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IEO新模式登场
IEO全称为Initial
Exchange Offerings(交易所公开发行),指交易所直接帮助项目上线募资并销售其代币的一种方式。IEO诞生于2年前,但能在眼下的熊市中“破土重出”则归因于币安Launchpad的成功。
2017年7月,币安推出资产发行平台Launchpad,希望帮助优质区块链项目进行ICO,当时曾上线Gifto、BreadWallet两个项目。但在2017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联合发文叫停ICO,受到影响的Launchpad在此后逐渐淡出市场。
然而Launchpad并未退出市场。沉寂一年多后,币安在今年1月宣布重启Launchpad,并陆续上线BitTorrent(BTT)、Fetch.AI(FET)两个项目。
1月28日,BTT上线币安Launchpad后,以0.00012美元的价格开放众筹。在开放购买的15分钟内,600亿枚BTT即被抢购一空。1月31日,BTT登陆币安开放交易,再获成功——开盘价较众筹价格上涨近5倍。
2月25日,2019年的第2个Launchpad项目FET以0.0867美元的价格开放众筹,开放购买后22秒即宣布众筹成功。2月28日,FET登陆币安并开通交易,结果同样表现出色——价格较众筹上涨近3倍。
两个项目接连成功,币安Launchpad几乎“势不可挡”。
于是,当币安宣布将于3月19日上线今年第3个Launchpad项目Celer Network(CELR)后,市场情绪异常高涨,当日币安BNB24小时涨幅达到20%左右。此后甚至带起平台币普涨,3月7日主流平台币涨幅一度达到20%以上。
巨大的市场反应下,任何有野心的交易所都不可能按兵不动。
2 区块链融资新方向,IEO为何能脱颖而出?
在Binance LaunchPad 的BTT带来最高十倍收益后,BNB市值一路走高,相比近期低点上涨了近233%,市值已经排到了全球第八。
因为拥有众多流量(韭菜),也直接导致项目火爆,很多人去抢,尽管中签率低,但只要抢到了就意味着赚钱。
Binance是最早发行Token的Exchange之一,它发了之后Huobi、OKEx才发的,它们的Token 某种程度上像是一种证劵和功能性Token 的结合体,持有Token可以获得Exchange的利润(利润回购),或直接抵扣手续费。
现在,在IEO之后,Token 又加上了另外一种功能,和以太坊上的DApps募资使用ETH一样,IEO也需要使用Exchange
Token才能参与。
这种方式很直接地增加了Token的应用场景,带来了活跃度,韭菜们只要想赚钱,只要想参与IEO,那么就必须先买Token。而且就算没有抢到,你也有可能在平台内继续交易。
所以,在Binance
LaunchPad 启动之后,其他Exchange也坐不住了,Huobi要搞Prime,BitMax 今天开了DOS,OK提出了Jumpstart,其他Exchange也蠢蠢欲动。
3 火币、OK面临多重挑战,IEO头上“悬着利剑”
很明显,新入场的交易所都想在IEO的巨大红利中分得一杯羹。但IEO得以实现高效率、低风险,背后是交易所持有的巨大资源——交易所连接的海量用户,在项目调查方面的丰富经验,利用全球化布局摊薄政策压力……这些优势都会在IEO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反过来,如果一家交易所无法连接更丰富、更广泛的用户,无法灵活应对政策压力,那么即便IEO带来更大的市场机会,也很难灵活自如地施展手脚。
币安Launchpad成功的一大关键就是币安的全球化布局,一方面可以连接更广泛的用户,另一方面平摊了政策风险,当一个国家的政策收紧之后,可以将业务重心调整至另一国家。赵长鹏在采访中亦表示,IEO模式复制容易,但执行能力无法复制,同时币安在项目选择上拥有优势,放言“欢迎其他交易所来抄”。
相较之下,火币、OK则要面对一些限制。上周五推出Huobi Prime后,火币全球站CEO一直在纠正外界“众筹”的说法,强调Huobi Prime全名为“火币优选上币通道”,目标是“提供一个创新、快速、合规的综合上币服务”;OK的情况与之相似,在OK Jumpstart的发布声明中,OKEx CEO Jay Hao也在强调“合规”,表示推出前曾“审慎地评估过这种模式在各国的合规性”。
交易所用自身信誉为项目背书,用来保障投资者安全,但IEO头上仍然“悬着利剑”。一方面,IEO项目存在无人购买导致众筹失败的风险;另一方面,一旦项目上线交易后无人追高,价格骤降导致公募者被套牢,市场信心将极大受损。
某种意义上,IEO是个“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游戏——至少在项目上线交易的初始阶段,代币价格不能跌破发行价。否则,不仅公募阶段的投资者信心受损,观望中的投资者也会因此离场。市场信心动摇,IEO就可能面临崩盘。
对于这一问题,币安创始人赵长鹏曾在采访中表示,币安会建议项目方不要将初始销售价定得太高,以此获得更多人气。但他也承认,市场行情无法预测,不是一、两天所能决定。
即便如此,IEO仍然是值得瞩目的创新形式。市场没有完美的模式,就像不成熟的ICO催生IEO一样,IEO的问题也将催生更具创新的模式。在熊市之中,加密市场仍在不断创新进化,新的模式仍能吸引玩家加入、推陈出新,这些比任何模式更重要。
4 IEO没有解决核心问题
在ICO,交易挖矿、STO凉凉后,IEO会带来牛市,笑到最后吗?
IEO模式将项目方自身的风险转移到交易所上。利用自身资源和项目经验,交易所可以完成对所提交项目的审核调查,同时还能抑制网络钓鱼、恶意攻击等技术风险。而交易所具有的用户、资金、流量等优势,对项目的传播、资金收集都能提供更有效的帮助。
IEO和此前被寄予厚望的STO有些类似,但流程更短、效率更高。原因在于STO的审核方是官方机构,但IEO的审核方则是交易所这样的市场力量。它兼具项目融资必需的安全低风险、便捷高效两大特点,ICO、STO都无法比肩。也因为这些,IEO被认为是区块链项目融资的新方向。
韦氏评级(Weiss Ratings)曾断言IEO将是加密市场的新热点。通过让交易所审查待融资的加密项目,从而保障投资者的安全。
2017年以太坊价格的上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DApps和ICO的兴起,想要投资DApps 就必须先买ETH,需求很旺盛带来了价格的上涨。
我们疯狂买入ETH,投资一个项目,好,上线了,把它卖掉,再换成ETH,再投资下一个。
市场上行过程中,ETH的价格变成了一个数字,一直上涨但卖盘是小于买盘的(此刻的流动性实际上是虚假的),我们曾经是纸面上的百万富翁。
但就算是这么多的需求也没有掩盖住一个事实,好的项目、好的资产标的是稀缺的。在短暂的旺盛需求刺激过后,市场将回归正常。
无论是ICO,STO,还是IEO,都不得不正面这一个事实,它们都仅仅只是一种帮助项目融资或者发展的方法,但最核心实质的问题还是这个项目到底怎么样,最后能不能成功?
不同于以太坊上曾经出现海量项目,IEO的项目数量会变得更加稀少,Exchange应该会尽可能筛选出优质项目,只有这样才能利用交易所资源更大程度上帮助项目落地和发展。
5 现在的Binance 还不是区块链
Binance 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区块链项目,相比较其他什么区块链项目,资产交易目前看来是现阶段最旺盛的用户需求,全球流动性,7*24可交易,不管熊市牛市,韭菜们都得交易。
有着旺盛的需求,和众多用户,BNB才得以屹立不倒。
但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实际上现在的Binance 是一家公司,它只是一家服务于区块链领域的中心化公司。
目前来看,Binance 的建造模式是大教堂式的,而不是集市。
Binance 使用利润回购BNB,但我们怎么知道它的真实利润是多少,又怎么知道Binance 说的数字是真的?这也可能将是所有证劵Token除监管外面临的又一挑战,如何让用户相信你没有作弊?
从前Binance 是一家Exchange的时候,这种自上而下的组织架构似乎没有问题。但当它试图成为Binance Chain,社区成员在纷纷讨论BNB能不能超越ETH时,如何去扩展Binance Chain的生态,如何治理,如何吸引更多参与者将会是核心问题。
6 IEO面临着Exchange团队的道德风险
刚刚提到回购的利润实际上是不可验证的,但这目前看起来是无解的,既然你买了我的Token,那就相信我。
现在IEO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Exchange有着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的作弊嫌疑,特别是越小的Exchange就存在着越高的风险:
互相勾结:在一级市场遇冷的情况下,项目方出卖/输送利益给Exchange,以换取IEO机会
倾销额度:现在部分Exchange和项目的早期投资者达成了合作,直接通过Exchange倾销额度,这种现象表明了早期投资者对未来市场的担忧
估值过高:由于优质Exchange数量有限,在投机心理的驱使下,将会带来用户的FOMO,这时可能将变相抬高项目的估值,在未来用户可能将遭遇损失
操纵市场......
尤其在市场行情不好时,这些情况将更有可能出现,将损害用户利益。
一旦未来出现越来越多IEO,频率也越来越高,需要保持警惕。
综上,个人以为,对于IEO,我们要抱着审慎的态度对待,IEO的复燃带不来牛市,但是却带来了机会!
下面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科普。
ICO:是一种为区块链项目筹措资金的常用方式,早期参与者可以从中获得初始产生的Token作为回报,换句话说这种方式就是基于以太坊或者其他公链发行Token,然后公开募集ETH或BTC等等。由于用以太坊发行Token的门槛越来越低,再加上其中浑水摸鱼的项目方太多,缺乏监管等多方面原因,在去年出现了很多项目方跑路,上线交易平台就破发的事件,以至于现在爱惜欧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
IFO:矿工团队在创造分叉的同时,可以在分叉发生的区块中,利用自己的特权,分配一些Token给自己或其他人,然后再开放让所有人都可以参与挖矿,IFO的代表就是BCH,其他诸如BCD、BTG、SBTC等等都属于这一类。兴起的时间是在2017年5月比特币共识大会之后,当时因为BTC区块扩容问题产生了分歧,以比特大陆为首的矿工群体就将BTC分叉产生了BCH,随后很多BTC大户和一些小的矿工团体就依葫芦画瓢弄出了各种BTC的分叉币,可是由于这些分叉币的算法和BTC的算法相同,而且POW共识机制又有51%攻击的问题,这些Token的算力在BTC的算力中只占有很小的比例,其他矿工只要转换一下很容易就可以发动51攻击,所以除了BCH以外其他的分叉Token基本没意义,所以到了现在也只有BCH依靠原本建立的算力支持活的比较好,其他的都是一地鸡毛。
STO:不是申通快递...简单点来说就是合规,符合政策,受到监管的ICO,也可以称之为资产Token化,这个概念在去年年底的时候也被炒作了一波,可是由于实现比较艰难,并且局限性也很高,加之地方政策的原因,目前也很少有STO的Token,很多也只是披着STO的外衣。
IEO:以平台为核心发行Token,相当于类似与Huobi、OKex等平台是第三方机构,项目发行Token,联系上交易所,经过交易所审核后在相应平台上使用指定Token筹措资金,接着就在这个平台上线。这种摸式其实很早就已经出现,去年Fcoin就提出了这种模式,可是之前并没有造成多大的影响,如今币安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再次将这种模式盘活,但是就大侠自己认为,这种模式和爱惜欧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不过却使得平台Token的应用场景更加丰富,再加上后续各大平台相继上线自己的主链,平台Token的潜力再次加大。短期来说,这波热潮或能引起一波不错的反弹行情,各位需要做的就是抓住这波走势,不要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