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香文化是去寺庙烧的香吗?”吃瓜群众提问。
“啊?”我有点懵。
普通人对用香的印象只剩下“烧香拜佛”了吗?呜呜呜...先哭会。
其实,除了宗教用香,用香的场合其实是很丰富滴。祭祀用香、生活起居用香、公共场所用香等内容成为了古代社会尤其是唐宋时期的重要组成。所谓“琴、棋、书、画、诗、酒、花、香、茶”诸项雅事可谓互相融合,它们是不是你心中“慢生活”的理想状态?
文人用香散发着自己独特的魅力!他们一方面有着较为稳定的生活收入和闲暇时光,另一方面又有着很高的文化素养,既有焚香的经济条件,又能将“香事”记录一二,像诗词歌赋、文集、香药研究书籍等等。而且,我们还能在一些实物和图像资料上看到一些焚香的资料。
个性的香具
说到香具是不是第一个想到了香炉?还记得吗?小时候看《还珠格格》里面,小燕子记的成语一言九鼎,每次说的是加九个香炉,谁让那些教她的人用鼎式炉举例呢?(小燕子:怪我咯o(╯□╰)o)
熏炉所包含的内容其实很广(取广义熏香的炉具咯,此处约等于香炉),类别也极为多样。按照熏炉的外观形态区分,如仿动物、仿植物、仿礼器、仿日用器物、几何形态等。有大有小,有放于室内净化空气、有熏衣、有随身佩戴等一应俱全。
不如挑几个颜值高,有个性的来看看!
仿若仙山—博山炉
如果你是看过汉代为背景的古装剧的宝宝,无良道具师大概是有强行“植入”的。想不起来也没关系,都说了无良......都懂的。还是一本正经的了解一些它的真面目吧!
一个高耸如山的炉盖可以说是博山炉最有辨识度的地方,上面的镂空既便于烟气散出,又常常装饰有仙禽、异兽、神仙的形象。而下面的炉柄就更为多样了,而熏炉的高低也就有所差异。
馆藏地就不多说啦。它发现于1981年,出土于陕西省兴平的茂陵东侧从葬坑。这亮闪闪的熏炉名字可真够长的。鎏金是一种古代的器表装饰工艺,它是将金和水银合成金汞齐,涂在铜器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金就附着在器面,鎏银原理同理可得。有颜值破解了,这有故事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呢,这件熏炉上是有文字的。
学者们研究的结果是: 炉盖口外侧刻铭文一周三十五字:“内者未央尚卧金黄涂竹节熏炉一具并重十斤十二两四年内宫造五年十月输第初三”。底座圈足外侧刻铭文三十二字:“内者未央尚卧金黄涂竹节 熏炉一具并重十一斤四年寺工造五年十月输第初四”。这果然是考验古文字和古汉语的时刻。
这个故事围绕着熏炉的使用者和归属机构而展开。
从铭文可以得知,它原本是在未央宫中的一件熏炉。而出现在汉武帝茂陵的陪葬坑中,很可能是赏赐给某人的原因。学者们根据同一个地点一同出土的其他器物进行分析,尤其从那些带有“阳信家”三个字的器物来分析,这件熏炉很可能是和阳信家有关的,这里的“阳信家”根据人物生活年代进行排查,最可能的就是汉武帝的姐姐—阳信公主(如果说平阳公主,反应过来了吗?)。
焚香之时,香烟从炉盖上的镂空散出,渺渺轻烟如在山间萦绕。和道家追求的“仙山”还有几分契合。
博山炉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从西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甚为流行,从战国、西汉的铜博山炉还衍生出了魏晋时瓷质的博山炉。博山炉在上流社会中的流行也使得焚香的习俗迅速发展。因此有学者说两汉时期,是用香文化的初成阶段。
高科技—熏球
此类熏球,还有在文献中以“香囊”称呼的。第一次在博物馆看见实物的时候,就被讲解员所说的精妙听得是一愣一愣的。
这件银香囊是在著名的金银器窖藏“何家村窖藏”出土的,香囊外观为球形,镂空的纹饰是葡萄花鸟,而它的精妙正是它在佩戴时即使摇晃也不会散出香料。听说这是陀螺仪的原理?可以看到中间有一个扣可以将球打开形成两个半球,下面的半球内装着两层银质的双轴相连的同心圆机环。
其实接下来我就开始晕了:“外层机环与球壁相连,内层机环分别与外层机环和金盂相连,内层机环内安放半圆形金香盂,外壁、机环、金盂之间,用银质铆钉铆接,可以自由转动。”
我查找了陀螺仪的结构原理图,仿佛明白了那么一丢丢。古人你那么聪明让我觉得我退化的好严重怎么办。你们get了吗?
衣襟带香—熏笼
熏笼严格来说是熏炉的附属品,独特的功能让人忍不住把它拉出来“溜溜”。
熏笼是一种罩在熏炉外面的笼子,有大有小,也有不同用途,可以熏衣被等生活用品,好像还可以抱着取暖?
这件明代的卷轴画作藏于上海博物馆,是陈洪绶所作。
画中上部一位女性扶着被子斜倚在用细竹篾条编制成的熏笼上,笼下香炉既可以散发出怡人的香气,有能给予一点温暖。右上方有一只鹦鹉在架子上,旁边有一个“木根矮几”,几(这里可以理解为小桌子)上铜瓶中插着一支盛开的花朵,前面有一个小孩用一柄团扇去扑一只大黑蝴蝶,孩子的旁边有侍女侍奉。
这幅画作直观的展示了曾经长时间使用的熏笼形象,让这个不可捉摸的香具渐渐清晰起来。
一篇小文果然是说不了几个个性的香具,所以可能下次还会来一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