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玄武湖为何会成为禁地

北宋欧阳修曾高度赞美玄武湖的景色:“金陵莫美于后湖,钱塘莫美于西湖。”这里的后湖就是玄武湖。如今的玄武湖,是江南城区最大的城内公园,也是全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湖泊,被称作是“金陵明珠”。因其景色优美,玄武湖已是人们休闲放松好地方,所谓“游艇如梭闻笑语,乐在玄武好假期”,但是你或许会奇怪,玄武湖在明朝时却是“闲人免进”的禁地。

南京的玄武湖历史悠久,古时候成为桑泊,因其位于燕雀湖和宫城之北,故又叫“后湖”或“北湖”。南朝宋元嘉初年,宋文帝刘裕对玄武湖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疏浚,将挖出来的湖泥堆积在一起,遂成为露出水面的小岛。按照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人们将其中最大的三岛命名为:“蓬莱”、“方丈”和“瀛洲”,合称为“三神仙”。传说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湖中两次出现“黑龙”,因而又改称为“玄武湖”。玄武是中国古代神话里的四灵之一,是北方之神,尚黑色。其实,推测起来,当时出现的黑龙极有可能是扬子鳄,只不过人们不认识这种动物,就依照外形叫做黑龙了。

玄武湖中的梁州,曾经是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梁园”的旧址。萧统曾在这里邀集名士,研究学问,编辑《昭明文选》,因此得名梁州。

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开始大规模的扩建南京城,玄武湖成为南京东北城墙外的护城河。由于玄武湖水域广阔,梁州与周围的陆地相隔较远,所以,朱元璋就选中玄武湖中的梁州,作为存储全国户口和赋税文档——“黄册”的档案库。黄册以“里”为单位,记载所属每户的姓名、籍贯、人口和财产,作为国家征收赋役的依据,因此意义重大,必须选择妥善的地方存放,以防止损毁。

中国古代的建筑多是土木结构为主一旦发生火灾,往往是焚毁整片区域的建筑,而四面环水的梁州既便于防火,又便于营救,且安全防偷盗,无疑是当时条件下保存纸类档案的最佳场所。

最初黄册库只建立在梁州这一个岛上,每十年增建30间库房,放置新造的五、六万本黄册。后来黄册的数量超过了170万本,库房也越建越多。据《后湖志》记载,到万历年间,黄册库房已经有九百余间,遍布玄武湖的所有岛屿,成为规模最大的黄册库房群。由于水汽潮湿,为了防止黄册腐烂发霉,黄册库房全是按照东西朝向建造的,便于充分利用阳光,保持相对的干燥。

除了防火和防潮外,防盗安全问题也是黄册库的一个大难题。所以,朝廷下令,玄武湖成为国家禁地,禁止游人随便出入。《后湖志》中说,朝廷立石划界,每百步就设立一个土堆和一个界石,环湖共有36块界石,把整个玄武湖都包围了起来。那么,如果是朝廷公事查阅黄册,应当如何进入黄册库呢?

当时进出黄册库必须经过太平洲。太平洲上修建有重兵把守的检阅厅,四周围以矮墙。所有入库之人要持有户部颁发的虎符,在检阅厅核查虎符,由主管黄册库的官员仔细盘查、登记,确认无误后登上玄武湖的平头船,再由内监开船上岛带入库房区。可见,安全防护措施极其严密。所以,当时有人赋诗曰:“瀛洲咫尺与去齐,岛屿凌空望欲迷。为贮版图人罕到,只余楼阁夕阳低。”表现了对玄武湖美丽景色的遐想和无奈。

你可能感兴趣的:(明朝的玄武湖为何会成为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