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半个月,90后也步入三十岁了……

01

临近年底,我又进入新的年度总结和计划阶段。

每逢此时,必须慨叹时光飞逝,我们仍然要不断在内心鼓励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我个人觉得这不是一句空话,如果我们能够经常提醒自己的“初心”是什么,那么在一年又一年的时光流逝中才不会留下遗憾。

自从微信变成越来越普及的社交工具后,我的通讯录已经很少更新。我现在一般跟别人加完微信后,会顺便把对方的名片、手机号码等信息存入微信联系人备注。

但我的手机通信录上仍有数千个号码,这都是近十多年使用手机后日益累积起来的。年底这段时间,我都会做“断舍离”。

虽然网络已经很方便快捷,我和别人通话尽量有微信电话功能,但情况紧急时手机号还是必不可少,因此我用半天时间把通讯录上的联系人进行删减。

因为我以前就有整合信息的习惯,所以我的通讯录不仅有电话号码,还视情包括对方的住址、生日等信息,便于人脉关系的推进。

在整理某个朋友的联系方式时,我注意他是1989年生人。想当初我俩认识时,他还是20多岁的毛头小伙子,如今也30岁了。再过半个月就是2020年,上个世纪的90后也将迈入而立之年。

在古人看来,三十而立,足以成熟到支撑一个家。但到了21世纪,国人的30岁却立不起来,包括曾经的我。我说过很多次:我的思想是30岁后才逐渐成熟起来,然后再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一点成就的。

02

纵观国内外,现代人要做到三十而立很难。

就在上个月,我去某高校看望一个学弟,他去年博士毕业后在这所高校担任讲师。

很久没见,自然要聊聊近况。

学弟很沮丧地向我诉苦……

去年博士毕业,他想留在上海工作,但找工作的压力很大。当时我帮忙推荐到这所高校,因为是高学历,当时这所大学的学院只招3个人,除了我的学弟是上海本地生长的博士,另两名刚从国外留学回来。

现如今,由于学校薪水偏低且发展有受限的迹象,那两个人已在一年内先后离开,只剩下我学弟一个人。

另外,虽然刚毕业工作,但学弟已是30多岁的人,除了职业发展,还有个人问题要解决。目前高校讲师年收入只有十多万,他到女朋友家“提亲”,对方家长嫌他收入低、上海无房无车而不认可,最终导致两人分手。

这样的状况确实挺窘迫,我大致了解他现在的工作情况,每周有一天要集中给本科生授课,其他时间还算自由,用来做学术研究。

临别,我鼓励他把时间利用起来,赚钱放在首位。

回去路上,我心想:现在的环境对于大部分来上海等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来蛮艰难的。

乱世出英雄,太平盛世出狗熊。

年轻人如果一直在校学习,年龄不占优势,稍微一晃就40岁。在中国,40已经算是到了不惑的年龄,过了35岁很多人会有中年危机,所以30-35岁确实需要付出极其大的努力,这种努力跟在校期间苦读书,准备高考的那种辛苦是两个概念,更难,心累加身累。

03

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此问题呢?

我认为还是有的,但要做到的难度不能单靠努力,还有方法、人脉,甚至运气。

上周我跟一位外国友人聊天,他今年也三十多了。

正好聊到未来打算的话题,他很高兴地告诉我已经初步找好工作的方向,按照他们国家的养老制度,再工作35年就可以享受退休生活。

他的私人社交圈我略知一二。

除了日常,他每周都有定期的计划与不同的人接触。当然,喜欢喝酒、能花钱(至今没有什么存款)总能交到朋友,这也是在一次次的交际中让别人了解他的为人和能力,从而提供机会来合作。

这位老外朋友说:在他们国家,30岁之前都在学习。此处的学习是一个大概念,什么都要学,包括个人的见识和心智。30岁到40岁这个阶段,要做很多尝试,然后确定自己的方向。40岁到65岁才是大干一番的时候。

这和中国人的思想有很大不同,也是我喜欢跟外国人交流的重要原因——发现不同视角,汲取书本上没有的东西。

不管怎么样,对比国内国外,一个人的发展路径都要经历类似的过程——成长、学习、找方向、谋发展……

可是,就算规律如此,为什么有的人走得快,有的人走得慢?

说到底,除了一点运气和人缘,基本的能力素质决定了我们能走多远、走多快。

04

可惜生命只有一次,我现在再回头看自己过去的路,有的走对了,有的存在偏差,错过一些机会。不过按照老外的视角,也不算晚,继续奋起直追,不进则退!

那些不想“佛系”,想要更好人生的人,最好能在20-30岁这10年具备“找方向、谋发展”的基本功。这十年是最佳时机,单身、父母身体健康毫无牵挂,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多接触社会实践的机会,就看你越不愿意下一番苦功夫,这才是真正的“高考”。

第一项能力——时间管理。我们做事的成本有两个:时间和金钱。大部分人也没什么钱,那就把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以下的事都需要时间。

第二项能力——笔记管理。晨间日记、日程本、学习笔记、工作手册需要做好相关的记录,这些记录看似枯燥和费时间,而且是线性的,但如果经过几年的记录,再来整体看,会有意外收获。比如我会在同一天看过去3年的这一天我都干了什么,发现不足,是否存在拖延,是否有不切实际的想法,是否有好点子。

第三项能力——健康管理。人要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负责,没有一个好的身体,什么也干不了。20多岁根本想不到这些,但如果足够重视并且养成定期的锻炼习惯,将为未来打好身体基础。人发展到一定层级,不仅在拼脑力,更是在拼体力。如果身体突患重病,损失的岂止是金钱。

第四项能力——理财方法。年纪轻轻,没有什么钱很正常,但我们还是要有理财的方法和能力。最基本的措施是开源节流,人要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控制好自己才可能控制好别人和事。在开源节流的基础上,慢慢磨练自己的理财能力,那么在将来财产增值后才能够保住你的财产。记住: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第五项能力——阅读能力。阅读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能力,但在工作之前,我们阅读的能力是有瑕疵的,你只能读学校的教课书,你也许读了些课外书籍,但你不具备按需要阅读的能力,那些网络文章(包括我写的这些狗屁玩意)、小说和杂志对你来讲毫无难度,甚至有害无益,你要能够一口气阅读数十本书后整合信息的能力。

第六项能力——表达能力,包含说和写。无论哪一种,你最好都能具备。当你在表达的时候,就是在把吸收的知识或信息输出,别以为我们都会说和写,平时的那些罗里吧嗦、毫无条理的说和写都无法证明的你思考问题的能力已经达到一定的深度、广度和全面。

第七项能力——人脉管理。你出去社交,有没有想过人家为什么要跟你成为朋友。那些主动联系你的人,除了家人和同事,凭什么要人家来请你吃饭、喝茶、唱歌。在你不具备别人主动找你的情况下,善于提供自己的价值,去主动吸引别人,用你的资源去换别人的资源,你就成功了。

第八项能力——突破自我。人是习惯的产物,无论我们在哪里,无论我们在做什么,也许我们自认为干得很出色,容易形成一些行为习惯。但这些习惯到底是正确还是错误,恐怕连我们自己都无法得知。也许现在是对的,但在不远的将来回头看却是错的。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因此,我们要有能够不断突破自我舒适区的能力,不断尝试新的东西,接触新的人,换一个角度看自己,既可以纠正错误,更有可能得到更好的成长和进步。

第九项能力——待继续补充。

这些能力,是我目前能想到在20多岁的年龄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磨砺和培养的8个方面。也许你看得热血沸腾,但如果你冷静下来看,这八种能力似乎没有一个能在现实生活中变现。

社会上有很多网课都在强调“变现”,但你有否想到:这八种能力正是我们走向变现之路的前提。

在你不具备这些基本功之前,那些变现课就是在割你的韭菜。

或者你一直疲于奔命,每天在工作、生活中让自己显得很忙碌,即使没有买房的压力也会过得很安逸。

但这都基于没有突发情况,假设某一天社会的基本面(具体发生什么请自己脑补)或家人出现重大变故,那原先你所谓的安乐现状只会变得不堪一击,根本没有能力还手。

这么说或许有点言过其实,甚至“杞人忧天”,却是我不断思考和前进的动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再过半个月,90后也步入三十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