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读书——文章视角点评训练营9/90

浅谈读书——文章视角点评训练营9/90_第1张图片
书山有路

书籍是进步的阶梯。

作为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书籍是认识外面世界的窗口。

记得小学二年级时,迷上了小人书,放学之后,常常跟着同学去她家看小人书,看得如痴如醉,天黑了才想起回家,没少被妈妈骂。只要是能够找得到的文字,我都拿起来读,阅读带我进入一个广阔的世界,吸引我不断去探索。

可惜农村里好书太少,在如饥似渴求知的年龄,却只能读些《故事会》、《故事大王》之类的通俗读物。上初中后,有一次去老师家,发现她家竟然有一个摆满书的书架,放了很多大部头的名著,简直是垂涎三尺,如获至宝。一个假期,我都在贪婪地读从老师那里借到的书,《地球的红飘带》、《简爱》等等,一下子带我进入一个文学的世界。

比书籍更少的是成人的支持和引导。那时候,读课外书也会被父母视为不务正业,不但不支持,还要反对。在情窦初开的年纪,我迷上了琼瑶的书,每次都要背着父母偷偷地读。

读书带给我太多美好的回忆,成为童年以及少年时期的亮点。我一直认为,是读书开启了我的智慧,并赋予我灵气,让我终生热爱学习,并享受与书为伴。

书是读不完的。

如今,终于有条件买很多的书,于是,家里的每个角落都被书塞满。看着越堆越多,总也读不完的书,再看看自己捉襟见肘的时间,终于明白,书是读不完的,花点时间,想想到底要读什么、应该怎么读,是非常有价值的。

郝明义在《越读者》中详细介绍了自己的读书方法论,他将读书比喻为吃饭,将阅读内容分为主食、美食、蔬菜水果、零食甜点四大类,其中主食指那些实用类的书籍,满足学习、工作或者生活上的基本需要;美食则是指哲学、历史、文化类的书,读这一类的书,需要细嚼慢咽,腾出专门的时间来品尝;“蔬菜水果类”是那些工具书,像字典、百科全书、地图等,有助于我们消化;至于“零食甜点类”书籍,则是那些轻松阅读的漫画、消遣的类型小说等。

这种区分的好处是,为我们选书以及合理分配阅读时间提供了思考的框架。

当今时代,各种信息泛滥,到处都是抓眼球,吸引关注的设计。人们也随之普遍陷入了知识焦虑,既迫切地渴望跟上认知迭代的速度,又惶惶然不知所以。慢慢地呈现出一种断裂,一部分人,为了缓解焦虑,拼命地学习和读书;一部分人被不断推陈出新的泡沫信息裹挟,把自己变成了休闲娱乐媚俗文化的牺牲品。

越是在喧嚣的时代,越需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内心的阅读。

与其过尽千帆,不如一本读精,

李老师好几次讲到,与其追求读了多少本书,不如坚持把一本书认真反复地读。他强调,一个能够把一本书读一百遍的专业人员,其专业水准,定是那些读过一百本书的专业人员所无法比拟的。他还说过,读过一百本书的人并不稀罕,把一本书读了一百遍的人却凤毛麟角。

这两年,因为带领读书会,我每年都要保证从头到尾读完至少20本书,切切实实地感觉到,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读书的数量和质量很难兼顾。而我们很难有耐心将一本书反复研读,常常是囫囵吞枣之后,又一头扎进下一本书。结果是,每本书都浅尝辄止,连篇像样的书评都写不出来。

这几年,我读的次数最多的一本书是《少有人走的路》,每次阅读都会有新的理解和收获。不仅仅是读,我还通过微信分享、拆书笔记等方式,对这本书做过深入的解析,因此,这本书所回馈于我的收获也远远大于那些读过一遍就束之高阁的书。

不读什么比读什么更重要。

依据购书网站的推荐,跟风阅读也是很普遍的现象。然而,那些流行一时的书,鲜有深厚的积淀,也因此很难成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书。

李笑来在他得到APP的专栏中,曾经指出:你所拥有的最宝贵的财富是你的注意力。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掉进三个大坑:“莫名其妙地凑热闹”,“心急火燎地随大流”,“操碎了别人的心肝”。

仔细想想,他说的很有道理。面对浩瀚无边的书海,与其发下读什么的宏愿,不如确立不读什么的原则。我遵循的几个朴素原则便是:

尽量不读流行书(特别是休闲娱乐类的),多读经典名著。

不浏览朋友圈(真要关注一个人,可以单独打开),少读微信文章。

不凑网络上的热闹,特别是各类八卦。

不放过零碎的时间,等车、等人,见缝插针地阅读。

通过这种自律,我努力争取把宝贵的时间用于阅读和学习真正有价值的内容。

对我来说,读书犹如呼吸,是每天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合适的阅读内容,根据不同的目标,选择合适的阅读方式,不断体验读书的乐趣,同时收获智慧。

自从加入李老师的训练营,每天晚上要穷思竭虑,绞尽脑汁,为凑出一篇合适的文章,往往要翻阅好几本书,一周下来,竟尝到了查书的乐趣。

首先,查书比从头到尾按部就班的阅读效率高了很多,主题搜索式阅读,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有效信息。

其次,查书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完善自己的观点,防止陷入偏见。

再次,查书可以获得很多灵感,以前压根没从这个角度考虑过,通过查书,受到启发,就有了神来之笔,能写出独到的见解。

不过要会查书,需要有一定的基础。首先,要对学科整体有所认识,知道到哪里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其次,查书要有主题,根据主题展开,否则容易跑偏,漫无目的。

总而言之,会查书,意味着自己在阅读的方法论上,又进化了一大步。


李老师原文链接:

李克富 | 说说读书这档子事儿 -

李克富 | 读书与查书 -

你可能感兴趣的:(浅谈读书——文章视角点评训练营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