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所未闻的“抱抱团”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不知何时世界上竟然冒出来一个“抱抱团”,英文为“Free  Hugs”。据说,其首倡者乃澳大利亚男子曼恩失意中的偶然之举。当他从伦敦返回悉尼时,却无人前来接机,为此,怅然凝噎的他颇有感慨:“我只是家乡的一个旅人。我希望也有哪怕一个人在机场等我,高兴地看到我,对着我快乐地微笑,并且拥抱我!”接下来,形单影只的他随便找来了一块破纸片,写下了“Free  Hugs”,英语意为“自由拥抱”,从此以后,中邪似的他便随时随地高举着牌子四处游走到处“乞爱”。这一看似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举动竟然感染了周围的人们,慢慢地就演变成了一种流行肢体语言而风靡全球。

闻所未闻的“抱抱团”_第1张图片

作为“社会人”的人,心灵的皈依和情感的寄托是最为重要的生存需求之一。然而,在一切向钱看的大背景下,亲情淡化,邻里陌生,同事疏远,人际关系变得犹如井水与河水的关系,冷漠,孤独,正日渐成为“社会瘟疫”,焦虑症和抑郁症已成“时代病症”。

闻所未闻的“抱抱团”_第2张图片

本土行动与世界情怀的热烈拥抱,迎来了2006年末国内首个抱抱团的成立,首倡地乃湖南省长沙市。他们不仅开办了自己的网站,而且还谱写了一首真挚而又深情的“抱团歌”:“轻轻伸出你的双手,别怕陌生的温暖,接受我的拥抱,跨越心灵的鸿沟,每个人是一叶小舟,孤单的漂流,当我们真挚的交流,快乐就相伴左右,我们抱抱团相互温暖,手牵手春天不再遥远。”

异乎寻常、热情奔放的 “抱抱团”,初衷在于驱散社会冷漠,传递“感受真挚、拒绝陌生、自由拥抱、相互温暖”的人间真情。据称,迄今为止,现在全国已有20多过省、市、自治区响应。但是,作为一种草根组织所催生的新生事物,其发展过程依然步履维艰。

任何一种新生事物,不在成长中骤然崛起,就必然在流行中悄然式微。这就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闻所未闻的“抱抱团”_第3张图片

从猿到人,从爬行到直行,人类社会经过了漫长而又艰难的进化过程。在人类社会的人际交往中,礼仪同样也出现和经历了注目、问候、作揖、握手、拥抱和亲吻等礼仪方式和风俗习惯。

闻所未闻的“抱抱团”_第4张图片

如果说,抱抱团在比较流行拥抱和亲吻礼节的西方社会还能为人接受的话,那么,在“男女授受不亲”儒家礼教影响至深的中国,见人就抱无疑会让人觉得是一种差强人意的尴尬行为。

闻所未闻的“抱抱团”_第5张图片

“在一个过于复杂和紧张的世界中,我们似乎正在寻找重新与真正重要的东西建立联系的方法。家庭、朋友和大自然的美丽最让人快乐。似乎带给我们最大快乐的,正是生活中不花我们一分钱的最简易的事物。”其实,对于亲人和朋友亲密无间的拥抱动作,自然而亲切,顺理亦成章。在现代社会社交礼仪场合“冰冰有礼”的拥抱动作,本也无可厚非。微笑、问候与握手,这才是符合中国国情的落落大方的人际交往方式。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虽然说中国人日见开放,但真正偶遇到抱抱团怪异和突兀的拥抱,尤其是男性主动去熊抱女性,估计绝大多数素不相识的人还是会被雷倒、会尖叫。——轻则说你是神经病,或者认为你是一个酒疯子,重则说你耍流氓,甚至还有可能告你性骚扰。你若不相信,就去试一试。拥抱,动作虽简单,后果很严重。

真情拥抱的确能够给人以温暖,但大多数受访者却表示:“我需要关怀,但我不需你的拥抱!”这大概就是抱抱团历时五载“顺理而举易为力,背时而动难为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闻所未闻的“抱抱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