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低估的收藏——鼻烟壶

  2015年6月1日,香港苏富比将推出“玛丽及庄智博鼻烟壶珍藏:第十部分”专场拍卖。据悉,该专场拍卖为这一著名珍藏的最后一场专拍,将推出216件拍品。而该珍藏的前9场专场拍卖成绩斐然,均为100%成交的“白手套”专场。当年推出的压轴系列,立即就备受各路藏家期待。

  鼻烟壶收藏现状

  与普及度较广的瓷器、玉器等工艺品相比,鼻烟壶收藏尚属小众,并呈现出“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状况。2014年6月,在英国伦敦邦瀚斯拍卖会上,一件路易十五时期的彩金珐琅鼻烟壶以15.85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68万元)的高价成交。此前,在香港邦瀚斯2011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一件“清乾隆玻璃画珐琅西洋仕女鼻烟壶”拍出2530万港元,刷新了中国鼻烟壶拍卖的世界纪录。

被低估的收藏——鼻烟壶_第1张图片

  随着市场的发展,鼻烟壶的艺术价值及收藏潜力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内地藏家的关注。鼻烟壶这一“集中各国多种工艺之大成的袖珍艺术品”,开始在工艺品收藏领域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

  鼻烟风行带动鼻烟壶制作潮流

  鼻烟是一种烟草制品,在明末清初传入中国。明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就曾向当朝皇帝进献鼻烟,直至清代,吸闻鼻烟的习俗在社会中流行开来,从皇室贵族到平民百姓都喜欢吸闻鼻烟。清末古玩收藏家赵汝珍曾在其编著《古玩指南》中这样描述鼻烟的风行:“无论贫富贵贱无不好之,有类于饮食睡眠,不可一日缺其事。几视为第二生命,可一日无米面,而不可一日无鼻烟。可一日不饮食,而不可一日不闻鼻。”

  鼻烟传入中国时,并无特制的容器,当鼻烟受到皇室的喜爱和重视后,鼻烟壶的制作也逐渐展开。自清康熙年间,清宫造办处开始制造玻璃、珐琅等各种鼻烟壶,工匠的才艺也在其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进入现代,鼻烟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但鼻烟壶却作为一种精美艺术品流传下来。鼻烟壶的种类多样,集合了瓷质、玛瑙、料器、玉石、水晶雕琢、金漆镶嵌、雕漆、景泰蓝等多种材质,运用青花、五彩、雕瓷、套料、巧作、内画等技法,汲取了域内外多种工艺的优点,在海内外皆享有盛誉。

被低估的收藏——鼻烟壶_第2张图片

  以此件青花粉彩宝瓶鼻烟壶为列,此鼻烟壶重量:72.2g,此件鼻烟壶呈宝瓶形,敞口,椭圆圈足。平底书“乾隆年制”,矾红四字篆书款,质地温润。用青花纹饰点缀,粉彩彩绘在两面,此壶造型端庄秀美,色彩绚丽多姿,描绘细致生动,为鼻烟壶佳作之代表。

  海外藏家助推鼻烟壶走入市场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大量鼻烟壶流传到海外。这种小巧玲珑、做工精细、造型独特又极富东方特色的工艺品受到了众多海外收藏家的青睐,在国外掀起了一次次的收藏热潮。其中,纽约、旧金山、巴黎、柏林等都成为鼻烟壶收藏的重心。

  在鼻烟壶的收藏史上,海外藏家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他们不仅对工艺精湛的中国鼻烟壶加以收藏保护,更撰写了相关研究书籍,如1895年英国学者赫斯的《中国与其和瓷器、料器鼻烟壶》、1913年美国史密斯夫人的《古代中国鼻烟壶藏品目录》等。而在这些海外鼻烟壶收藏家中,玛丽及庄智博夫妇最负盛名,他们被业界誉为“近20年来鼻烟壶的最大藏家”。据统计,其拥有的藏品达1720件,囊括了近3个世纪中国鼻烟壶工艺的珍品,总价值估计约为7000万美元,少有藏家可以与之媲美。

被低估的收藏——鼻烟壶_第3张图片

  2014年,香港苏富比的“玛丽及庄智博鼻烟壶珍藏:第九部分”专场中,197件拍品全数拍出,成交额达2950万港元,接近估价两倍。在即将开始的第十部分专场中,也有很多精品值得期待。香港苏富比中国艺术品部副董事周卓盈介绍,如拍品中的第88号“清乾隆御制料胎画珐琅仕女图长方鼻烟壶”(估价400万至500万港元),该作品为清乾隆时期宫廷造办处御制,同者可见两例存世,分别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及台北故宫博物院。该鼻烟壶两侧以胭脂红精绘西洋图景,其笔触借鉴西方素描画法,在构图、明暗上也可看出西方绘画的影响,是一件融汇东西方艺术风格的难得佳作。

你可能感兴趣的:(被低估的收藏——鼻烟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