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极权主义的起源》
作者从19世纪中欧与东欧历史中的反犹主义入手,追索其中的极权主义因素,然后审视欧洲的殖民帝国主义。在研究极权主义运动和政府的机构、组织和运作时,她集中分析了极权主义统治的两种形式--纳粹时期的德国和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在结论一章中,她出色地分析了人类的孤立和孤独是产生极权统治的先决条件。
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1906年出身于德国汉诺威一个犹太人家庭,在马堡和弗莱堡大学读哲学、神学和古希腊语;后转至海德堡大学雅斯贝尔斯的门下,获哲学博士学位。1933年先是流亡巴黎,1941年到了美国,1951年成为美国公民。同年,《极权主义的起源》一书出版,为她奠定了作为一个政治理论家的国际声望。
流亡之前,阿伦特以一个犹太人的身份协助犹太组织工作,为此曾被纳粹政府关押过。去美国之后,她为流亡者杂志《建设》撰写评论等;做过肯舍出版社的编辑;1952年担任过"犹太文化重建委员会"的负责人。自1954年开始,阿伦特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社会研究新学院、纽约布鲁克林学院开办讲座;后担任过芝加哥大学教授、社会研究新学院教授。随着《人的状况》、《在过去与未来之间》、《论革命》等著作的出版,使她成为二十世纪政治思想史上的瞩目人物,声誉日隆。1975年12月阿伦特因心脏病突发去世。
127、《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这本书里除了文化杂文,还有给其他书写的序言与跋语。这些序言与跋语也表明了我的一些态度。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轻松的随笔。不管什么书,我都不希望它太严肃,这一本也不例外。--王小波
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
王小波的作品一直盛行不衰,作家孙郁先生说,他在北京四中读书的女儿非常喜欢读王小波的作品,她的同学们也喜欢。一个作家的作品能够让毫无相同生活经历的年轻一代喜欢,首先证明他的作品中有一些能够超越时间的东西。而这就是所谓"永恒的主题",如爱和美。王小波的小说在世界文学之林中创造出属于他的美,这美就像一束强光,刺穿了时间的阻隔,启迪了一代又一代刚刚开始识字读书的青年的心灵。
其次,这个现象也表明,王小波批评的对象有些还活得好好的。当初,王小波的作品刚面世时,听到这样的说法:他说出了我们想说的话。而到今天,这些话语、这些思想仍是我们的社会所需要的。我们从王小波的长盛不衰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中国,自由主义理念的传播还任重而道远。
王小波所虚构的艺术之美,以及他通过对现实世界的批评所传播的自由主义理念,已经在这个世界的文化和思想宝库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虽然并没有一个像诺贝尔文学奖之类的证书来印证这一点,但是,时间就是他作品价值的证书。
128、《寂寞东京塔》
《寂寞东京塔》是日本直木奖作家江国香织代表作,本读者票选年度长篇小说第1名,是刘亚仁、金喜爱主演的热播韩剧《密会》及 “岚”松本润、黑木瞳主演电影《寂寞东京铁塔》的原著小说。
十九岁的透爱上了年长的有夫之妇诗史,他们一见钟情,开始了隐秘的恋爱。
三年来,透读诗史喜欢的书,听她喜欢的音乐,每天等待她的电话,将每一次等待视作与诗史相连的幸福时间。他以为这样的日子会永远继续下去,却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渴求更多——他忘记在时间背后,爱情面前,一切终将汹涌蔓延……
“不能一起生活,但可以一起活着。我接受这样的条件。”
江国香织
日本作家。1964年生于东京。作品风格多样,获奖无数。1989年《409拉德克利夫》获法国费米娜奖,成为日本得此奖第一人。1992年获紫式部文学奖,1999年获路旁之石文学奖,2002年获山本周五郎奖,2004年获直木奖,2012年获川端康成文学奖。
主要作品有《沉落的黄昏》、《那一年,我们爱得闪闪发亮》、《好想痛痛快快哭一场》、《寂寞东京塔》、《去爱吧,间宫兄弟》等。
129、《博尔赫斯诗歌精选》
1、我的一生
这里又一次,饱含回忆的嘴唇,独特而又与你们的相似。
我就是这迟缓的强度,一个灵魂。
我总是靠近欢乐,也珍惜痛苦的爱抚。
我已渡过了海洋。
我已经认识了许多土地;我见过一个女人和两三个男人。
我爱过一个高傲的白人姑娘,她拥有西班牙的宁静。
我见过一望无际的郊野,西方永无止境的不朽在那里完成。
我品尝过众多的词语。
我深信这就是一切而我也再见不到再做不出新的事情。
我相信我日日夜夜的贫穷与富足,与上帝和所有人的相等。
2、边界
倘若万物都有结局,有节制
有最后和永逝,还有遗忘
谁能告诉我们,在这幢房子里,是谁
已经接受了我们无意中的告别?
-------------------------------------
在黎明我仿佛听见了一阵繁忙的
喃喃之声,那是远去的人群;
他们曾经热爱我,又遗忘了我;
此刻空间,时间和博尔赫斯正将我离弃。
8 赠礼之诗(给玛丽亚·艾舍尔·瓦斯奎斯)
因为饥渴(一个希腊传说讲述过)
一位国王在喷泉与花园间垂毙;
我漫无目的跋涉在这盲目的
图书馆,这座高大而幽深的监狱。
百科全书,地图册,东方
与西方,世纪,朝代,
符号,宇宙与宇宙起源的学说
由墙壁提供,但毫无用处。
在我的黑暗里,那虚浮的冥色
我用一把迟疑的手杖慢慢摸索,
我,总是在想像着天堂
是一座图书馆的类型。
某种事物,肯定不能名之以
命运这个词,安排了这一切;
另一个人在另外的迷朦之夜里
也曾领受过数不清的书籍与黑暗。
在缓慢的陈列馆里游荡
怀着神圣的无名恐惧我时常感到
我就是那另一个,那个死者,曾经
在同样的日子迈过同样的步履。
在两者之中,是谁写下了这首诗
一个复数的我还是一道孤单的阴影?
那给我命名的词又算得了什么
倘若这诅咒是共同的,是同一个?
格鲁萨克或博尔赫斯,我观看着
这亲爱的世界变形与熄灭
成为一堆苍白,模糊的灰烬
就仿佛是梦境,或者是遗忘。
3、诗艺
要察觉到清醒是另一场睡梦
梦见自己并未做梦,而死亡
使我们的肉体充满恐惧,不过是那
夜夜归来的死亡,又称为睡梦。
4 致一位不再年轻的人
你已经望得见那可悲的北京
和各得其所的一切事物;
交给达埃多的剑和灰烬,
交给贝利萨留的钱币。
为什么你要在六韵步诗朦胧的
青铜里没完没了地搜寻战争
既然大地的六只脚,喷涌的血
和敞开的坟墓就在这里?
这里深不可测的镜子等着你
它将梦见又忘却你的
余年和痛苦的反影。
那最后的已将你包围。这间屋子
是你度过迟缓又短暂的夜的地方,
这条街,你每天把它凝望。
5 写在一册《贝尔武甫的功绩》上的诗
被岁月消磨的记忆
抛下了那些徒然重复的
词语,也像我的一生
编织又拆散它疲惫的历史。
灵魂(那么我告诉自己)会以一种
秘密而充分的方式,懂得
它是不朽的,它巨大而沉重的
圆环无所不包,无所不能。
比这渴望更远,比这首诗更远,
无穷无尽的宇宙在等待着我。
6 致查理二世
而大理石最终仅仅是遗忘。
炽热又寒冷,比沙漠更孤独;
你的灵魂无人企及,而你也已经死去。
13 约纳桑·爱德华(1703-1758)
远离城市,远离嘈杂的广场
和作为变化的时间
爱德华,如今已成了永恒,梦见
并进入了黄金之树的阴影。
今天也是明天和昨天。在这宁静的世上
上帝创造的事物没有一件
不曾神秘地将他抬举,
无论是傍晚的还是月色的黄金。
他欣慰地想到,世界是愤怒的
一件永恒的工具,那渴望中的
天堂只为少数人而建造
而地狱则属于几乎所有人。
在这一团乱麻的中心
是另一个囚徒,那只叫做上帝的蜘蛛。
7 坎登,1892
咖啡和报纸的香味。
星期天以及它的厌烦。今天早晨
和隐约的纸页上登载的
徒劳的讽寓诗,那是一位
快乐的同事的作品。老人哀弱而苍白,在他清贫而又
整洁的居所里。百无聊赖,
他望着疲惫的镜中的脸。
已经毫无惊讶,他想到这张脸
就是他自己。无心的手触摸
粗糙的下巴,荒废的嘴。
去日已近。他的嗓音宣布:
我即将离世,但我的诗谱写了
生命及其光辉。我曾是华尔特·惠特曼。
8谜语
今天吟唱着诗篇的我
明天将是那神秘的,是死者,
居住在一个魔法与荒漠的
星球上,没有以往,没有以后,没有时辰。
神秘主义者如是说。我相信
我不配进入地狱或天堂,
但我不作预言。我们的历史
像普洛透斯的形体一样变幻无常。
是什么漂泊不定的迷宫,是什么
光辉的盲目之白,将成为我的命运,
当这场冒险的结局
支付给我奇特的死亡的体验?
我要畅饮它清澈的遗忘,
永远存在;但决不曾经存在。
9某人
也许在死亡之中,当尘土
归于尘土,我们永远是
这无法解释的根,
这根上将永远生长起,
无论它沉静还是凶暴,
我们孤独的天堂或地狱。
10EVERNESS*
不存在的惟有一样。那就是遗忘。
上帝保留了金属,也保留了矿渣,
并在他预言的记忆里寄托了
将有的已有的月亮。
万物存在于此刻。你的脸
在一日的晨昏之间,在镜中
留下了数以千计的反影
它们仍会留在镜中。
万物都是这包罗万象的水晶的
一部分,属于这记忆,宇宙;
它艰难的过道没有尽头
当你走过,门纷纷关上;
只有在日落的另一边
你才能看见那些原型与光辉。
* 注:“everness”一词是十七世纪英国教士和一种普遍哲学语言的发明者约翰·威尔金斯臆造的。
11致一枚硬币
有的时候我心怀愧疚之感,
有时,则是忌妒,
因为你置身于时间与它的迷宫,像我们一样,
却一无所知。
12界线
有一行魏尔兰的诗句,我已回忆不起,
有一条邻近的街道。是我双脚的禁地;
有一面镜子,最后一次望见我,
有一扇门,我已经在世界的尽头把它关闭。
在我图书馆的藏书中(我正望着它们)
有几本我再也不会翻开。
今年夏天,我将有五十岁了:
死亡消磨着我,永不停息。
出自胡利奥·普拉太罗·埃杜的
《铭文》(蒙得维的亚,1923)
12 致拉菲尔·坎西诺斯—阿森斯
正如一切事物的内部,时间昭然可见。
难以忍受的是认识到
我们并不拥有共同的星空。
当暮色在我的院子里成为宁静,
清晨会从你的纸页里升起。
我的寒冬将是你盛夏的阴影
而你的光明将是我阴影的荣誉。
我们仍团结在一起。
两副嗓音仍应和如一,
正如日落西山时的强烈与温馨。
13 南方
从你的一座庭院,曾经眺望
古老的星星,
从一张阴影里的长凳,曾经眺望
这些零散的光点
我的无知从没学会为它们命名
也排不成星座,
曾经察觉到秘密水池里
流水的循环,
素馨花和忍冬的香气,
安睡的鸟儿的宁静,
门道的弯拱,潮湿
——这些事物,也许,就是诗。
22 博尔赫斯和我
事情都发生在那另一个人,博尔赫斯的身上。我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穿行,几乎是机械地耽留在镜前观看前厅的弯拱和门斗;我通过信使收到有关博尔赫斯的消息,我看到他的名字在一个教授委员会里,或是一本传记辞典里面。我钟情于计时的沙漏、地图册、十八世纪的印刷术、词源学、咖啡的滋味和史蒂文森的散文;那个人与我共享这些爱好,但却是以一种虚荣的方式,把它们转变为一个演员的品性。断言我们之间互怀敌意,那是言过其实了;我活着,我让自己生活下去,博尔赫斯才能构思他的诗文,而这诗文又成为我的辩护。我无需否认他的确写了一些值得一读的篇章,但这些篇章救不了我,或许因为好的事物已经不属于任何人了,甚至也不属于那个人,而只属于语言和传统。此外,我命里注定会最终消逝不见,只有我的某一个瞬间能在那个人身上留存。我一步一步地向他让出了一切,尽管我深知他篡改和颂扬的顽固习性。斯宾诺莎认为万物都宁愿保持其本来面目;石头希望永远是石头,老虎希望永远是老虎。我只有在博尔赫斯,而不是我自己(倘若我是某人的话)身上留存,但与他的书籍相比,我在许多别的书里,在一把吉他累人的演奏之中,更能认出我自己。多年来我一直努力从他那里挣脱出来,我从城市郊区的神话流浪到与时间和无限的游戏,但如今连这游戏也是博尔赫斯的了,于是我只得构想别的事物。就这样,我的生活成了一种逃亡,我丧失了一切,一切都归于遗忘,或是归于那另一个人。
我不知道在我俩之中是谁写下了这一页。
130、《古都》
《古都》为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创作的中篇小说。书名“古都”指的是日本京都。该作在1961年10月至1962年1月《朝日新闻》连载,1962年1月出版。该作是川端康成1968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三部作品之一。
《古都》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代表作。在这部小说中,川端康成运用清淡、细腻的笔触,叙述了千重子和苗子这对孪生姐妹的悲欢离合,以及人世的寂寥之感。作者把自己的关注、同情与哀叹,都给予她们,写了她们的辛酸身世和纯洁爱情,还写了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故事在寂静中开始,在寂静中结束,把读者带到了一个浓重的凄凉的意境,同时也反映了作者本人的虚无、厌世的思想。 作品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悬殊以及由此造成的人情冷暖、世俗偏见等社会现状,也表现了日本人民的纯朴和善良的情感。
幼女千重子因双亲穷苦,遭到遗弃,由商人太吉郎夫妇收留,照日本传统的老规矩抚养成人。千重子为人正派,对自己的身世已暗自怀疑,促成多愁善感的情绪。按日本民间的迷信说法,弃儿会沦为终身不幸,她常为此苦恼不已。而且,千重子又是个孪生女儿,所以多背负一层受人耻笑的标志。有一天,千重子在京都郊外的北山,遇见当地一个美少女。她发现那正是她的孪生姐妹。娇生惯养的千重子同身材健美、自食其力的苗子,逾越社会地位的悬殊,情投意合,和睦相处。由于两人容貌惊人的相似,闹出一些阴差阳错的误会。
创作背景
孤独凄凉的童年生活,使川端康成失去了家的感觉,缺乏心灵的归宿感,这种孤独虚空,无依无靠的感觉影响着他的生活与心灵,使他一直梦想着能寻找到能抚平其心灵创伤,给予他精神寄托的理想家园。也正是这种游子情系故乡的强烈感受和追寻故乡的强烈愿望,才使其发表了以京都为创作背景《古都》。
川端康成在写《古都》时说:"想写一篇小说,借以探访日本的故乡"。之后在随笔中又提到:"京都是日本的故乡,也是我的故乡"。"我把京都深秋的景色,当作哺育我的'摇篮"。以此可以看出,《古都》选择了日本的古都京都来作为创作的背景主要因为京都是日本美最集中和最杰出之地,也是日本文化的第盛之地,被称为"真正的日本",是"日本人精神的象征"。川端康成在京都找到了自己一直苦苦寻找的心灵故乡和理想的精神家园。
川端康成创作和发表《古都》的时期,正是二战日本战败后,被美军占领的时期。美军将美国的文化及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传入日本,致使日本的民族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陷入了传统衰落的危机之中。川端康成对日本传统美的失落深感痛心,决心把战后自己的生命作为余生,来恢复和挽救日渐消失的日本传统美。他说"我强烈地自觉做一个日本式作家,希望继承日本美的传统,除了这种自觉和希望以外,别无什么东西了……。""我余生不是局于我自己,而是日本的美的传统的表现"。正是这样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使得川端康成以京都作为故事展开的背景,创作了极具京都及日本魅力的作品《古都》。
作品主题
《古都》是一部充斥着浓郁的日本传统文化气息的作品,作品通过对古都的名胜古迹、传统节日风俗等的描写再现了京都的古风名胜,表现了作者对日本传统文化之美的欣赏和深入骨髓的眷恋。
但是面对强大的西方文化的入侵,日本传统文化在逐渐走向衰落,作者为此感到惋惜和孤独。川端康成积极的对日本正逐渐衰败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精神的追寻,不是因为他个人所需要,而是作为一个民族,必须要找到自己的位置,不能随波逐流,民族性的文化不能轻易放弃,更不能随意丢弃,川端康成在自己文学创作中也表现出和传统文化高度的统一。
《古都》是川端康成末年之作,讨论川端康成一贯关心的主题,包括:两性之间的鸿沟、两性差异的焦虑、单纯无邪的向往、人间和自然的结合、环境和个性的结合--古都同时探讨居住战后古都京都的艺术家对现代与传统的爱憎情理,现代很吸引人,又使人迷惘,社会在变,大众的文学品味也在变,如何在现代化过程中站得住脚而保留传统性质是个大问号。
作品影响
《古都》和其他两部中篇小说,于1968年获得诺贝尔奖委员会审核通过,由于以丰富的感情、高超的叙事性技巧、并以非凡之敏锐表现了日本人内在精神的特质,据以颁给川端康成诺贝尔文学奖 。其他两部为《雪国》(1935年-1948年)与《千只鹤》(1949年-1951年)。《古都》是三部作品中唯一一部没有情色内容的。
小说《古都》是川端康成晚年的重要作品,在其表现的主题中,已经可以逐渐看出那种从早年的颓废风格逐渐生发出来的变化,多了许多对自然的、环境的思考和人类生活、感情在自然变迁中的体会和衍生。多了几分哲思和反省,主旨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内涵,对日本民族在战后的环境、在战后环境中对自身感情的、生活的选择与变迁都做出了近乎课题式的深刻思考。
《古都》分别在1963年、1980年和2005年被拍成电影。
川端康成,日本新感觉派作家,小说家。1899年6月14日生于大阪。幼年父母双亡,其后姐姐和祖父母又陆续病故,他被称为"参加葬礼的名人"。一生多旅行,心情苦闷忧郁,逐渐形成了感伤与孤独的性格,这种内心的痛苦与悲哀成为后来川端康成文学的阴影很深的底色。在东京大学国文专业学习时,参与复刊《新思潮》(第6次)杂志。1924年毕业。同年和横光利一《不是代》杂志,后成为由此诞生的新感觉派的中心人物之一。新感觉派衰落后,参加新兴艺术派和新心理主义文学运动,一生创作小说100多篇,中短篇多于长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华的美,并深受佛教思想和虚无主义影响。早期多以下层女性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写她们的纯洁和不幸。后期一些作品写了近亲之间、甚至老人的变态情爱心理,手法纯熟,浑然天成。
成名作小说《伊豆的舞女》(1926)描写一个高中生"我"和流浪艺人的感伤及不幸生活。代表作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千只鹤》等。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亦是首位获得该奖项的日本作家。1972年4月16日在工作室自杀身亡。已有多部作品在中国翻译出版。
(2018.7.5——2018.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