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极简经济学》读书笔记(第14—15章)

《斯坦福极简经济学》读书笔记(第14—15章)_第1张图片

第十四章:缴税是用强迫的方式克服搭便车问题

公共物品:顺着每个人自利的本性,将无法创造公共物品,所以政府必须征税来建设

公共物品的两个特性: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非竞争性是指商品本身不会因为更多人使用而变少。

非排他性是指卖家无法排除那些没有付钱也能使用商品的人。

当某些人从公共物品受益去没有付出相对合理成本时 就叫“搭便车”。

大部分时候,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自利会为社会提供很多效益,但公共物品,因为自利的本性,反而会更糟。

自利的市场运作行不通,就要靠社会机制帮助解决这个问题。纳税就是用强迫的方式克服搭便车的问题。如果你不纳税,叫坐牢,这些利益与成本是隐形社会契约的一部分。如果社会成员不用某种方式合理提供公共物品,大家都会受损。

当没有人愿意来修路时,便没有路了。

第十五章:社会福利计划是在援助与激励之间拔河

贫穷与福利计划:社会保障网不应是令人难以起身的吊床,而应能缓冲你掉落下来时的力道,并让你再弹上去。

经济学家所说的贫穷是指低于贫困线以下的家庭。而“贫穷线‘又是怎么找到的呢?

20世纪60年代,美国当时的经济学家先确定所有家庭成员提供基本饮食需要多少钱,以此算出了62个不同家庭类型的食物预算,按照食物支出占家庭总预算的三分之一的原则,得出了62个家庭类型的贫穷定义。

这个定义方式一直延续至今,只是做了微调。

但这种衡量贫穷的方式也受到了很多质疑。比如家庭对食物的支出已经从三分之一降到了五分之一,而通货膨胀时,贫穷线会往上移,人们会觉得自己和富人比仍然穷得要命。有些低收入、低生活成本地区的贫穷线应该要更低一些才合适。从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在减少贫穷族群方面就没有什么明显进展了。

社会救助的两难局面

帮助穷人的最佳方式是什么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包含了重大真相和巨大的困境。

如果不帮助穷人似乎很残忍也不道德,但是如果帮助了,在一定程度上又会减少穷人自力更生的动力。这就是社会福利的取舍难题。

例如美国的基本政策是:如果设定贫穷线是22162美元,那么政府对那些没有工作或者薪酬在这个线下的家庭给予补贴。那么,没有工作收入的家庭和家庭收入在1800美元的家庭收入的总和都是22162美元。人们便失去了工作的动力。

更严重的时候,当你有收入的时候,就会交所得税,也会同时失去政府补助的医疗保险和食品券之类的福利,会导致自己得到的 会更少。这也让人们更加不想工作。

援助和激励的目标不只是分配金钱,让人们高于贫穷线的收入,而是帮助人们发展他们需要的技能,让他们在不断变动与成长的社会里谋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斯坦福极简经济学》读书笔记(第14—1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