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的诗——论中华文化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

远方的诗——论中华文化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

高一八班苏熙扬

近几年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在社会上引起颇大反响,有人称其为“诗词界的饕餮盛宴”,亦有人对其发出批评与质疑,我们该用怎样的眼光看待这个节目呢。

《中国诗词大会》将中华文化中的精髓——诗词搬上了舞台,通过选手答题pk的方式弘扬中华文化,在这个网络时代将文化与节目结合起来,的确吸睛又有意义。其一是将中华文化以大众化的方式传播,寓教于乐,节目的形式类似综艺,却让人在观看节目的同时还学到不少古诗词。其二是节目中各种专家的深层次有内涵的解读让观众对中华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其三是中国诗词大会的参赛者也十分耐人寻味,如复旦附中的小美女武亦姝,更是化身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与古诗词的标志之一,完美诠释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形象,圈粉无数。最重要的是中华文化本身便具有奇特的魅力,中华大国上下五千年沉淀下来的文字无一不是国之精粹,沉浸在这样的节目中,心灵都会受到洗涤与升华。但有明必有暗,大众化伴随而来的必然是内容的妥协,要想全民都能看懂,看得开心,只能委屈题库降级,出一些家喻户晓的诗词句,倒也不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只是那些真正小众而精华的诗词便无人问津,埋没在这些张口就来的诗句当中。也不乏有人评价中国诗词大会套路太多,有些期数的剪辑也让人无语。

但综合来讲,《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始终是我们中华大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改进的空间也有很多闪光点。在参赛者的身上我尤其得到启发,像是外卖小哥雷海为,即使平时生活艰苦朴素,也依旧紧紧地攥住诗词,还有参加了四期节目的陈更,没有那么多的高傲和不食人间烟火,只是一个把喜怒哀乐写在脸上的同龄小女孩,但她不惧世间言论的勇敢更是让人难以忘记。世间百态人情冷暖都完美地重现在这个舞台上,让我明白,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单凭这些,我便觉得《中国诗词大会》应该一直坚持下去,毕竟它早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成为央视台不可或缺的那一角。

你可能感兴趣的:(远方的诗——论中华文化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