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兆丰经济学讲义》第十天-中国酒文化是一种付出沉没成本取得信任的方式

信息不对称的表现

现实生活中,信息不对称有很多不同的表现。

表现之一:欺骗(cheating)。 例如,卖假货给别人,就是明晃晃地骗人。

表现之二:偷懒(shirking)。 例如,两个人在搬一块石头,石头朝其中一人倾斜,说明这个人没有真的卖力。

表现之三:逆向选择(adverse seletion)。

例如,银行把贷款利率提高,本来是要吸引那些有还款能力的人,结果跑来借钱的,可能是那些根本就不打算还钱的人。

表现之四:道德风险(moral hazard)。

例如,保险公司卖保险本来是要冲抵掉意外所产生的成本,但人们买了保险以后,做事情掉以轻心,反而增加了意外发生的机会。

表现之五:敲竹杠(hold–up)。

例如,河流上游的人跟下游的人说,我们一起修一个大坝吧,下游的人答应了。等大坝修好了,上游的人跟下游的人说,我们重新谈谈分成的比例吧,如果你不答应,我就把河水引到别的地方去。要是没有水,下游修好的大坝就成了废品,下游的人只好答应。

品质稳定才是优质

我们平时讲的优质产品,指的都是质量上乘的产品,比如商品的材质更好,功能更强大,使用更安全。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答案并不完全是这样。

在经济学里,优质的第一层含义是指匀质。换言之,不是说厂商能把产品的品质做到多好,而是说产品的品质要维持一个稳定的水平。同一批产品当中,一件产品的品质,跟另外一件产品品质之间的差距不能大,而且差距越小越好。

性价比相当才是优质

优质的第二层经济学含义是指,为了提高产品的质量所要付出的边际成本应该跟它得到的边际收益相等。当提高产品质量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我们说它达到了优质的标准。

我们这里讲的,不是质量绝对的高或低,而是讲,在提高质量的过程中,边际收益应该等于边际成本。通俗来说就是,不是质量越高越好,也不是价格越低越好,而是性价比越高越好。一分价钱一分货,对用户而言是值得的,这才是好的。

人们是通过哪些办法逐渐建立信任、克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障碍的呢?

重复交易

第一个最常用的办法,是重复交易。信任起源于重逢,克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重复交易是一个好办法。人们知道将来会再次见面,为了避免见面被戳穿或者被抓住,就会减少欺骗。

第三方背书

第二个办法,是通过第三方的背书。买家和卖家互相不信任,但如果他们都认识一个中间人,通过中间人担保,买家和卖家就可以克服信息不对称的障碍。

通过增加附加成本发信号

要提高信任程度、克服信息不对称,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增加产品的附加成本。

还有三种非常接近的建立信任的办法:付出沉没成本、给出人质或者给出抵押。

喝酒也是获取信任的办法

以沉没成本取信于人的做法中,常见的还有喝酒,喝很多酒。

喝很多酒是一种伤身的做法,是一种自残的行为。在中国的酒文化中,下属会对上司、晚辈会对长辈说:“您随意,我喝三杯。”这里的喝酒显然并不是享受,而是自残。这时上司、长辈心里就会想,这个人自己无端地自残三杯,付出了一定的沉没成本,说明他的表达是有分量的,他将来会好好地珍惜我跟他之间的关系,否则他今天付出的代价将来是收不回来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薛兆丰经济学讲义》第十天-中国酒文化是一种付出沉没成本取得信任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