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入秦,良禽择木而栖

图片来自网络
公元前362年秋,黄河西岸的少梁山地打了一场恶战。战事已经结束,遍地尸体,血流成河,红色战袍的是魏武卒,黑色战袍和布衣之身的是秦军士兵。日薄西山,秋风拂面,士兵们忙着收拾战场,修整兵器,挖灶做饭。

战场上一个白袍书生,在检查尸体,不时拿出竹简记录,此人名叫卫鞅,在一旁的是魏国丞相公叔痤。秦军皆为死士,致命伤均在胸前,令卫鞅钦佩。

秦军幕府,群情激奋,秦献公在做动员,秦军今白天战果颇丰,重挫魏武卒锐气。分配完明日作战任务,众将退去。秦献公嫡子嬴渠梁直言秦军应该退兵,再打下去秦国有灭国之灾。

魏军幕府,公子卬主战,公叔痤一副愁云惨淡模样,卫鞅建议暂时不战,当前胜算不大,等待合适的时机,胜券在握。奈何,当今魏王,急于求胜,公叔痤不能采纳卫鞅的谋划。卫鞅为魏国谋划,嬴渠梁为秦国安危着想,却都得出了退兵休战的结论,不得不说英雄所见略同。

第二日,经过一番苦战,秦军俘获魏主帅公叔痤,秦献公中箭负伤,下令全军撤退,后来秦国放公叔痤回去,少梁之战结束。少梁之战使秦人认识到,秦国连年征战,国力衰弱,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魏国仍然已霸主自居,丝毫没有认识到自身实力的下滑。

公叔痤病重,魏惠王前去探望,公叔痤自知时日不多,变向魏惠王建言,任用卫鞅为丞相,魏惠王不以为然,公叔痤知道魏惠王不会任用卫鞅,便又说,如果陛下不任用卫鞅。那就请杀了他,千万别放他去往别国,否则对魏国大为不利。可以说,公叔痤非常清楚卫鞅的能力,可是魏惠王以为公叔痤病的太重,说胡话,一个小小的中庶子能有多大本事,便不为所动。

公叔痤让卫鞅马上逃跑,把自己对魏王说的话告诉了卫鞅,卫鞅不逃,说道,魏王不听你用我的建议,自然也不会听你杀我的建议。就这样,卫鞅又呆了一段时间,深知自己在魏国没有用武之地,适逢秦国新君,秦献公之子秦孝公发布求贤令,恳请天下有才能的士子来秦实现抱负,卫鞅便来到秦国,准备向秦君推销自己。

卫鞅与秦孝公长谈,对秦孝公说了强秦的措施,秦孝公迫切要强大秦国,听的热血沸腾,深感相见恨晚,引为知己。卫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一展抱负,推行变法。秦孝公把商郡封给卫鞅,卫鞅因此被称作商鞅。

商鞅是难得的人才,在大争之世的战国,各国争相变法,诸子百家,人才辈出,只有贤明的国君才能得到真正的人才,只有贤明的国君才能不拘一格任用贤能,让其放心大胆的施展一身所学,带领国家走向强大。

知己难求,君臣知己更是难求,秦孝公商鞅共同演绎了一段君臣佳话。

你可能感兴趣的:(商鞅入秦,良禽择木而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