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节零时零分在头条西瓜视频上免费首播的电影《囧妈》讲述了徐伊万(徐峥饰)与张璐(袁泉饰)感情亮起红灯,张璐提出离婚,让徐伊万与张璐展开了对共同研发的产品“暖霸”的商业争夺战,为拿护照,意外地与母亲坐上了开往俄罗斯的火车。
在这六天六夜的旅途中,徐伊万一边用电话指挥助手与张璐斗智斗勇,一边在火车上与母亲冲突不断。徐伊万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形成故事中两条并行的主线,在徐伊万的身上交相辉映,一个身在美国谈论商业合作事宜,他却穷追猛打,毫不放过,另一个近在身边,却时时刻刻想要逃离。
这就像我们,似乎亲情总是太沉重,让我们承受不起,而爱情又过于缥缈,让我们想抓又抓不住。活到中年,以为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中,却突然发现自己什么也不是,唯有用钱砸向这些人,在母亲面前,我们用钱买心安,在爱人面前,我们却用抢夺金钱的方式试图来绑架她。不会爱的男人,也只有会使用金钱这点招了。
活过半世,我们居然失去了爱人的本领,却一直陷入追逐金钱的忙乱中。张璐去美国前,提醒徐伊万去看看他妈陪陪他妈,因为履行子女对老人关心职责的,一直是这个即将要离婚的儿媳,徐伊万鲜少过问母亲的生活。而徐伊万听到张璐的话,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
得知徐璐是要去美国谈合作,徐伊万忙不迭地赶去机场,却发现忘了带护照。而母亲正在去往莫斯科圆梦的火车上,他就这样阴差阳错地呆在了这趟火车上。
大学后徐伊万就逃离了母亲,也许多年没有好好相处过的母子,正需要这样一个契机,好好沟通,好好开始,在一节谁也不能离开的车厢里,让一切矛盾积聚、不满爆发。敷衍的情感维持,总需要有人捅破这张窗户纸,脆弱的情感沟通,总要有人打破。捅破才能看清,打破才能重立。
徐伊万和张璐的感情问题是张璐打破的,她说:
你心里面长了一个幻想的老婆,她应该喜欢什么,讨厌什么,该怎么说话,你全都设定好了,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改造我呢?都这么多年了,你难道还没有意识到我不是你想的那个人吗?!
现在在这列车厢中,徐伊万把这番话还给了妈妈:
在你心里面住着一个幻想出来的儿子,他应该吃几块红烧肉,脸上的肉是横着长还是竖着长,什么时候要孩子,膀胱几点钟排水,你全部都设定好了,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改造我呢,这么多年呢,难道你就没有发现吗,我并不是你想象中的儿子?!
这种轮回何其悲哀,徐伊万用一生在逃离的,却又毫不留情地抛给了自己的亲密爱人,让她不堪重负,只有逃离。爱的控制是一副沉重的枷锁,我们无力承受,却又不知道如何对待自己的爱人,只能用唯一从原生家庭习得的方法来爱她,让她和我们当初在母亲的身边一样痛苦!
世上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孩子和父母都是在一边摸索一边前进,但我们小时侯表现得过分乖巧,就让父母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而若是父母过于固执,也不会顾忌我们的感受,这种成长的伤痕就会刻入骨血,成为我们看待世界、对待世界的基本底色。
而由美国心理学博士苏珊·福沃德博士编写的《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则从源头上帮我们解决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问题,让我们能从千疮百孔的生活中找到真正的自己,与过去和解,与自己和解,敢于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一、先了解五种有毒的原生家庭模式
1、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托尔斯泰曾说过,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诚然,我们知道幸福的家庭是成长型的家庭模式,他们对所有的问题是公开坦诚的,对孩子是包容尊重的,但对于许多家庭而言,家庭就像一个藏有许多秘密的魔法屋,让人既怕又迷,充满了又恨又爱的复杂情感。
而在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的家庭行为模式。在封建社会最强调的是权威,而在以家庭为单位的封建社会,孝道被推崇到一个无以伦比的高度,它比忠、信、仁、义更具有核心凝聚力。
脱胎于封建社会才几十年的我们,还无法逃脱这种思想的禁锢,而年长于我们的父母,更是这一思想最有力的继承者。现在许多人的婚姻问题都出在这个问题上。妈宝男、婆媳关系、丈母娘介入都是我们对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的文化认同引发的婚姻悲剧。
从小我们被教育要听大人的话,长大我们被一切都是为你好绑架,不敢反抗父母,认为自己反抗就有罪,对不起父母的养育之恩,然而不堪重负的我们都只有逃离,就如徐伊万。因为谁也承受不起“不孝”的骂名,特别是针对独自一个人养大了儿子、把儿子从一贫如洗培养到功成名就的母亲。
2、不称职的父母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说的有娘养无娘教的孩子,就是遭遇不称职有毒父母的孩子。以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何以为家》,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家庭。
十二岁的男孩赞恩不但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他还要忍受物质上的贫穷,承受养家的重担。他们住在肮脏逼仄的屋棚里,父母却不去工作,只是不停地生孩子,让孩子来为他们提供生活。
十二岁的恩赞辛苦劳作,九岁的妹妹被卖为童妻。本来善良的恩赞想攒下钱救下妹妹,却被父亲骂道“差点坏了我的好事”而被暴打,结果妹妹小小年纪难产而死。
怒不可遏的恩赞把父母告上法庭,人们被这个小男孩的勇敢和善良感动,却不知道如何去拯救那些不称职的父母。最后人们把这个真实的故事搬上荧幕,借以呼吁那些不称职的父母看到自己的薄情与残酷,多一份克制与忍耐。
我们作为一个人,不仅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也要对自己的孩子负责,毕竟那都是一条活生生的生命,他们也有自己的喜怒与哀乐,也应该拥有一个自己选择如何活着的权利。
3、操控型父母
孩子与父母的共生关系不言而喻,但在孩子渐渐长大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放手。
曾听过一个故事,孩子在学校有任何活动母亲必会参加,她放弃工作成为学校的义工,通过与老师和孩子的同学搞好关系,让自己的孩子享受优待。
然而,一次孩子在与同学玩耍的过程中,被不小心碰到墙,受了点轻伤,这位母亲大闹学校,要每一个参与游戏的同学家长到校,接受她的训戒,并当着全体师生的面道歉。
本来其它同学及家长是有些愧疚的,但经这位母亲如此一闹,别人都对她家小孩充满了敌意,谁也不敢和他玩了。孩子在学校被孤立,这位母亲不但不关心,而且很开心,还庆幸自己可以在学校有更多时间陪在孩子身边了。
这样的父母眼睛总是盯着孩子,不仅耽误了自己的人生,还毁了孩子的人生。他们大可不必如必执着,可却终究放不下自己的孩子。正如电影中徐伊万的妈妈最后说:“电影中的伊万是个小孩子,我的伊万长大了。”
养育孩子的过程,不仅孩子在成长,我们的思想也要跟着成长。只有这样,父母才能意识到孩子的成长,才能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而不是活在一种自己想象的虚幻之中。
4、酗酒型父母
在我们的文化中有一种特殊的文化,那就是喝酒的男人才算一个真正的男人,他们会有很多朋友,在社交中会被欢迎。但其实这种文化在家庭中带来的往往是毁灭性的打击。
徐伊万的父亲就是一位酗酒性父母,他在伊万还小的时候就因为喝酒而去世了,这让伊万的妈妈在很早时候就独自负起了抚育伊万的责任,正因为如此,也让伊万的妈妈从此摆脱了痛苦。
但是,当时伊万还只是个孩子,妈妈为了保护伊万,保护这个家,与伊万的爸爸展开了长期而激烈地争吵,可是伊万因为妈妈的保护,从来没有看见过爸爸醉酒后的样子,他因为没有得到过渴望的爸爸的爱,就总是认为是妈妈要跟爸爸吵架,才导致爸爸不开心借酒消愁,喝酒喝死的。
其实,在一个被保护的孩子的眼中看到的一切都不是事实,事实是爸爸和妈妈当初很相爱。然而因为父母之中如果有一位是酗酒者,则整个家庭就像在风雨中飘摇,伴侣和孩子一边在极度惊恐的无依中看到最爱的人变得疯狂,一边又害怕对方突然死亡造成家庭的残缺。
每一次酗酒者的失智都会是所有清醒家庭成员的噩梦,而酗酒成瘾者的每一次醒来,都预示着下一次噩梦的到来。在这种极度惊恐、害怕,无休止的护理,然后又起死回生的情感体验中循环的人,都经历着生不如死的痛苦。
在这种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如果父母双方都不作为,放任自己像个难以管教的孩子,那么孩子就不得不承担起照顾酗酒者的责任。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自身安全感缺乏、过度压抑自己的愤怒,然而又会对自己的父母有过度的责任感,像个成人那样永远无法拒绝父母孩子似的无理要求,因为他们早已习惯了这种模式。
5、虐待型父母
提起虐待二字,也许大家都会觉得很恐怖,但是事实证明,有很多的孩子在家庭中都遭受过不同程度的虐待。因为虐待不仅包括性虐待和身体虐待,还有言语虐待。
很奇怪的是,一般遭受父母虐待的儿童会对父母的虐待守口如瓶,他们很少有人主动寻求外部援助,而当有人报警,警察上门询问此事时,他们还会袒护父母。这一方面是因为父母的控制造成的,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从他们一出生起,父母就是他们唯一可依靠的人,相比于让父母受到惩罚,他们更怕失去父母,哪怕是虐待也好。
受虐儿童因为受到伤害,往往会在内心建起一层保护层,把自己隔离在世界之外。然而,正是这种自我防御的隔离,让他们无法很好地与世界建立连接,更乐意躲在熟悉的被虐世界里。
然而,受虐儿童的内心积聚着强烈地愤怒和无力感,他们无法反抗父母,但很容易向外界喷洒自己的愤怒,他们敏感弱懦而又暴烈,成年后,还会成为虐待型父母。
在很多的案例中,被虐待的孩都会不自觉地步他们父母的后尘,毕竟那是他们最为熟悉的行为方式。因为家庭不仅仅是有血缘关系的人的集合,它更是一个体系,容纳着彼此紧密相连的人。我们所有人都是被家庭这个大熔炉锻造出来的,这个大熔炉里交织着爱、嫉妒、自尊、焦虑、欢乐和内疚等各种各样的复杂的人类情感,这些情感在其中此消彼长,但都是由家人的态度、理解和相互的关系构成的。
有毒的家庭体系就像高速公路上的连环追尾,其恶劣影响会代代相传。这个体系并非你的父母所发明的,而是从先辈那里继承的一整套逐渐积累而成的感受、规则、交流和观念。我们了解这5种有毒型父母的类型,就会更明确哪些代代相传的家庭观念和行为模式是错误的,在我们处理亲密关系和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是应该规避的。
二、改善原生家庭的伤痕,我们应该如何做?
在《囧妈》中,徐伊万直到张璐提出离婚时,他仍然爱着她,但他一直不知道如何以张璐想要的方式爱着她,就像母亲,也一直不问自己的儿子感觉如何,就以自己以为好的方式爱着他。
而我们,终究是住在自己的城堡里,一直以自己想要的方式爱着别人。所以张璐会对徐伊万说“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改造我呢”,徐伊万会对妈妈说“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改造我呢”,其实当事人并不知道自己是在改造,而一直以为那就是对方想要的。
而爱,却是最不讲道理的,总是让我们把自己想要做的付诸到那个最爱的人身上。因此,在很多时候,我们的爱在对方的眼里变成了伤害,而我们在原生家庭习得的行为模式却让我们主导了这一切,却浑然不和。要如何从有毒的原生家庭模式中挣脱出来,才能得到真正的爱和幸福呢?
苏珊·福沃德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1、觉察
我们的生命来自于父母,最初的情感认知和行为模式也是从父母那里习得,在任何一个家庭,孩子和父母都存在着情感联系。健康的家庭,孩子与父母建立一定程度的情感联系是有益的,让会孩子有归属感,让家人也有情感上的慰藉。
但这种亲密的关系,就算在健康的家庭里也会有些过头,而那些有毒的原生家庭里,这种孩子与父母之间紧密的联系就更强烈,他们无时不刻不在操控着孩子的情感。有人表现得顺从,让外人想帮助也无能为力,有人表现得抗拒,但这种抗拒并不是孩子自身选择的结果,同样是因为父母的操控引起的。
而我们很多人是很难意识到那是父母操控的结果,总以为是自己的选择,我们要改变自己目前糟糕的现状,要做的关键是要觉察到父母对我们情感的操控。以下这份问卷就是考察你是否被父母操控:
1.让父母高兴是我的责任。
2.让父母自豪是我的责任。
3.我是父母的全部。
4.父母没有我活不了。
5.我没有父母活不了。
6.如果我对父母据实相告(我离婚、流产、喜欢同性等),就等于要了她们的命。
7.如果我和父母抗争,我就会永远失去他们。
8.如果我告诉父母他们伤我很深,他们将永远不再理我。
9.我不应该说任何伤害父母的话,也不应该做任何伤害父母的事。
10.父母的感受比我的更重要。
11.和父母沟通没有任何意义,因为那样做不会有好结果。
12.如果父母可以稍稍改变,我的自我感觉会更好。
13.我这人太顽劣了,所以我必须补偿父母。
14.如果我可以让父母了解他们对我的伤害,他们会有所改变。
15.不管父母做什么,他们都是我的父母,我必须尊重他们。
16.父母完全无法控制我的生活,因为我一直都在和他们斗争。
如果这些观念中有四条以上适合于你,就说明你仍然处于和父母的纠缠关系之中,受到了他们的情感操控。以上所有的观念都具有自我的破坏性,它们会阻碍你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会加大你对父母的依赖,剥夺你作为成人的权利。
觉察到自己正在受有毒型父母的伤害,我们才有可能积极地采取有效的行动,以此拯救自己逃出生活的泥潭。
2、释放
当我们觉察到父母对我们的情感操控后,不是逃避,像剧中徐伊万上大学后,能不跟妈妈呆在一起就不呆在一起,偶尔不得不呆在一起,也是各种争吵与抵触,而是要充分释放自己的真实感受,让自己知道到底是在讨厌什么,压抑什么。
当我们找到自己的真实情感后,我们会对父母对我们做过的一些行为感到愤怒。只有你真正的愤怒了,你中过的那些毒、受过的那些伤才有可能治愈。因为於堵的毒只有运行起来,才有可能排除。
你可能会极端愤怒,但这种情况不会一直持续下去,愤怒过后你会被一种悲伤的情绪笼罩。没关系,这个时候,你可以大胆地哭出来。
但不要以为哭出来你就没事了,我们还是要寻找积极地办法去解决问题,直接面对施害者――我们的有毒父母。
3、少一些反应,多一些回应
当我们再次面对父母的要求时,我们可以少一些反应,多一些回应,避免陷入以前攻击⇒撤退⇒防守⇒升级的旧有模式当中。以下是一些你可以尝试使用的非辩护性回应的话语:
哦?
噢,我明白了。
这样啊。
你当然有权坚持你的意见。
很遗憾,你不赞同这一点。
让我想想。
很抱歉让你伤心(生气、失望)了。
少一点反应,多一点回应,我们不能针对父母的无理要求,直接说能(顺从)或不能(反抗),而是可以通过表明立场,告诉对方自己的想法和信念不会因对方而动摇。如伊万一直不敢对妈妈说他与张璐离婚的事,伊万可以选择直接面对:
囧妈:你和张璐怎么还不生个孩子?
伊万:我们感情出了问题,正在谈离婚的事。
囧妈:你怎么连个老婆也搞不定?你这是要气死你妈呀。
伊万:妈,你看问题的方式真有意思,被离婚的是我,痛苦的也应该是我才对。
囧妈:我为你付出了那么多,这种话你也说得出口?
伊万:让你伤心了,我很抱歉。
囧妈:你到底愿不愿意跟我把张璐找回来?
伊万:我无能为力。
囧妈:我要你的答复,愿意还是不愿意?!
伊万:这不是我答应你就可以办到的事。
4、练习
当我们打算找回真正失去的自己时,我们必须卸下为童年不幸遭遇而承担的责任,把责任归还给应该承担责任的父母或母亲。他们忽视你、他们让你觉得自己没人爱、他们残忍地嘲笑你、他们酗酒、他们殴打你、猥亵你……并不是因为你不乖,而是他们自己的问题。
不要觉得父母也很可怜,我们就为他们开脱,为他们的有毒行为背负沉重的恶果。把他们应该承担的责任还给他们,你才能卸下心理的负担,你才能轻松。这样做并不容易,你为了维护自己内心的小孩,把父母强加给你的那一套早已习惯了的有毒模式去掉,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来加强自我的信念。
5、对峙
任何我们害怕的事,只有经过最后的对峙,心里的疙瘩才能够土崩瓦解,重建信念。在列车上,伊万和囧妈的和解,也是在最后一次严重的对峙之后才达到的。当时,伊万和囧妈又起争执,囧妈无意中来了句“你跟你爸一个德性”,但这句话引来了伊尔的最后爆发:
我现在知道爸爸为什么要喝酒了,就是因为你什么事情都管着他。你管他吃管他喝,管他调工作的事情,管他怎么穿衣服,管他怎么交朋友……
我记得很清楚当年你冲到他的单位去,在那个广播站对着那个大喇叭,跟所有的人喊,你们所有人不要跟徐翔交朋友,不要到我们家里来,不要跟徐翔喝酒……你当年就是这样对他的!
他喝酒就是觉得他压抑,觉得他不自由不幸福。
他根本不是喝酒喝死的,他是被你气死的!
如此残酷的话从自己儿子口里说出来,囧妈撕心裂肺地哭了一通,心灰意冷地下了火车,辗转来到了一片有熊出没的冰雪之地。当徐伊万一路追赶到来时,母子第一次有了一次促膝长谈。
世界上万事都是不破不立,但就算你的父母不像伊万的母亲那样好说话,他们过于顽固,还鼓动许多其它的家庭成员来反对你,指出你所说的是一派胡言,但是你进行对峙,做到了对自己和父母坦承你生活的真相,你再也不用受制于身陷与父母关系中的旧有角色中不得解脱的恐惧感了。
6、放下
通过对峙,并不是所有的有毒父母都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进行真正的反省。虽然我们不曾真正得到父母爱的孩子,终其一生都在渴望着父母的爱,但是通过对峙,我们会打破幻想,切断自己不切实际的妄想。
有少数父母能意识到自己曾经的错误,会在有生之年对我们进行补偿,但大多数父母不会如此好说话。他们有的知道自己曾经对你犯下的错,但他们绝不会向你低头,这时,你只需与他们维持表面上的父(母)子(女)关系即可,而如果他们勃然大怒,拒不承认自己曾对你犯下的错,对你进行更加变本加厉的伤害,与他们斩断关系也未尝不可。
对峙的结果就是为了没有遗憾的放下,既然你已经做出了最大的努力,但如果父母实在没有办法来爱你,你也该死心了,不用再为亲情的羁绊而使自己独自痛苦了。
剧中囧妈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对伊万说出了那句对不起,“你虽然是我的儿子,但你也有自己的人生,我管你管得太多了”,而伊万也终于放下心中的执念,同意了张璐的离婚,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放手才是最好的选择。
亲子关系,婚姻恋爱,无一不是我们投入感情最多码地方,但如何爱与被爱,都藏在我们的原生家庭里。遇到好的原生家庭固然幸运,但对于遭遇有毒原生家庭的孩子,也一样可以在后天修补自己性格上的缺陷,找到真正的爱与自由。在这个疫情严重,不能出门的春节长假里,或许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个契机,好好陪陪家人,好好思考自己的人生,修正自己性格的缺陷,弥补人生的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