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房间拥挤吗

有一种心理病态,它在现实生活中极少出现,甚至至今仍有专家将其斥为“伪命题”;然而,它却深受小说、电影等各种媒体的钟爱:小李子、约翰尼·德普、克里斯蒂安·贝尔、约翰·库萨克、罗素·克罗、爱德华·诺顿、布拉德·皮特……一系列形态各异的实力男星,都曾主演过以其为题材的电影。请你猜猜,它是什么?

是的,它是人格分裂。英文全称:Disassociated Identity Disorder,中文全称:解离性身份识别障碍。

关于这种疾患的特征、成因、治疗方法等这些学术性的信息,学界至今仍有很多争论。我这种纯粹的门外汉就不误导观众了。以我粗浅的了解,DID的案例非常稀少,因此,专家对于这种疾患是否存在都存有质疑。但这并不影响好莱坞利用这个题材大做文章。豆瓣上一个名为《人格分裂电影》的豆列下,赫然列着21部影片,包括:《搏击俱乐部》、《机械师》、《美丽心灵》、《美国精神病人》等一系列大片。其中,就有我今天要聊的三部电影中的两部:《秘窗》和《搏击俱乐部》。而我要说的另外一部同样以人格分裂为题材的电影:《一级恐惧》,甚至还不在这个豆列里。

初级入门版:蓝色的《秘窗》


你的房间拥挤吗_第1张图片

约翰尼·德普饰演一位才思枯竭并且正在和老婆离婚的作家。他隐居在深山老林里,每日昏昏欲睡,似乎不务正业,日子却也平静安逸。某日,一个自称来自密西西比的戴牛仔帽的男人,打破了这表面的平静。他声称作家抄袭了他的作品,并且不惜用杀人的方式要求作家修改作品的结局。最终,作家发现这个所谓的密西西比男人,其实正是自己的分身,而他的诉求,就是杀死作家的妻子……

这部只有95分钟的电影,情节、人物、叙事方式都是三部里最简单的,甚至很多情节的设计、镜头语言的运用,都颇有些模仿二流恐怖片的恶俗感。但是,它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用静谧的田园风格衬托主人公内心的杀气腾腾,用约翰尼·德普本色般的颓废气质反照西部牛仔不择手段的放肆。结尾尤其精彩:小镇警察来到作家的小屋与其对峙,声称你我心知肚明你是凶手。而作家只是看着手里的玉米,用那个在整个故事中一再出现的结尾作为回应:“不久后,她的死就会成为一个迷,连我也解不开……”,然后,镜头带着人们的视线从后窗来到埋着尸体的后院,那里已经长满了玉米,而约翰尼·德普,这时又秀出了他的尖牙……

这部电影最大的优点,大约就在于它的简单直白,如同蓝色一样,清澈明晰,不用你拐太多的弯,烧太多的脑。

你的房间拥挤吗_第2张图片

看完这部电影,一个深深的感觉就是,它本身就是一篇很精彩的短篇小说。果不其然,编剧名单里,斯蒂芬·金的名字赫然在列。

中级进阶版:灰色的《一级恐惧》


你的房间拥挤吗_第3张图片

这部拍摄于1996年的电影是三部里边年纪最大的,那时的爱德华·诺顿,年轻的像一块内酯豆腐。但,这部电影本身却一点也不简单,爱德华的演技,就更不简单了。

爱德华·诺顿饰演的少年Aron因遭受主教性侵而将其杀死,他本身也将面临法庭的指控。李察·基尔饰演的大律师Martin自愿为其辩护。Aron声称其完全不记得自己杀死了主教。在Martin的努力下,Aron的另一个人格,Roy浮出水面。与Aron的懦弱青涩不同,Roy凶残老练,他自称一切都是自己所为。Martin以此为据,与检察官Janet百般周旋,最终,Roy现身于庭审现场,差点勒死Janet,Martin凭借这一突发事件,成功令Aron脱罪。然而,当他向Aron告知这个消息的时候,Aron却请他向Janet转告抱歉。Martin这才发现,自己,以及整个司法体系,都被Aron玩弄于股掌之上。


你的房间拥挤吗_第4张图片
你的房间拥挤吗_第5张图片

这部电影所涉及的元素显然比《秘窗》复杂一些,比如人格分裂的成因之一:早期性侵害就被提了出来,而《秘窗》却对作家分裂的原因语焉不详:老婆出轨根本不能算作原因,顶多只能算作导火索。正如老婆所提到的:“你那时人根本就不在……”。犯罪元素几乎是所有人格分裂电影必不可少的部分。《一级恐惧》也巧妙的纳入了这个元素。与《秘窗》那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的蓝色格调不同,《一》显得入世多了:大量的调查、评估、庭审的细节描写,大量的近景镜头和特写的运用,令这部电影透着一种模糊而又冷淡的灰色,就像Aron第一次和Martin见面时所穿的那件上衣一样,看似朴实而无害,实际暗藏汹涌的杀机。

说这部电影是灰色的,不仅因为它的情节是三部里最现实的:不是《秘窗》的遁世,不是《搏击俱乐部》的末世,而是当下实实在在发生的现世;也因为它对于人格分裂这种状态的质疑。电影的最后,我们知道一切都是Aron自编自导。正如文首提到的,这样的质疑并非只出现在电影里。至今,很多心理学家仍然怀疑人格分裂的现实存在。

彼时的爱德华,初出茅庐。但他的演技却如同从久远劫来随身携带的一样,直接就亮瞎了观众的眼:纯情而木讷的Aron,野蛮而冷酷的Roy,他演绎起来都那么驾轻就熟,而他们彼此间的切换,也被他处理的恰到好处。也难怪他凭借处女表演便获得奥斯卡最佳男配的提名。


你的房间拥挤吗_第6张图片

高级骨灰版:黑色的《搏击俱乐部》


你的房间拥挤吗_第7张图片
你的房间拥挤吗_第8张图片

说到爱德华的演技,就不得不提到另外一部他主演的人格分裂大戏:大卫·芬奇执导的《搏击俱乐部》。如果说,爱德华在《一级恐惧》里只是小试牛刀的话,在《搏》里,那才是大放异彩。当他在老板办公室里,一人分饰两角的一只手拉着自己的衣领,半边脸因恐惧而变形的时候,我除了和他的老板一样,张大了嘴巴看的目瞪口呆,还能做什么呢?

你的房间拥挤吗_第9张图片

《搏击俱乐部》的剧情实在太复杂。这部史诗般的巨作值得反复观看,我就不再啰嗦剧情。一言以蔽之:一个人格分裂的汽车召回分析员Jack,与他的分身Tyler一起创建了一个地下搏击俱乐部,随着俱乐部的不断壮大,团伙的行为逐步升级,最终将用炸毁12座大楼的方式向世界发出终极宣言。在末世行动开始前,Jack幡然悔悟,不惜自杀以消灭Tyler。

这部电影位列豆瓣最佳电影Top250第21位,甚至超过之前介绍的《十二怒汉》。大卫·芬奇在这139分钟里,用炫目的镜头、曲折的情节、妙语连珠的台词和演员炉火纯青的演技彻底征服了所有的观众。它不仅仅是在讲述人格分裂,它是用人格分裂作为线索,将导演所希望呈现的很多材料:心理学的、社会学的、犯罪学的;浪漫的、现实的、超现实的……巧妙的缝制在一起。也正因此,只能用黑色来形容它:所有的颜色混合在一起,不正是黑色吗?

你的房间拥挤吗_第10张图片


这部电影是黑色的,因为它处处透露着绝望。

当Tyler说,“You are not your job.  You are not how much money you have in the bank. You’re not the car you drive. You’re not the contents of your wallet. You’re not your fucking khakis. You’re the all-singing, all-dancing crap of the world.”

你的房间拥挤吗_第11张图片

我仿佛听到芬奇拿着他的导筒,淡淡的说出他的名言:

我想嘲弄人们在电影院灯光变暗而20世纪福克斯的标志出现时心中带有的期望。观众们总在期望什么。我的兴趣就是对它进行嘲弄。这才是真正的兴趣所在。”

然而,最让我念念不忘的是,这部绝望黑色的电影中,却又闪烁着星星点点的希望。

最后一个镜头,是Jack拉着Marla的手,捂着流血不止的脖子看着眼前如焰火般耀眼的爆炸和如表演般有序倒塌的摩天大厦。这个结尾貌似颇受诟病,很多人说它破坏了影片的整体性,让电影缺乏了一点一颓到底的决绝。不过,作为一个女人,我却很喜欢这个结局。我不确定Jack不惜自杀也要拯救Marla究竟是不是出自真爱。我只知道,当我看到Jack试图用撞车来为自己多年以来对汽车安全隐患秘而不宣的为虎作伥而赎罪的时候,这部电影对我而言,有了另外一个更为真实的面向。它不再仅仅是向物质主义和媚俗的社会以及仰赖于这个社会而苟延残喘的每个人宣战——从《了不起的盖茨比》到《发条橙子》,再到《猜火车》,难道以此为主题的东西还少吗?。它有了某种新的,隐秘而又令你无法忽视的内涵,在悄然闪烁着。我说不清那是什么。但它确实如空旷而幽冥的夜空中的一颗星辰般,光芒虽柔弱,却令你无法忽视。


你的房间拥挤吗_第12张图片

说了那么多,似乎与现实生活并没有半毛钱关系——这几部电影用来作为茶余饭后扯淡的边角料都嫌血腥了点,尤其在妈妈圈子里。可是,且慢……

人格分裂确实罕见,但性格特质的整合不佳却并不罕见。你是否曾经觉得自己在人前人后是两个样子?你是否经常感受到两个不同的声音在自己的头脑里互相辩论?你是否觉得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自己对自己的认识截然不同?

比如我,在人前常呈现出急公好义的公仆面向,回到家却又常呈现出颐指气使的女王范;有时候温柔似水,有时候又凶蛮如火。做出一个判断或决定后,我常常会接着再问无数个“为什么”、“真的吗”、“如果不”……这样玩分裂玩的好了,人家给你送一顶“女人不坏男人不爱”的桂冠,玩的不好,那就是“no zuo no die”。关键是,那个时刻震颤着的小宇宙,在面对孩子的时候可不是能想怎么爆发就怎么爆发的。于是我便常常陷入在这样一个恶性循环里:儿子做错了某件事情——我不高兴了——我不愿意表现出这种不高兴,于是假装高兴,或假装平静——我的“黑暗小宇宙”在汹涌澎湃,而我的“天使”面向在竭尽所能掌控局面——“黑暗小宇宙”永远都是获胜方——发脾气——后悔,下次坚决不发——儿子又做错了某件事……

其实上述流程中还省略了隐忍怒气时内在的种种交战,正反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自由辩论,场面甚是激烈……

我想,这样的场景对于妈妈们来说,可能并不陌生。那个一会想发作,一会想忍耐;一会想逃跑,一会要坚守的自己,那个自己跟自己死掐的自己,是不是有点分裂呢?也许,这可以算作是我们关注人格分裂的一个原因吧:我们都想知道,如何善待灵魂深处那些不同的自我,如何让他们携手共进,而不是彼此缠斗。

电影并没有给我们答案。不过不约而同的,电影都会以主角意识到自己内在有多个不同的自己作为结尾。也许,这正是寻找答案的第一步:承认那些不同的存在。就像有一天晚上,陪睡时儿子各种折腾。我觉得自己的怒气已经到嗓子眼了,正准备再次陷入各种交战的模式,我忽然意识到,原来除了那个当好妈妈陪睡到底的我,还有一个做自己想要闪人去看电影的“后妈”版本的我在拼命挥着手,期待被看到。于是,我就在心里对她一笑,说了句“你好啊!”,只一瞬间,所有的不耐烦都烟消云散了。

说到这里,就要推出人格分裂的终极必杀版——现实。

不管某些心理学教授如何质疑,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号称真正的人格分裂状态出现。这里要跟大家推荐一本书:由真实事件改编的《24个比利》。它讲述了一个据称有24个人格的强奸犯Billy Milligan的故事。Billy年少时境遇凄惨:父亲自杀、继父虐待……因此导致了他的分裂人格。

据此改编的电影《拥挤的房间》正在制作中。

也许,等你看完这部电影,也会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

你的房间,拥挤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的房间拥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