眼里的你,和你眼中的自己,很多时候,真的是两码事。

部门有人离职,为了化伤感为力量,leader 采取了史无前例的创意轰炸。不管是哪种玩法,主角洒泪发言的情节最终是必备的。

畅谈以往的种种照顾,交换以后的种种祝愿。

记性好一点,可以尽情地脑补第一次见面的鸡冻,而后的相互关照。也许,带着点滴泪光。

搭档吃饭,聊聊明星八卦,科普工作小常识,工作圈相互点个赞,抢红包时一起拼手气或落单,工作上相互照应…………每天8小时,每周超40小时“厮守”在一起,一个屋檐吃饭休息工作。论时长,比家人的亲密程度更高。

不过因为这些,称呼亲,说“了解”,感觉还是有些矫情。

尤其是被发“好人卡”或一笔带过,被送上某个不偏不倚的“形容词”(善良,勤奋,细心,体贴,能干),每每这个时候,某人始终患着不小的尴尬。

因为,周末,往日密集的电话,信息从不曾响起。

除了工作,生活,兴趣,爱好,情感,很少有交集。

朋友圈还是那些死党老油条。工作圈除了勉强的点赞帝,依然空空如也。

谢谢你,这么看得起我。对不起,可惜你从来只看到表象。

同样的,对不起,我不曾参与你的生活,正如你从不曾参与过我的生活。

所以,你眼里的我,我眼里的你,才会如何天差地别?

职场中人,冷暖自知。

有点跑题了,其实我是想灌鸡汤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眼里的我,我眼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