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爱读书的孩子,后来都怎么了?

(这不是一个切合的题目,但是我只想以它做题,因为我一切思考的出发点就是它)

因为从小就在体制内长大,除了好好读书还是好好读书,父母的眼界和环境的鄙陋,促成了现在的我。毕业后又走入教师岗位,换一个角度再一次看同一件事情,感触和领悟与日俱增。

近日在微信上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恢复高考以来,全国各地的文理科状语,都去哪了,结果是他们可能得到了一份收入不错,地位也不错的工作,但是却极少有在创造性领域做出成就,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进程上,他们还比不上那些成绩不太好但是爆发力强,敢于突破和创新的人。这让我深思和反观自己。

最近几年,工作上的需要,每每当我想做点什么,却总是苦于思维闭塞,出不来好点子,每回如此,便给自己下一个定义:创造性太差。再回想平时写作文,从来不是在脑子里先构思再行文的,而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要做什么事情也是如此,不到真的动手去做,我是无法周全构思的。可见胸有成竹这类事情也不会发生在我身上。但是,曾经读书的时候,为什么没发现自己创造性太差?反而在诗兴大发的时候,还常常得意于自己的文字,自以为是地陶醉在自己的创作里,倍加珍惜的感觉,却不知道自己只是一只井底之蛙。现在已经意识到如此,我也慢慢地不再看重自己的作品以及所做的事情。哪怕辛苦做完,别人告诉你,这事你白做了,不需要了,我也不再懊恼,换做曾经,无用功我是断然不会去做的,做事的前提是这是必要的和有结果的,在学习上也是,做这套题的前提是有答案在,我可以对照检查自己的疏漏。就是这样一个功利的我,讲究效率的我,看重事情价值的我,在后来的日子里,慢慢地学会了放下,学会了无所谓。世间无大事,无罪责,便无脾气。

再回到创新性人才的话题。文章中有分析,我看的很快,也没仔细,但是大标题映入眼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也不想回过头再去看文章,但是有一点,说到成绩好的同学大多有一点倾向,就是神经质。你想想,你要确保打高分,那么做出答案后是不是要反复推敲和质疑,再辅以如果做错了,我会扣积分,总分能得多少的种种设想,这样的推测会持续到考试结果出来为止,甚至如果是大型考试,不发试卷那更不得了了,你是不是在结果出来的很长一段时间还在推测,呀,我这分数,我到底是错了哪些题呢,为什么明明我估分有95,结果却是80,我要查分,查分查分!哎,还是算了吧,说不定哪里我做错了,没发现了。哎。就这样,一年又一年的学习,考试,再学习,再考试,反复被叮嘱仔细,沉着,反复检查,会做的不出错等等的教导。学生不进入神经质的状态还能怎样?这样的人,在日后的生活与工作中,就会因为各种大小事情而犹豫不决,选择焦虑,不擅长做决定。因为生活中的是没有绝对的对错可言,怎么做怎么抉择大不了就是人生轨迹的差别而已,一辈子各有各的活法,谁能说你的活法就比别人高级和可资模仿呢?

再想起前几天看天天向上,关于读书日的一期节目,有一个北大的毕业生,女孩子,曾经是哈尔滨的文科状元。给大家推销她的书,内容是以她的中学生活为原型,写的青春小说,我向来对这种青春小说不感兴趣,觉得没内容,没营养,再看到这个女孩子说毕业后在上海从事金融,后来压力大就辞职了,现在靠文字谋生,再听到她说自己是夜猫子,难怪从她眼里看不到光,晚睡的习惯给身体最直接和看得见的影响就是眼睛,会笑的眼睛才是最美的眼睛。就是这样一个文科状元,现在以青春文学谋生。个人意见,我是不太喜欢。不是说不可以以写作为生,也并不是我瞧不起她,而是从整个给人的感觉,这并没有传递太多的正能量。我并没有有意要诋毁的意思,只是觉得一个文科状元就写写青春文学吗。卖弄一下文采,没有读大学,没有考状元的人也可以啊,你读了那么多,希望今后能够给人带来更多不一样的精彩吧。我会持续关注的。

再想起校长前几天说的,毕业生里面成绩好的无影无踪了,他们当中留学的啥的都有,可是差同学却有回来给学校捐资助学的,差生对学校的感情比起那些好生来,似乎更深。姑且不追究根源,从结果来看,这也确实很普遍。我想,好同学大多目标高远,不断追求学业精进,他们谋求好的工作,过一个更充实和有意义的生活的可能性更大。相反,差生们会提前走入社会,他们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吃的亏,卖的力,苦衷自然比他人多,这样的生命经历,当然会让他们更加怀念曾经在学校里的日子,不读书也不会怎么样,每天打球,溜达,发呆,日子逍遥自在无拘无束,曾经的老师容忍我上课开小差,作业不按时做,考试考不好,我居然还能顺利毕业,想想我跟好同学的差距,想想我毕业后的这些年,不念旧才怪了。而且走入社会的这些年会让他们更容易放下架子,加上从小不读书接受过各种批评和惩罚,早就练就了厚脸皮,回过头来再去母校看看,有什么不好意思?或许这是我能够想到的逻辑。

再回到我的教学,作为老师,你得负责,你得出成绩,你没有成绩,领导看不起你,觉得你没能力,就不器重你。同样的,你也想出成绩。可是当你早晨提前走进教室,看到,教室里不管是优生还是差生,相互拿着作业就是一大抄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这还是个表现好的班级,而且他们抄的作业还是班主任的课业,而且他们班的这门功课还成绩很不错,你又会怎么想?教育的事情太多太多了,你想都想不过来。最好是眼不见心为净。再想到,面对好生和差生,好的同学上课认真听,积极思考问题,作业及时做,一丝不苟,步步为营,你为他们的认真和坚持而感动和欣赏,觉得他们就像曾经的你一样。你欣慰而得意。但是当你想到如果他们某一天成了状元,或者即使没有成状元,他们为了学习失掉了棱角,失掉了更进一步的闯劲和拼命,最终也在一份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坐着平凡而重复的工作,你还会欣赏他们吗?我这里并不是说就不赞赏别人找一份平常的工作,只是说和对待那些差生的态度上来说,教师又该如何平衡。比如说差生,他们在班里调皮捣蛋,影响你上课,影响全班的学习氛围,你恨不得他们不在这个课堂里就好,但是他们课后,有的做事积极,有的喜欢跟老师家长里短,有的还嘻嘻哈哈,全然不觉得我上课触怒了老师而不好意思,谁说他们就无药可救呢,谁说他们今后就不会有所成就呢。保不定比好同学还过得好,姑且不说物质方面,谈谈社会贡献吧。好同学,在科学成就,语言造诣等领域却是无敌,但是差生可能今后在开拓人际,商业,技术等领域,做出更大的开拓性发展。而曾经,你可能对这些学生,摇头,失望,绝望,甚至痛恨。

做一名好老师,真的不容易,你要收敛起你的情绪,你要以理性的态度对待所有人,你要用心呵护每一个正在成长的青春的心灵,你又不能因为太在乎他们而影响你自己的生活状态。

再想到最近看柴静的看见这一本书,里面写到采访卢安克的事迹,卢安克,德国人,因为来中国做志愿者就留在了中国,在广西一个偏僻的农村学校,他没有教师资格证,不能任课,也曾因为任课而考不了高分被排斥,他就这样陪伴着孩子成长,啥也不做,也没做成啥,至少世俗的成功,跟他一点关系也没有,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对中国教育现状的反思,他对教育的热情,他对纯粹无功利的教育的意识,却打动了无数的中国国民,于是我滋生了一个念头,中国的教师们,当你们还在为教师这份职业的种种不公和不如人意的现状而苦恼的时候,就当自己是在做志愿者,在做公益事业吧,教育原本就是公益的。这样想通了,你也就不再在乎外在的功名利禄或所谓的成功了。至少我这样思考了一两天以后,我的心情豁朗了很多。

读书总能带给我启迪和思考,我爱读书,我也爱教书,但是这似乎与我刚刚所谈到的这些相悖,但其实不是的。我所谓的读书,不是为考试而读,不是读功利之书,学科辅导书,虽然十几年求学我也是伴随着功利之读书而长大,但是真正深入我内心的书籍却都是闲书,也只有闲书才能真正激发读者的阅读细胞,启迪思考,启迪智慧,当你读到一本好书,遇到一位你喜欢的作者,你一定是在文字里与作者产生共鸣,做了一番思想交流的。

爱读书的人不一定都是成绩好的学生,同样的,成绩好的却不都是爱读闲书的。光以成绩好坏来区分人的话,乍一看,那就是书呆子和吵包的区别。若以是否爱读书,尤其是爱读闲书来区分,那就是气质的问题了。

总之,说了这么多,我五意于要从此别样对待我学生当中的优生和差生,也不是不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争取好的分数,也不是瞧不起状元们,更不是欣赏不读书的鬼才怪才。而是自我调侃和安慰罢了。我的文字从来都是自我开脱,给自己一连串似乎很符合逻辑的说辞,让自己接受现在的生活,安抚好当下的心,这样才能继续有勇气前行,而且在行走的过程中,有清晰的思路和目标。我不喜欢思想的杂乱,却常常让思想处于杂乱当中,我喜欢看整洁干净的房间布置,却极少让自己的房间整洁干净。我想坚持打扫房屋,坚持清理思想的垃圾,却常常半途而废。我想做物质和精神的贵族,却碍于自身的局限,连精神贵族都算不上。有时候,朋友说你太无欲无求了。对,我的要求好像真的很少,每天快乐和谐就好。但是有时候我的要求又好像很多很多,当下,我又想换个大屏手机,因为看着舒服,想以后有灵感了用手机码子,开电脑太麻烦,我对辐射的感觉总是太敏感。可是喜欢的手机又抢不到,抢得到的手机又太贵。于是乎,这就是所谓的物质和精神都只能处于中等水平的我辈,脱离不了的苦海。人生大抵如此乎?

下班回家,就开电脑码子,似乎最想说的都没有遗漏吧。对于文章的深度,就不要要求太高了。我还想说的是,对于教师职业,你怎么看待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将会是你永久思考的话题,你如何面对农村学校的学生一点作业都不做的现状,你如何去改变一个不爱读书的人,又想起,前段时间看的一个视频,说的是一个在美国的非洲妈妈,带着她的孩子去了非洲一个偏僻落后的山村生活,出发点是给孩子好的教育。她写了一本书,书名我忘了。节目就是推荐书籍外加采访这位妈妈。还有,前几天看马克斯范梅南的教育机智一书,还只看了2章,这本书我是去年9月买的,一直没看,书中讲到了教师替代父母这一角色。看了很受触动。教师在多多少少的程度上,你要把你的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无论什么,都以好的方面去为他们着想,但是这也是一种能力,爱的能力,不是每一个人,每一个老师都能爱生如己出。更重要的是,现在的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就真的跟要求父母一样,甚至比做父母的要求更多,凡是学生没做好的,就说是老师没教好,很多家长也只顾工作,忽略了对孩子的陪伴和正确的教育,这样的情况下,教师的责任之大,任务之艰,真不是我努力了就能改变的。但是这种理论我很认同。社会加之于教师的各种角色和头衔是历史的,社会的,也是政治的。

好了,我写完了。个人观点,欢迎争鸣。但是我不希望因为我的言论引起领导的意见和上级的批评,我不想走入风口浪尖,只求平静地生活。我会继续做好本职工作,该干嘛干嘛。

有时候嘛,书读多了,感慨就很多,不写写又觉得孤独求友。不读书嘛,生活又索然无味。我就是这样一个人,固执,纠结,摇摆又坚持。深深地想改变自己,又固执地坚持着自己。不知何日是个头。

一个半小时,码四千三百个字,平均每分钟47个字。我想这也算是我表达我很复杂的思想感情的最快的速度了吧。

春天正好,阳光正好,活着就要开心,不要迷茫,哪怕无望也要坚持所想。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些爱读书的孩子,后来都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