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孩子的艺术特长生之路 (2010-05-05 15:13:27)2019-05-04

我与孩子的艺术特长生之路

 (2010-05-05 15:13:27)

我与孩子的艺术特长生之路

在小升初竞争的多种途径中,艺术特长生也许是一种可以让孩子捷足先登进入重点初中的途径。但孩子要拥有艺术特长生的资格,却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我家孩子碰碰成为艺术特长生的经历就充满了艰辛、寂寞与欢乐。

最初让孩子学习钢琴,是孩子5岁时。那正是孩子玩耍的年龄,却被我强迫坐在钢琴上开始了学琴的生涯!每日一次30分钟的练琴,他唯有用泪水来反抗我对他的“暴力”。时至今日,倘若时光倒流,我不能肯定我是否会照此重复。但我坚信,如果没有这“暴力”的开端,孩子就不会有今日对音乐毫不吝啬的热爱之情。我不能忘记我那时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碰碰好好弹,妈咪不打。因为这句口头禅,碰碰为了免遭皮肉的痛苦,小小的年纪就学会了认真练琴。尽管这样,我偶尔还是会让小碰碰趴在琴凳上,用手拍打着他的小屁股,算是对他不好好练琴的惩罚。每当此时,碰碰就会乖巧的立马趴在琴凳上,等待着我对他实施“酷刑”,是何等的英勇啊!那时的碰乖,个头矮小,双脚还不能放在地面,需要用一个小凳子来支撑着着他的双脚才能平稳着自己,就懂得了自强,是何等的明理啊!直到3年之后,在碰碰双脚能平放在地板上弹琴的时候,碰碰的琴技已经非常熟练的。

客观地说,孩子学琴的起点算是比较高的。在学钢琴之前,他已经开始接受“音乐基础”的系统训练并最终通过了中央音乐学院的“音乐基础”三级考试获得了证书。这为他顺利接受钢琴训练打下了好的基础。同时也远远超过了作为家长的我的音乐基础。因为我几乎是“音盲”的水平。说来好笑,起初我仅以为弹琴就是用琴键敲打出音符而已。殊不知,最基础的基本功学习就让我发出“学琴太难”的感叹,在最初学琴的半年时间,每次上课我听到的都是老师说的基本要领:(1)肩放平,放下,大小臂姿势正确;(2)小臂放松,手指站住,手握苹果状,手腕放松; (3)八分音符要数一一,二二,三三,四四;(4)以上要求一点不能错。至于如何辅导孩子回家练琴,对我来说,就是机械的重复老师的要求。

除此之外,我完全不能知晓怎样去辅导孩子练琴。直到一天,我在“鲍蕙荞钢琴城”寻来了一本鲍蕙荞著的《倾听同行——中外钢琴家访谈录》,这是我阅读的第一本音乐书籍,让我读起来非常有兴趣和受益。不仅认识了众多一流国际钢琴大师,更重要的是让我悉知了钢琴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每周一次上课,我都会根据上课内容,在此时中找到相关内容阅读并摘抄在笔记本上,再以此指导孩子练琴。例如,老师说到:学一、二指连音,不能用手腕,只能用手指,二指抬起来的时候,其他手指不能动。在这本关于钢琴教育家的访谈录中是这样讲的:从训练手指的独立性开始。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我开始尝试着让孩子从一个一个动作单独训练。那个时候,我和孩子就是这样,每天练琴的时候,先从单独的手指练习开始,在感觉所有手指都打开之后,再做连音练习。这样单调的训练持续了很长时间以后,才第一次得到了老师的夸奖,并得到她进一步的指导:(1)弹钢琴一定要细心,心能静下来才能弹好 (2)音阶弹奏每天都要坚持练;(3)你很聪明,但要用心、细心;(4)进步很大,要坚持。可谓为求得老师这样夸奖,孩子和我付出了很多努力。

三个月后,孩子便开始学习弹奏简单的钢琴曲。如:湖上天鹅,磨刀匠,月亮里的人。儿子每天练琴的时间就从最过去的30分钟延长到了一个小时。新学习的钢琴曲,无疑激发出了他对钢琴学习的浓厚兴趣,那份“我会弹钢琴”的喜悦,对他来说是难以掩饰的;常常是每次上完琴课,回到家,就会兴高采烈的去弹老师布置的曲子,弹了一次又一次,而根本忘却了老师规定的练琴的顺序——音阶——拜耳——哈农——曲谱。我明知这样不妥,但又不忍破坏掉他高昂的弹琴情绪,也就破例同意他这样做了。但这样做会带来怎样的弊端,对我和孩子来说,都是未知的。直到他不能尽兴的继续弹奏下去,对我说出:“妈咪,我的手好累”的时候,我们才恍然知晓老师不会无缘无故要求我们按顺序练琴。为此,我又从《倾听同行》寻来了相关章节加以指导我们对这个问题的正确认识。那个时候,我们就是这样,在不能理解老师对我们专业的指点之时,常常就是凭借这本书来加以再次领会老师的意图,并且每次都有收益。

接下来,便是《车尔尼》练习曲的学习了。这个时候,已经学习完了三年的基础训练。其目标是能力上的提高。但作为家长,就应该主动承担起扩大孩子眼界的义务。因此,我开始带孩子听音乐会。尽管需要增加开支,但我还是比较愿意出“大价钱”让孩子接受熏陶的。最奢侈的一次是我们花了960元买了两张票去观看朗朗的钢琴独奏音乐会。虽然我们不是很喜欢朗朗夸张的弹琴姿势,但他美妙的琴声所带给我们的享受,我想对孩子和我来说都是难忘的。此外,像北京音乐厅,国图音乐会,中山音乐厅以及很多免费音乐会,我们多次去购票欣赏。那个时候,儿子不到9岁,他已经能够做到用饱满的兴趣和耐心观看完长达两个半小时的音乐会了。一个大雪飞舞的冬日,我们从中国音乐学院看完音乐会步行回家,孩子一路兴奋地给我讲述着他未来的理想:“要把香山变成钢琴山,满山都放满钢琴。长大了要当像小泽征尔那样的钢琴指挥家和作曲家”;可见,音乐带给孩子多么有远见的理想抱负啊。

结束《车尔尼》的学习之后,接下来就是音乐素质和能力提高的学习,许多世界名曲的弹奏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随着学琴难度的增加,孩子也时常表现出不愿意练琴的情绪。每当这时,我会在厨房边忙碌边对他说:“妈咪最喜欢听着你弹琴做家务,你弹得真好听!“孩子每次听到这样的夸奖,就会再次调动起练琴的热情和愉快的心情。在弹完一首曲子之后,我总会对带着赞美的语气对孩子说:“弹得非常好,就是有两个地方没有弹好,你知道是哪两个地方吗?”,这时,孩子就会非常乖巧的看着琴谱,告诉我没有弹好的地方,然后我就会对他说:“那就再把这个地方练习一下,一个小节一个小节的弹好”。听完我的话,他总会愉快的接受,然后开始用心的练习。其实,对我来说,压根就听不出他什么地方弹对了,什么地方弹错了,我只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孩子的对音乐的敏感能力,培养他对钢琴的兴趣。就这样,孩子陆续完成了一些高难度的钢琴曲的学习。印象极为深刻是《仙女的竖琴》,《小天鹅》,《致春天》,《革命练习曲》,《船歌》,用老师的话来说,多数孩子弹琴弹奏这些曲子,大约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掌握,而碰碰仅仅只是用了不到两个星期就弹奏得非常流利了。我为此为孩子深感自豪骄傲。

为了自己能有能力陪伴孩子学琴,我开始有意识的收看央视的《音乐频道》。从这个节目中,我结识了很多著名的音乐大师。尽管并非都是钢琴家,但不可否认,对他们的了解欣赏,都激发起了孩子对钢琴的热爱。我记得,在一个专门介绍作曲家陈其钢的节目中,陈其钢是这样比喻音乐的,他说,“音乐是看不见的声音”——声音如同一种气味,当我们闻到它们的时候,或者听到它们的时候,它可以有一种神奇的作用,而其他的任何东西,都没有这种作用。它一下子就可以把你带到过去,使你一下子变小了,又拉着父母的手,变成两三岁,三四岁,然后突然一下子又背起书包去上学。当我和孩子听到这段话的时候,孩子马上的微笑点头感染了我,因为我没有想到孩子对音乐的感悟,会如同于陈其刚。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孩子似乎能感受出我对音乐的热爱,就非常喜欢和我交谈很多关于音乐,音乐家的话题。如,给我谈他对贝多芬,车尔尼和巴赫的印象:贝多芬写的都是交响乐,不是单独的钢琴曲子,不适合用钢琴单独弹奏;车尔尼,只要弹过他的曲子,就会知道他是一个从事音乐教育的学者,他写的都是钢琴练习曲,弹起来非常顺手好听;而巴赫,主要擅长钢琴的基础教育,他写的曲子几乎没有一点变化,弹来弹去都是一个调子的,僵硬死板。

 听到儿子如此感想,我紧接着追问在他们之中,喜欢谁多一点?儿子说要看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音乐人来确定了。他说,尽管很多人对贝多芬的赞美要比对车尔尼,巴赫的多,可却很少有人愿意成为贝多芬那样的人,贝多芬一生是为音乐而活的,就注定了他的一生是孤独寂寞的。只有孤独寂寞的人才能写出震撼人心的作品。弹巴赫的曲子,会感觉巴赫的性格是孤癖不开朗的。只有车尔尼,才能感觉出人生的很多快乐。

看见孩子能有这样的感悟,我难以克制住内心的喜悦。孩子是从内心深处在爱着音乐,爱着音乐赐予给他的美妙的享受。这样的感悟反过来促使我必须扩展自己的音乐知识面,不然会很快失去和孩子交流音乐的乐趣了。因此,我开始系统的阅读音乐书籍,《辛丰年音乐笔记》,《处处有音乐》,《莫扎特家书》,《乐迷闲话》,《如是我闻》以及《贝多芬钢琴作品的正确演释》,矛青的《音乐与人生》,从这些书中,对我来说不仅意味着扩展了我的音乐知识,更重要的是我和孩子的音乐话题越来越多,也因此获得了孩子的尊重。

除此,我们喜欢去音像店选购音乐CD,其中最为我们喜欢的是《史上最美的钢琴曲》,对我们来说,简直就是百听不厌的好曲子。即使在孩子学习完钢琴之后,只要从这盘CD上听到自己的曲子,他都会寻找到曲谱,再尝试在在钢琴上弹奏。用他的话来说,是要听到一首喜欢的歌曲,都能马上写出曲谱,再去弹奏。

漫长十年的学琴之路,尽管有时我们抱怨练琴是寂寞难熬的,可我们最终却享受到了学琴带给我们的快乐——孩子多次参加各种钢琴比赛和小型音乐会,都展示了孩子的演奏水平和音乐素养,并取得了足以让孩子和我满意的成绩。

沿着这种艰辛与欢乐并存的练琴道路,孩子最终在小升初时得到收获——他以钢琴伴奏特长生的身份被一家多年荣获市合唱比赛一等奖的重点中学所录取。这也算是对我和孩子多年努力的一种肯定吧!不仅如此,我和孩子都深深感到,对音乐的喜爱,更多的是应该把这样的喜欢之情融入我们的点滴生活中,才是最美妙的享受。

如果要我为学琴的家长们提出些建议,建议如下:

1:孩子学琴是否成功,取决于家长是能坚持。尤其是学琴的前三年时间,单调乏味枯燥的基本功练习如能坚持下来。那就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2:孩子在学琴的过程中,家长不能只充当”监工“的角色,在学会不断去赞美孩子的每一滴进步。“聪明的孩子”是夸出来的。

3:要不断加强自己的音乐素质修养,做个“音乐时尚人”。

4:感恩孩子,让我们成为“音乐爱好者”。

不过,很多要领是要家长自己去悟的,我的建议仅作为参考,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与孩子的艺术特长生之路 (2010-05-05 15:13:27)2019-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