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勤王室马腾举义,报父仇曹操兴师(2016.4.20)

刘王叔北海救孔融,吕温侯濮阳破曹操

陶恭徳三让徐州,曹孟德大战吕布

董卓终于死在自己的暴政之下了,由于暴孽深重,遭到天谴,三次埋葬皆不成功。虽然此处作者使用夸张的手法,可是,足以见董卓当时的所作所为,令人发指,不能够原谅。

其后便是西凉军侵犯汉朝之地,先是战败,后来听取了谋士贾诩的意见,方可战胜。不料,青州黄巾余党又起义,贾诩便推荐孟德前去平定。这次时机也为曹操后来三国鼎立的局面奠定了基础。

 曹操紧紧地抓住了这么一个机会,招贤纳兵,爱惜人才,武才,历史上颇有名气的贤能人士,皆一一尽收囊中,譬如,文有文若,仲德,武有典韦等。本想功业略有小成就,想要奉养父亲,尽尽孝道,却天意难违,子欲养而亲不在矣!作者却归咎为曹的忘恩负义,残横暴行,才以致报复到他父亲身上。可惜,一件事情的悲剧式开端,往往不会就此结束的。

 曹操的父亲,虽不是陶谦动了恶念,想要诛杀,但确实是因为陶的识人不慧,才导致了曹嵩之死。因而,使得原本的好意,变成了坏事一桩。曹操大怒,想要血洗徐州,屠尽城中百姓。可见,一个人若是面临着亲情的考验,便是失却了往日的理性了!曹操此种行为,实在不该,亦是不能如此!

  曹操攻城,幸好因为种种原因而没有成功践行。由于陶谦为人耿直,体恤百姓,因而在众多人中人气与威望颇高,因而有谋士出计想请孔融和刘备出战,分成几路夹击曹操,逼曹退兵。

 刘备本来想要先礼后兵,依曹操的个性,此计定不能成功的。因为半路杀出个吕布,趁虚攻打曹操的大本营衮州,濮阳。无奈,曹操只能返回本营,与吕布大战。期间曹操几次几近身亡,皆是忠心耿耿的典韦及时相救,才可以获得生机。曹操因为刚愎自用,所以陷遭险境,后来则来个将计就计,依据吕布的有勇无谋,鲁莽的个性,引诱他进入陷阱。后来吕布得以突围,是因为他死死逃脱罢了!

 再说刘备因为真性情,或许夹杂着些许的优柔寡断,最为擅长的便是以情动人了!常常挥泪与赵子龙告别,由于情谊而不愿意接受陶谦的让贤,最后则是因为徐州百姓的请愿而留得住刘备。

 此三回皆体现了体现了曹操和刘备的典型个性。曹操因为典韦的忠心护主,因而可以获救。若是历史上没有了典韦,那可以说,曹操早已经身首异处了。因为曹操有时候过于冲动,藐视一切,高傲的心态,容易轻敌,此便是兵家之大忌也!再说曹操有时过于暴戾,在大是大非面前,有时候只是顾及个人的小利,终究难以逃脱那个小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他成为后来未能够称霸天下的阻力……

 而对于刘备,仁慈之心确实拥有,不过这不便于乱世的生存法则。或许,世道安定,他便可以是一代仁君,励精图治,带领人民奔向安居乐业之地。只可惜生于乱世,幸好他的人格魅力吸引了无数的影响豪杰,他的虚心请教,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他性格中的缺陷。可见,个人的能力终究是有限的,善用资源,才可能有更大的获胜把握!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国演义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