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容易被本末倒置的例子

最近发现,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容易被我们本末倒置——这些事情本来只是一个工具,但我们做着做着就很容易把心思都放在了工具上,而忘记了目的,甚至把工具错当成目的。李小龙曾经说过「手指只是要指向月亮,不要只专注在手指上,不然你会错过所有天堂般的壮丽!」这里,「手指」其实就是指工具,「月亮」就是指目的。

这么说或许很抽象,那下面就举四个典型的例子。前两个偏世俗层面,后两个偏精神层面。看上去似乎毫无关系,但其实都有一定相似性。

【一】 财务自由

「财务自由」这个词相信在生活中不难被听到,尤其是一些讲投资理财的文章和书籍。「实现财务自由」可以说是很多人的人生目标。似乎只要实现了财务自由,人生就获得了意义。

其实所谓的「财务自由」究竟代表什么呢?用不完的钱?可是钱越多,欲望往往越强。假如真的有用不完的钱,那然后呢?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但消费带来的满足感永远都是暂时的,而且相信大家都清楚钱并不是万能的。所以,给你再多的钱,意义又何在?

因此,「财务自由」似乎并不能作为人生的最终目的——在我看来,它只能是路,是工具。而这条路的终点便是「精神自由」。就是说,「财务自由」的最终目的应该是「精神自由」

什么是「精神自由」?这是一种发现了自己理想、并不再受制于外界种种制约、全心全意为之前进的状态;是一种发现了自己内心的声音、不再受各种杂念干扰、不再随波逐流的状态。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定义。

而在我们通往「精神自由」的路上,最典型的阻碍因素就是钱。因此,当我们不再为缺少金钱而恐惧、做决定时不用再把钱作为第一考虑因素时,我们就更容易成长。无可否认,一开始我们都得为钱而工作。只是随着年龄的长大,不断受到世俗思想的影响,很容易 忘记了最初的目的,而误以为钱就是目的。而这个误会往往会导致一系列的短视行为,如为了省钱而出卖自己的时间、健康,甚至干一些不道德的事情。

追求「财务自由」,没错。只是别忘了,它不是根本目的,只是一条通往「精神自由」的路。在这条路上通往「精神自由」,我们会更好走而已。

【二】阅读数量等指标

「年度目标:读100本书」「一星期读完XX本书」。说到「多看书」,相信这些目标并不少见。

规定阅读数量,究竟有用吗?当然有,一定程度上它能促进我们不断阅读,并且不断改进阅读方法,提升效率。可是,若是过度重视数字,问题就来了,有时会囫囵吞枣读完一本书却不知其然。所以,数字本身也只是一个工具,数字是多少,并不是我们的目的。

同样地,如果要进行自我写作并发表文章,自然会关注读者的关注点击量,这无可厚非。但若是过度关注读者反应,写作就会变成了一种压力,文章就会变得华而不实。所以在我看来,写作最终的目的应该是提升自己的思考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促进自己不断学习认识这个世界。而关注量,则应该作为激励自己的动力,而非目的。(当然一些分享类写作除外)

【三】瑜伽体式

说起瑜伽,相信99.99%的人都会觉得它就是指那些可以用来炫耀一番的类似于体操杂技的体式动作。

不错,瑜伽的确包含体式,但体式的习练只是它其中一小部分。印度大圣哲帕坦卡利在《瑜伽经》中对它的定义为

瑜伽是指引心识全神贯注地朝向某一对象或所源,以及维持在这个方向而不散乱的能力。

瑜伽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我们认识每一样事物的时候,都可以完全地专注在它身上,而不受干扰。听上去好像没什么,但其实只要你稍微观察一下自己,就会发现自己的大脑无时无刻都在思考,根本无法安静下来,情绪总是在不经意间产生,而这些都或多或少地限制了我们全面的认知。我们以为我们拥有「自由意志」,可以自由地「控制」自己的思想和大脑,但实际上似乎更应该是大脑控制着我们。而瑜伽的目的,就是要让我们通过不停地内观与修习,看清自己的内在,慢慢地减少噪音,找到最原始的、埋在每个生命里面的纯粹意识。

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瑜伽就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这就是《瑜伽经》2.29说到的八个构成部分:制戒、内制、体位法、呼吸控制法、制感、摄心、禅那、三摩地。

可以看出,「体位法」只是其中的一个分支。它的目的是打开我们的身体,疏通能量,从而更好地进行冥想和自我察觉,通往心灵的自由。换句话说,瑜伽体式只是路,通往正确认识事物、心境达到永恒平静、与纯粹意识合一的路。但要达到真正的瑜伽境地,这八支最好同时进行。

所以可想而知,商业世界很多打着「瘦身塑形」「健康理疗」幌子的瑜伽,严格意义上其实是「假瑜伽」,丧失了其中的精髓。而且,一味的攀比、show所谓的高难度体式甚至还会助长了「小我」。再者,如果是为了体式而体式,那跟体操杂技有什么区别?

【四】 各种宗教仪式

先以「佛教」为例。

说起佛教,很多人自然会联想到和尚、烧香、素食,然后或许还会联想到「宗教」「迷信」「不科学」。或许是带有一个「教」字吧,这很容易让从小就接受唯物主义教育的我们条件反射般地产生了抵触。

可是,与我们的认知不同,《正见-佛陀的证悟》一书中对佛教徒的定义却为

如果一个人接受了下列四项真理,他就是佛教徒: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一切情绪皆苦、一切事物无自性、涅盘超越概念

也就是说,所谓「佛教徒」不一定是苦行、每天念经、吃素。相反,他可以拥有各种社会身份,并且取得世俗的「成功」,就像我们普通人一样生活——只要他发自心底地接受和认知了这些真理。

所以实际上,「佛教」也只是一条路,这条路的终点是「佛」。何为「佛」?心的一种状态,一种净化一切染污并证得全知的状态。而那些所谓的各种佛教传统,打坐禅修、祈祷念经,都只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走向这种状态而已。而当真正达到这种状态时,路就不重要了:「然而,道路本身也需要被抛弃,如同你抵达河岸时,就得抛弃舟一般。在完全证悟的那一刻,你必须抛弃佛教。」简单来说就是:佛教的目的是让你不再需要佛教。

根据这个道理,或许其他一些宗教也是类似的:初衷都是为了寻求真理,只是各自追求真理的路不同,而导致了「仪式」的不同。但是人们往往容易过度重视「仪式」,而忽略了它们最终的核心——过度重视形式,不问根本。各种盲目的信仰,便因此产生。其实,只要认识并感悟了这些背后的真理,那些「仪式」或许真的不重要。


当然以上仅代表个人看法,或许存在一定局限性。举这些例子,更多地其实是想说:每做一件事,除了what和how,都应该问问why。

所有工具的最终目的,其实就是让我们不再需要工具。

你可能感兴趣的:(几个容易被本末倒置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