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从朋友里选出“做大事儿的人”?2017.03.21

(知识融通笔记)

1.怎么从朋友里选出“做大事儿的人”?所谓的 “做大事指数”,在心理学上叫“成就需要”——成就需要高的人,野心勃勃、想成功,收入一般也比其他人要高。人处理问题表达观点时,无意识都会心理投射,那么,不妨看看对方是不是渴望成功的人、是不是希望展示个人实力、是不是想挣钱、对成功的看法、小时候是不是肩负着家长的期待、是不是受过良好的教育和训练。
我的评论:其实,只要细心,用这个方法,哪怕两个陌生人初次交流,我们也可能一窥概貌。总体上,就是对方是否乐观向上,但有不完全是。我想了几个维度:是否对未来焦虑但不抱怨(问问他对未来的看法)!遇难题是放弃、求助还是自己解决(问他婆媳关系怎么处理的)!是否好奇(比如你随便扯个话题看他问不问为什么)!是否不达目的不罢休(不妨问他失恋后争取过几次)!是否做的比说的多(看他朋友圈之类的有没有经常立志)……

2.你犯过哪些归因偏差?
我的评论:弗洛伊德讲过一个经典笑话:一个丈夫对妻子说:“如果咱俩中有一个先去世,我想我会搬到巴黎去住。”
许多乐队为什么最后都解散了?因为每个人都高估了自己对群体成功的贡献。一般的规律:群体的每个成员对自己为共同工作所作贡献的评价之和总是超过百分之百。
对归因偏差的一个解释是:当我们回忆过去,更容易想起自己的所作所为,而忽视了与己无关的行为。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但自知何其难?何况,归因偏差在抵抗压力、缓解抑郁方面还是有着很积极的作用的。我见得比较多的归因偏差就是股市里的散户,只要听某个小道消息某只股票要涨,如果真的涨了就深信不疑。自己出现归因偏差最近一次是写了一篇书评,突然有了几千点击量,自己分析以为完全可以归功于故事比较多,读起来痛快,接下来又写了两篇书评,一门心思讲故事,自己甚至觉得更精彩,结果!结果可想而知,点击量不如上一篇的10%。
所以,每当我们事后归因时,不妨时刻提醒自己保持谦逊,并默念帕斯卡尔这句话:任何一个单独的真理都是不充分的,因为世界是很复杂的。任何一个真理如果脱离了和它互补的真理,就只能算是部分真理而已。

3.美国阶级固化了?
我的转述:按照泰勒科文《自满阶级》的说法,美国如今阶层固化特别严重,平民阶层向上流动太难,即使是最近十几年创业成功的那一批人也都出自中产阶级家庭,因为阶层越高的家庭从先天的智力遗传到后天的教育、人脉,都非低阶层可比。美国社会如今处于一种极端稳定状态,比如让同性恋婚姻合法,并非这个社会有活力能包容,反而是不想同性恋者闹事而招安;又如人们几乎各得其所,与中国人注重向别人释放穿着、头衔等“信号”以证明自己不同的是,美国人大都不在乎“信号”,反而释放与己身份地位相反的“反信号”,也就是每个人都觉得无需证明自己,社会达到了高度匹配和自洽。
我的评论:有句成语“骄兵必败”,“自满”意义上和“骄傲”有些类似,那美国能不能看成是新时期的“骄兵必败”?自满导致无心折腾,没有折腾的系统,遇到问题就很容易崩溃。
虽然中国阶层固化不如美国那么严重,但仍有为数不少的人具备“无信号”特征,即既不发“信号”,又没有“反信号”的实力,比如那些四十岁出头就在办公室看报喝茶渡余生的人、年纪轻轻就不修边幅的人、刚毕业就回老家追求稳定生活的人……

4.在投票的时候,有时候要求全体一致同意,有时候要求过三分之二票,有时候会要求超过半数同意就行。都是多数同意原则,哪一种规则更好呢?
我的评论:当然,三种方式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问题选择不同方式。
但总体讲:全体一致同意最不好,这样就几乎干不成事,因为人并非都是理性人,理性人并非随时都理性,所以几乎不可能达成任何共识。
半数以上通过和三分之二通过都可能因一些人保持中立投弃权票而无法达成共识,但前者有可能出现获益人群与受损人群大致相当的极端情况,容易激发矛盾不利于稳定。

5.凝聚人类劳动越多的产品,价值就越高吗?
a.对。比如同样是手机,某一品牌凝聚劳动越多,需求就大,价格就高,价值就高;如果价格还一样,那相对价值更高。
b.不对。比如奢侈品,因为稀缺和自我满足感,导致价格高、价值高,但凝聚劳动并不多。

你可能感兴趣的:(怎么从朋友里选出“做大事儿的人”?2017.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