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用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犯错

040|用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犯错

刘润

2016年11月17日

概念:最小可用品

最小可用品,是《精益创业》里提出的一个,通过做能满足最基本功能的产品,不断接受用户反馈,快速迭代,直到做出真正符合需求的好产品的方法论。

案例

小米公司2010年成立后,推出了一款基于安卓深度定制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叫MIUI。因为MIUI很符合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推出后,在发烧友群体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也因此,小米在推出手机产品的时候,使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策略:操作系统每周更新。周五,小米公司通过互联网推送更新。然后,狂热的发烧友们率先使用,并积极地和小米互动,提出很多修改意见。小米收到后,快速修改,第二个周五,再推送一个新版本,如此往复,几乎从不间断。今天的MIUI,不是小米工程师设计出来的,而是和用户共创,自然生长出来的。

运用:“最小可用品”的逻辑

场景1:甚至可以不是一个产品

硅谷有一家做文件分享的云存储公司,叫做Dropbox。它的创始人有这个想法后,并没有立即组织团队把产品开发出来,然后到处宣传。创业非常大的一个忌讳,就是爱上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爱上用户的需求。所以,他找人拍了一段3分钟的视频,他亲自做旁白,演示这个想法。这段视频,引来了几十万人的关注,大量的都还不能叫用户的关注者,给他提意见,让他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产品公测版的排队名单,从5000人,一夜之间涨到了75000人。这段视频,就是“最小可用品”,用最经济的方式,最快速度的犯错,并且纠正。

场景2:也可以尝试小范围的试用

美国有一家叫做“桌上美食”的美食定制公司。他们打算通过系统,计算出最匹配每个家庭的食谱,然后,通过这些食谱,卖打折食材。你一眼就能看明白,这个商业模式最核心的地方在于,系统算出来的食谱,靠谱吗?

在最开始的时候,公司好不容易找到一位早期使用者,CEO每周都亲自登门拜访,人肉分析其喜好,给他配食谱,然后听取反馈。这么看似乎很低效,但是却对这个“系统”的算法,起到很大帮助。随着顾客越来越多,团队无法人肉服务时,规模化、标准化才提上日程,最终打造出了一款影响力巨大的服务产品。

明知会犯错,在少部分人那里,用最低的成本不断摔倒,再从用户的真实反馈里爬起来,才有机会做出真正受欢迎的产品。

小结:两点要注意

第一,不要认为你真的了解你的用户。乔布斯也许可以,但大部分人不是乔布斯。既然不了解,一定要犯错,就抛出最小可用品,最快地,最低成本地犯错,然后再最快地改正。

第二,也不是所有行业都适合用“最小可用品”的逻辑。我给大亚湾核电站授课的时候,看到他们墙上贴着一张海报:一次性地把事情做对。说得好,我很难想象,大亚湾核电站用“最小可用品”的逻辑做核电站,是什么样的场景。



刘润

你觉得,你的公司适合用最小可用品的逻辑,来开发产品吗?如果适合,怎么做,如果不适合,为什么?


来和我一起过过招吧。


这个周六11.19号,晚上20:30,我会在得到做一场直播,用实验的方式验证世界上最出名的概率问题——“三门问题”,让你眼见为实“你的直觉出错了”。


如果你还有其他想和我交流的问题,也欢迎在留言区提出来,我会在直播时和你“面对面”过过招。

第8周客座教授预告

白鸦,有赞创始人兼CEO


他创立的有赞是一个商家服务公司,通过产品和服务,帮助互联网时代的生意人管店、管货、管人、管钱,让生意更好做。目前有三百多万的商家正在使用有赞的服务,这些服务包括在微信和微博开网店、线下门店的收银和会员管理、优惠和营销、库存管理等等。除了有赞,白鸦还是UCDChina的发起人,一个专注研究和深入探讨“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的组织。


你这位CEO有什么问题想问他,欢迎在留言区提出来,我们将挑选一个最有价值感的问题,请白鸦认真回答,并在本周学习结束的时候,公布这个CEO问CEO的结果。

这是《刘润·5分钟商学院》陪你成长的第40天,期待你的进步。

你可能感兴趣的:(040|用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