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下午,我在班上守延时。课间休息的时候,把本来应该放学发的餐点提前到最后一节课前发。这样做是因为班上已经两次出现餐点不够发的情况。
前两次都给学校做了反映,后勤部也在注意。但如果有一次,也许是学校的疏忽,但两次,我想可能是班上的问题。
事发突然
等全班同学都坐好了,我把餐点依次放到每个孩子的桌子左上角后,请还没领到餐点的孩子举手。全班没有一个孩子举手,那说明全班都拿到了餐点,数量是够的。
接着,再请全班孩子安静看书的同时享用餐点,并依次把垃圾丢到垃圾桶。
时间过得很快,马上就要到放学的时间。我一般提前几分钟安排孩子们收拾书包,准备放学。正当大家都在收拾的时候,突然听到班上一个孩子举手报告:老师,我的面包不见了!
发的时候是每个人都发了的,每个孩子也确定都拿到了的。为什么这个孩子的面包不见了呢?她把面包放在桌子上,但却没吃,一转眼的功夫就不见了。原本出去排队的计划取消,我立马组织大家在座位上坐好。
这时班上有同学说:肯定是被谁偷了。孩子们立刻七嘴八舌说开了。
“刚才发面包的时候,是不是每个孩子都拿到了面包?”我想再次和孩子们确定每个人都拿到了的。
“是!”孩子们回答的都很肯定。
保护孩子,小心处理
“那现在班上有个孩子的面包不知道放到哪里去了,老师想,可能是面包不小心掉到哪里,哪位小朋友帮她捡到了;又或者,是哪位小朋友不小心拿错了。”
根据孙瑞雪老师的《捕捉儿童的敏感期》中提到的理论:12岁以下的孩子是没有道德感的,他们还不能主动认识到“拿别人东西”和“拿自己东西”的区别。我向孩子们描述了刚才的情况后,引导着孩子们从好的方向来看这件事。
“那等下,老师会请全班同学闭上眼睛。如果,你帮这位同学捡到了,或者不小心拿错了面包,请你睁开眼睛看着老师,好吗?”这样做是为了保护孩子的隐私,避免对这位孩子造成更多不好的影响。
刚开始,有好几位孩子都睁开了眼,可能没有明白是什么意思,也可能是想看是谁拿了。
于是我又重申了一遍:“请有捡到面包或拿错面包的同学才睁开眼。”
全班同学都闭着眼睛,等了几秒钟,有个孩子怯怯地看着我,并悄悄把手举在胸口。我向他点了点头,让全班睁开了眼。
按照日常安排,我组织全班做好课后三件事后到教室外面排队。同时,让那位睁眼的孩子帮我一起到阳台收拾垃圾。他会意地背着书包,一到阳台便从书包拿出面包,我“藏”到衣服里。
交代班上一个孩子组织孩子们出去排队后,我从教室正门出去,又从隔壁班后门进去,前门出来,手里拿着那个“藏”的面包,递给了那位掉了面包的孩子,并告诉她,以后一定保管好自己的东西。
这样“多此一举”,是为了避免班上孩子怀疑任何一个孩子,保护孩子的隐私。
询问原因
为了了解更多情况,和孩子孩子妈妈进行了沟通,让他了解具体情况。孩子说前两次班上的餐点也是他多拿了,而且除了餐点,班上其他孩子的奖励卡也有多拿。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行为背后肯定都有具体的原因。
为什么要拿餐点?因为中午挑食,没有好好吃饭,下午饿得快又很喜欢池学校的餐点。后来和心理老师聊起这件事,原来这个阶段的孩子还没有物权意识,他们不认为这是别人的,而是放在那里没人要,那我就可以去“拿”。
而为什么要拿奖励卡?
因为妈妈每天回家都会问:今天有没有得到表扬,奖励?有奖励的话妈妈就会开心。久而久之,孩子为了让妈妈开心,就算得不到,也要满足“妈妈的需求”,让妈妈每天都开心。
后面的处理顺理成章:明确告知了孩子既要保护好自己的物品,更不能拿别人的物品。同时,家里人每天放学接孩子时会带点餐点,避免孩子下午肚子饿的情况。
从孩子出生开始,他们的道德意识就在不断发展。但12岁以下的孩子,他们还没有健全的道德意识,认识不到很多事情事“不可以”的。
当他们无意间做了一些道德范围内不允许的事情时,我们可以引导。但成人的一些期盼和想法,当作用于孩子身上时,却需要我们谨慎。
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我们可以为他的进步感到高兴,却也不能成为评判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他们是多元的、多方面发展的,这也要求我们多方面看待他们。相对于评价,陪伴和给予支持才是最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