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让孩子过上悲惨的生活,就去与他人做比较

前几天看李誕在《奇葩说》中说的一件事,觉得很有意思,他说一个拥有私人飞机的成功人士,痛苦的羡慕着沙特富豪们怎么那么有钱,私人飞机是用波音747改的,他自己的飞机往人家旁边一停就像玩具一样。

这位成功人士从物质上看怎么说都算很成功了,但他仍痛苦的羡慕着更富有的人。

这两天读《非暴力沟通》时读到了这句话:如果想过上悲惨的生活,就去与他人做比较。当时就想到了我们经常说的 “别人家的孩子”,想到了前段时间那个在天台上告白的初一女孩,她哭着说妈妈总是拿她和她的学霸好朋友比较,孩子哭的伤心,让人心疼,可见生活中被妈妈拿来比较给孩子带来了不小的痛苦。

即使现在那么多关爱孩子的心理和教育工作者一再地说:不要拿自己孩子和别人家孩子比较,但仍然到处都能听到“看人家小姐姐多懂事”,“看人家谁谁谁成绩多好”这些话。

作为一个成年人,我相信家长说这些话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懂事,成绩好,但孩子年幼,她们不一定弄的懂家长复杂的内心。

我的一个朋友,她说她小的时候,有时候看电视,当电视里放一些特别懂事成绩又好的孩子的事迹时,她妈妈就会说:看人家那孩子。

她说到现在仍记得当时心里模模糊糊的觉得  :妈妈不喜欢我,妈妈喜欢那样的孩子。  

虽然当时就在妈妈身边,却觉得跟妈妈隔着一堵摸不到的墙,她很想让妈妈也喜欢自己,但又不知从何做起,觉得自己好孤单,好无助,甚至会有一点点被妈妈抛弃的感觉。

虽然现在她已经快40岁了,但总也跟她妈妈亲近不起来,聊到这些的时候仍然能感觉到她的忧伤。

我们的传统里不知为什么,父母们想让孩子成长,进步,很喜欢用羞辱和打骂,可能这样的思路是通过让孩子痛苦来唤起他们的斗志,可能这种方法相对于慢慢的陪伴,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来说更加简单快速,但这种方法对孩子们的伤害也是极大的。

年幼的孩子身心还在成长之中,并且每个孩子的遗传与生长环境的不同,每个孩子的承受力也是不同的,很多孩子还不具备足够的承受力,如果痛苦太强烈很容易就将孩子击倒再也爬不起来;或者虽然孩子不断进步,但却永远要和他人比较,永远认为自己不如别人,无法形成对自己正确的认识和评价。

而且如果一个孩子总被比较,而且是拿别人的长处来比较孩子的短处,比的次数多了,孩子会觉得反正我是处处不如别人,就会没有了进步的动力,这种情况心理学上叫做习得性无助。

所以有时候不是孩子做不好,也不是孩子不愿学习,而是被这些无意义的比较打击掉了去做去学习的力量。

我有时会很纳闷我们传统的亲子关系,父母似乎总是把自己放在孩子的对立面,可是难道我们与孩子的关系不应该是肩并肩帮助他们一起解决问题吗?

妞儿刚上学时因为没上过学前班,所以各科都比其他孩子落后些,她自己有些沮丧,没信心。我跟她说:学习是要有个过程的,如果你一来就什么都会,那就不用上学了,没关系,妈妈陪你一起把落后的补上就好了。

后面的那段日子,放了学陪她跳绳,到家没事的时候拥抱她,对她说她好可爱,我好喜欢她,给她买她喜欢的零食,虽然没上过学前班,但那段时间妞儿那么爱学习,作业写不完拒绝吃饭,我都觉得这样有点过了,但她坚持。

有一天放学刚刚接到她,她微笑着说:妈妈,你说的对,学习要有一个过程。可能那天她感觉到或者是老师的反馈让她感觉到自己的进步了,到现在我仍记得她笑的发自内心,特别可爱。

不要说年幼的孩子了,就算是我们成年人,如果家人经常当着你的面说:“看看人家谁谁谁多优秀,看看人家谁谁谁多成功”。我们的心里会作何感想?感觉被羞辱算是轻的,更重要的是你会有被嫌弃,不被爱的感受,是不是?

所以,不管对孩子还是对自己,与别人比较不是让人卑微无比,就是让人盲目自大,比较让人渐渐 失去了自己,拿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孩子比较更是破坏了亲子关系。

《非暴力沟通》中说:比较蒙蔽了我们对人对己的爱意,家人间最重要的沟通应是爱的流动,而不是以别人为尺去互相丈量。

所以,别人家的孩子好与不好都是别人家的,我们有自己的孩子,她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只有她自己去思考去实践去探索才能知道。别让我们的比较让孩子失去了自我,也别让我们自己的自卑和焦虑挡住了孩子成为自己的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果想让孩子过上悲惨的生活,就去与他人做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