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研究机构搞内部工作手册,会被人骂“吃饱了撑的”吗?

政府研究机构搞内部工作手册,会被人骂“吃饱了撑的”吗?_第1张图片

今天,听说办公厅某秘书处搞了个处室工作手册后,我顿时眼前一亮。

要知道所有办公厅的秘书处都是服务领导的,无论是中央、省市还是县区的。由于领导管理经济社会领域的内容都十分庞杂,如果每件事儿都得处室、科室负责人来谆谆教导、交代,估计时日一长,很多人的精力就会达不到,工作容易出纰漏,进而影响服务质量的提升。

此时,有没有工作手册,哪怕是不成文的规定,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不成文的规定,处室、科室肯定是有的,但显然与标准化、内容全面、操作性强的工作手册有些差距的。

有了这个手册,处、科室领导,一方面向下领导处员、科员就会跳出“传帮带”的老办法,让新人尽快上手,让人员岗位职责明确、合理分工,形成工作合力,保障文秘服务质量。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制度保障,即使处、科室领导有事出差,也不会耽搁工作运转,可以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

工作手册,实质上成为处室、科室领导驾驭工作局面的利器和避免人亡政息的制度安排,绝对不容小觑。

服务领导的文秘部门如此,那么,研究室这类搞材料研究的部门可以吗?能不能搞出一个研究室某处的工作手册呢?

我觉得是可以的。至少可以尝试一下。

研究室这类部门工作内容十分宽泛,几乎是领导关注什么就研究什么,经济社会发展有什么新变化就研究什么,而且各处室经常因各种原因成为一个“万金油”的角色,什么都得干。

研究内容不确定,中长期研究与短期文稿起草需求相互交织,这样的环境下怎么确立工作手册呢?

从基础工作看,研究任何问题首先是找资料。这些资料有的是从网上扒拉下来的,有的是从一些付费网站上下载下来的,有一些是从纸质资料上敲出来的,有一些是从一线部门收集起来的。根据不同的工作主题或内容,分门别类整理好这些资料(电子版和纸质版),本身就是一项不可回避的工作。这么干的好处显而易见。日积月累后,分门别类、主题明确的资料+个人或团体的研究成果,会让你下次遇到这方面研究工作的时候,可以轻松激活以往记忆,快速上手写出高质量的文稿。

分门别类整理经手的资料文献包括统计部门发布的相关数据,无疑就是研究处室的一份基础工作。

但,这对于出经济社会政策的研究部门而言,还不够。故纸堆里面的东西,无论以往多么精彩,那毕竟与今日的实践活动还有差距的。还需要,针对某个主题,让主管机构部门上报专题材料,自己去一线部门蹲点调查研究,并建立调研基地和调研联络人通讯录,以便能够及时了解发展动态。

获取鲜活的一手资料和动态发展进程,并以信息或调研报告等形式服务单位智库建设需求和领导决策,无疑是研究处室的一份日常工作。

有了这些结合分工形成的资料文献、统计数据、一手资料和调研报告、资讯等构成的基础数据库,这个处室、科室的根基就有了。此时,以此为基础,内部工作手册的大概内容便可以确立了。

比如,按照一定的标准对经手资料文献的电子版和纸质版分门别类、健全完善的职责。

比如,完成调研报告、决策咨询建议的量化任务。

比如,深入一线蹲点调查的具体要求。

比如,半年、年度根据基础数据库和处室工作出的“世情、国情、省情、市情”等报告或简报。

比如,新人加入后内部不同研究口径的轮训安排、周期、内容。

比如,内部研究分工安排,短期文稿起草工作的团队协作办法。

等等,不一而足。

而且,随着工作的展开和内容的不断丰富,工作手册还会不断进化,适应工作需求的变化。

这样,因为基础牢固、工作内容明晰,一个研究部门,依据工作手册这个联系部门本身、部门成员、涉及方方面面工作内容的载体,就可以自运与公转相结合完美运行了。

如果再辅之以内部考核比如年度不合格、合格和优秀等档次的评定,纲举目张下,这个部门的工作估计想怂也怂不了。

这时,谁又会骂“吃饱了撑的”呢?

我相信,大部分人是不会的。

(完结)

封面图片授权基于:CC0协议。

你可能感兴趣的:(政府研究机构搞内部工作手册,会被人骂“吃饱了撑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