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牌大厦》第二编在劫难逃 第四章“卖不掉”与“还不上”(躲不开的金融危机)(3)

银行贷款给企业,企业迟早还不上,那么贷款给消费者呢?一样还不上。

《鬼子来了》之中,马大三借八婶子一斤白面答应来年还八斤,这就是信用消费的雏形。马大三为了满足眼下一斤白面的急需,丧失了未来八斤白面的消费能力。给鬼子和翻译官包饺子,送他们“上路”是不常见的事情,常见的事情是农民青黄不接的时候向地主借粮:春天借200斤,秋天还400斤。如果还不上,就要把自己的薄田交给地主偿债(也可能是农民的闺女去给地主当丫环)。除非大丰收,一般是还不上的。地主可以把利息提高到农民还不上的程度,愿意借就借,不借拉倒;农民则赌一把今年的收成,大丰收就能还上,再说即使秋天还不上也比现在就饿死强。

很明显,信用消费要牺牲未来的消费能力。至于为什么会答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地主的解释是眼下的享乐比未来的享乐更重要,有些人渴望眼前的享乐,有些人则有恒心希望未来富裕,于是双方友好协商,达成了一致。地主都是有恒心的人,更看重未来的富裕和幸福,农民则是鼠目寸光的人,追求吃光花净。不过,地主是宣扬目前的享乐比未来享乐更重要的人,可他们自己却乐于“牺牲”眼下的快乐,追求未来的幸福。农民的解释很简单,三个字——“不得已”。

信用消费的另一种形式就是赊购。一些小商铺,比如《孔乙己》中的咸亨酒店,为了招揽生意往往对熟客有赊购的业务。孔乙己去酒店喝酒,就经常不给现钱——平时喝酒记账,有钱时补上。小说中,他临终还欠酒店十九文钱。赊购给许多没有稳定现金流的城市平民提供了便利,也给小商铺提供了稳定的客源。这种信贷消费本身没有利息,小商铺也不敢收利息。因为赊购与农村的高利贷不一样,往往无抵押,客户流动性也比较大,总额较小也不值得去打官司。收利息无非增加违约风险。利息越高,风险越大。(当然,偏远地区的小商铺则往往质次价高并对赊购提出苛刻的要求。当地客户迁徙不易,选择少,不得不接受这样的条件。)

阻碍信用消费发展最大的瓶颈,是违约的风险。多数情况下,这种违约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多数社会底层的收入水平被压低到仅仅能够维持基本生活的地步,或者说他们的收入扣除基本生活费之后不会有盈余。如果他们在第一年因为种种原因采用了信贷消费,那么必然压缩第二年的消费,或者说第二年的消费水平必须下降到基本生活水平之下。除非因为某种原因,比如大丰收,导致他们获得额外的生活资料,否则违约的风险基本不可避免。

农村的高利贷很容易违约,只要出现连续的荒年,多数农民想不违约也不可能。多数情况下,农民不希望违约,因为违约就意味将丧失土地,由小农变成无产者,经济地位下降一大截。地主则希望农民违约,趁机兼并农民的土地(当然,也可能是农民的闺女,比如喜儿)。农民可以去逃荒,但是土地不能随身携带。如果农民没有薄田或闺女,地主是绝对不会借粮给农民的——“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地主借给农民的粮食的总价格,往往远远低于正常年景农民的土地的价格。

城市的赊购也面临这个问题。孔乙己最终也没有偿还拖欠的十九文酒钱。与农村不同,城市穷人多数是无产者,没有可以抵押的土地。小商铺依靠客户增加和零售品相对较高的利润率平衡这种损失。如果平衡不下,就要破产倒闭。在激烈的竞争中,许多小商铺在增加销售和增大违约风险之中权衡,稍有不慎就可能血本无归。《林家铺子》之中,由于日寇侵略,林家铺子生意萧条,赔本销售,赊购违约,反动派趁机搜刮,林老板最终有产变无产。所以,小商铺一般只对熟客开展信用消费的业务。

无论地主还是店主,都会审慎借贷——任何人对自己的钱都会非常谨慎。地主觊觎农民的土地,农民可以用土地抵押。无产阶级除了自己的劳动力本来就一无所有,拿什么抵押呢?把钱借给无产阶级消费,还不上怎么办呢?这是每一个高利贷者都会审慎考虑开展信用消费业务的原因。

当然,如果借出去的钱不是自己的那就是另一回事了,现代金融为信用消费铺平了道路。银行作为专门的信用机构操纵全社会的货币资本获得利差,用别人的钱生钱,于是信用消费就蓬勃发展起来了。把农村的高利贷和城市的赊购结合在一起,就是现代的信用消费。

对于推动信用消费,商业银行往往相对审慎,要求对方有收入证明,有担保人,有稳定的工作和住所,无不良信用纪录,有一定的存款等等。相比之下,投资银行则大胆激进得多。这并不是因为两种银行的经营者在职业道德方面有天壤之别,而是因为商业银行的业务和投资银行的业务有本质区别。投资银行只承担一个筹资掮客的身份,收取佣金,并不把自身信用参与到融资过程中。本金和利息收不回来是债权人的事,与投资银行无关。投资银行募集来的资金往往属于养老金等社保基金或者各类投资基金。这些公共资金的管理者,明知投资计划并不可靠,但是为了眼下的业绩(他们的收入往往与在任期间的业绩挂钩),而选择这些有问题的投资。商业银行则不能这么做。因为客户在商业银行开户,商业银行有义务无条件支付客户账户中的余额。如果商业银行出现大量不良贷款,必然面对挤兑风险。由于经营方式不同,投资银行可以把风险完全转嫁出去,商业银行则很难推卸得一干二净。

所以,由投资银行推动的现代信用消费一方面要求高昂的手续费,一方面不要求借款人有严格的资产做抵押。现代信用消费中,许多金融机构对本金的安全的重要性的考虑,远不及对手续费(投资银行利润)的考虑。公共资金的管理人为了眼下的工资和红利也愿意选择这些明显有问题的投资。真正倒霉的人,是这些资金的真正所有人,比如养老金所有者或者购买基金的中小资本家。迟早会有资本受到损失,只要不是自己的就可以。(每一种理财产品都会在不起眼的位置有明确表述投资风险自担的条款。这些不起眼条款会在需要的时刻发挥明确的作用。)

只要自己不必承担风险,商业银行同样贪婪。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商业银行是政府下属机构,政府对商业银行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即使贷款收不回来,政府也会开动印钞机填平商业银行的损失。这样的商业银行只需要关心自己的收益而并不用担心贷款的风险,所以往往和投资银行一样倾向于高风险的项目。

赊购发展成信用消费,与资本主义进化到垄断阶段是分不开的。由于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垄断企业控制经济命脉,资金门槛的的提高,实业投资空间有限,大量没有被大资本吞并的中小资本主动退出生产循环,把产业资本变现为货币资本,然后交给金融机构去管理。于是,金融机构为了获得超额的利润,开始大搞信用消费。这种利润丰厚的生意不做白不做,反正各种货币资本价格便宜量又足。

在金融市场中,小资本就是大资本的炮灰和猎物,能够保本便已不易。如果消费者不能按时偿还消费贷款,那么倒霉的将是社会资金,这些资金来自千千万万的中小资本家、社保资金和社会各个阶级的投资(比如工人购买的养老保险和为供孩子上大学积攒的投资)。

金融的奥义就是利益归自己,风险推出去。用别人的钱,玩自己的赌博,拿丰厚的年金,在崩溃前跳槽,这是混金融界的秘诀。对银行家来说,大量的信贷消费者还不上账是迟早的事,只要别发生在自己这一环就可以。如果发生在自己这一环,只要别让自己承担损失就可以。对许多社会资金管理者来说,佣金到手了,损失了也是储户的,这样的生意是很合算的。这些资金的管理者是乐于用资金管理的资金去谋求高额利润的,尤其是他们的提成和短期收益挂钩的时候。对企业来讲,有钱不挣是傻瓜,金融机构既然已经筹集了社会资金替消费者垫付了货款,何苦替别人的账户能不能兑现操心?在为利益运转的社会中,要求他们考虑别人的损失,岂不是要求太高了?(所以,美国放松金融管制之后,各种不合格的不良贷款瞬间激增。在巨额利润的诱惑下,指望金融机构自我约束,实现金融平稳运行,这是梦话。)

话题转回来。

消费信用无非是把商业信用又延伸了一个环节,从生产延伸到了消费。在前面生产信用的分析中,最终信用的一环是零售资本家。如果零售资本家商品滞销,就不能偿还贷款,那么最终整个信用生产的链条将一环扣一环地崩溃。有了信用消费之后,整个社会的信用消费的链条又增加了一环,链条的最后的一环由零售商变成了工人。前面的分析已经指出工人的工资不足以消费所有的消费品,所以信用的链条最终必然崩溃。利用信用消费,最终的还款来源是工人的工资,所以还是不解决问题。虽然目前消费缺口被透支的未来的消费能力暂时填满了,但从长远看,工人未来的消费能力必然更加不足,因为他们要压缩未来的消费偿还贷款本金,还要承担惊人的利息。

消费信贷的本质是把一部分货币资本借给工人,工人用未来的工资收入偿还目前的消费总额和对应的利息,用工人未来的消费能力满足目前的生产能力与消费之间的缺口。前面的分析中已经指出“工人—资本家”社会中,工人的消费永远被压低到最低限度,剩余价值中资本家自身消费以外的部分,成为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缺口,找不到对应的消费能力。金融界使用金融工具,提前利用了工人未来的消费能力,填平了目前的缺口,但是注定在未来埋下更的大消费不足的祸根——因为那时的消费能力不仅要减去目前的已经提前透支的部分,还有对应的惊人的利息(贷款买房的人都知道贷款利息有多可怕)。

“朝三暮四”变成“朝四暮三”,并不改变每天消费七个栗子的总量。这个道理是任何智力正常的人都可以理解的,金融家把系统风险归结为个别金融机构忽视风险,违规操作,而不是资本主义内生的缺陷。如果不是智力和猴子处于同一水平的话,就是利欲熏心看不到事情的本来面目,或者是为了利润故意视而不见。

假设货币币值稳定,那么工人的债务必然会逐步累积。假设一个国家第一年总产能和总消费能力的缺口需要对应100亿美元的信用消费的话,那么第二年的消费缺口必将是100+100(1+r%)=200+r亿美元,其中100亿美元用于偿债的本金,r亿美元是信贷消费的利息。这时,如果希望填满第二年的消费缺口的话,就需要比第一年大得多的信贷。到第三年,需要的贷款总量就是300+2r+r^2亿美元了。其中r^2是利率的平方。依此类推。理论上,工人可以不断借新还旧,甚至仅支付贷款利息暂时不必偿还本金(本金可以被投资银行包装成能产生稳定而高额利息的优质资产卖给各种公共基金)。随着工人债务不断滚动增加,要支付的利息必然不断滚动增加,破产只是时间问题。这种不断借新还旧的最终临界点,就是工人工资扣除必要生活费用以后,无法偿还每年的应付利息。这时,工人连利息都无法偿还,便不会有人继续借钱给工人。借新还旧的循环无法继续维持,工人陷入债务危机。

工人破产时,就是公共资金或者投资基金管理者手中掌握一大堆借据却收不回钱,对客户说“对不起”的时候。这时,储户的资本受到损失,而推动消费信贷的金融机构和那些依靠消费信贷的企业却获得了利润。

在复苏期和繁荣期,资本家不断扩大投资,社会生产被动员起来,很少有人失业,企业产品销售顺畅利润增加,工人收入大幅增长,债务问题显得不那么严重。工人尝试消费一些在以往看来是奢侈品的昂贵的消费品,还有房子或汽车。这时,除了全社会债务总量滚雪球一样地不断增长,一切都好。

繁荣期能存在在于贷款不断增加,但是贷款总有到期的时候。不断借新还旧是不断测试清偿能力的底线。当清偿能力扩张到极限时,现实生产过程中任何一点微小停顿,都能造成整个信用体系崩溃,危机随之到来。现实经济往往并不会扩张到理想的极限状态就被意外地打破了。金本位时期,最常见的导火索是黄金流出导致基础货币总量下降,信贷收缩,利率上涨。价值符号时期,生产规模停滞,物价上涨,为了避免通胀恶化,央行往往主动加息收缩信贷。加息必然导致信用消费成本急剧上升,债务人无力继续按时、足额偿还贷款,往往是全社会信用体系崩溃的前兆。多数人的偿债能力低到一定限度时,任何小概率事件,都能使靠信贷消费支撑经济崩溃。

消费信用透支了未来的消费,严重阻碍危机后的复苏。因为这时工人不仅仅失业,丧失了消费能力,而且陷入深深的债务之中。工人的工资要扣除一部分债务才能用于消费,这样必然削弱社会总消费需求。工人工资到手后,要首先扣除欠下的债务,然后才能消费。这时的工人不是无产阶级,而是比无产阶级还低一等的债务奴隶——他们不仅一无所有,而且为了房子和车子负债累累。不把他们榨干净,金融机构是决不会饶过他们的——饶过他们就意味着金融机构自己承担损失。

如果发生通货膨胀,工人的实际债务下降,那会如何?我们目前的假设都是币值稳定的情况,币值不稳的情况将在后面分析。不过,通胀造成的作用,可以确认的有三点:首先,通胀有利于债务人,不利于债权人。负债累累的人的债务负担会减轻,但是那些把钱投入公共资金的人的钱就会缩水,也就是那些小资本会受到损失。其次,通胀会改变社会分配,弗里德曼的直升机撒钱谁也不发财和通胀不改变经济结构的结论都是骗人的。由于主要收入来自工资,主要财富是存款,所以底层往往比顶层吃亏。那些在放贷过程中捞了一大笔的人会在通胀的过程中再大捞一笔。再次,通胀很可能造成生产的崩溃,小企业的生产循环被迫停止。

你可能感兴趣的:(《纸牌大厦》第二编在劫难逃 第四章“卖不掉”与“还不上”(躲不开的金融危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