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宗教学
不论你是否关注宗教学这个学科,我想你一定都接触或者听说过一些具体的宗教。
比如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等。这些都是拥有世界级影响力的大宗教,有着几千年的历史。
在宗教的历史中,我们看到古人也会对宗教知识进行研究,比如佛教的高僧会精研佛法,基督教的神学家也会辩论教义。但是,我要告诉你:这些都不是宗教学。
接下来,我就和你聊一聊,什么是宗教学。
宗教现象很古老,但宗教学却很年轻,从它诞生到今天,只有一百多年。
为什么会这样呢?
宗教学是一门现代的学科,这门学科刚刚诞生的时候,叫做“关于宗教的科学研究”。
它和古人研究宗教知识不一样,最大的区别就是,宗教学研究的是人类社会所有的宗教现象;研究宗教学必须满足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对所有宗教一视同仁。
也就是说,宗教学家要跳出宗教之外,才能得出客观可靠的结论。
跳出宗教外,说起来简单,实际上却没有那么容易。过去,每个人从出生那天起,就生活在特定的宗教环境中,很难避免自己宗教的影响。
比如说,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时,看见当地的土著居民全裸着身体,就断言这些人没有羞耻感,也不可能有信仰。
但后来学者们发现,在美洲原住民的生活中,同样存在宗教信仰。你看,如果不跳出自己特定宗教的视角,就很难客观地对待其他宗教。
现代宗教学做了一件前无古人的事情:跳出宗教之外研究宗教,把人类历史上所有的宗教现象都纳入考察范围,探索宗教在不同地域、不同人群中产生的作用,找出宗教共通的规律。
宗教学不是要钻研某个宗教的教义,宗教学也不关心神灵究竟存不存在。宗教学研究的是,当人们认为神灵存在的时候,他们的行为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换句话说,“神”这种预设,到底对人和人类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宗教怎么生产意义
一句话,宗教给人类带来了什么?这是我们宗教学关心的。
我先把答案交给你:宗教为人类提供了一套意义生产机制,它能够给人和人类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意义。
这种“意义”,能够帮助人类克服有限性,给出一套对于世界的解释,还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合作。
这么说可能有点抽象,我给你举个例子。
在古巴比伦宗教中,有一个著名的神话故事。生育女神到阴间寻找死去的爱人,她经过七道大门来到阴间之后,却被困在了这个“有去无回”的地方。
没有了生育女神,大地上的所有生命都不再繁殖。主神只好命令死神将生育女神放回,万物才恢复了生机。
有意思的是,古希腊宗教里也有类似的神话,不仅同样解释了万物的凋零和复苏,还发展出一种神秘宗教:入教者相信通过吸取神灵复活万物的能量,就可以在今生享荣华,在来世得永生。
这里,宗教这个意义生产机制就发挥出了自己的作用。
首先,它处理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死亡。
死亡实际上指的是生命的有限性,这种有限性,是人类面临的最终极的生存危机。
在这个神话故事中,生育女神进入阴间,意味着生与死的较量。她最终回到大地,象征着生命最终超越了死亡。
有了这样一个宗教性的解释,面临死亡这件事时,人就从宗教解释中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支撑,不会陷入到无法克服的恐惧之中。
其次,这个神话还解释了四季的变化。
冬天是因为生育女神去了阴间,等到女神回归,春天就会来临。这样一来,世界中变幻莫测的现象就有了解释。人们感到这个世界是可以理解的,获得了一种安全感。
最后,在这种解释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了崇拜生殖力的秘密宗教。
生殖力崇拜往往和丰收、财富、永生联系在一起。因为相同的追求,人们加入同一个集会,举行共同的仪式,遵守一样的教规和禁忌,分享同样的意义。这些有共同宗教信仰的人,就成为了一个能够紧密合作的团体。
你看,宗教这个东西,就是这样帮助人类克服有限、解释世界,促进人类的合作。
世界上的宗教,无论大小,都起到了意义生产的作用。但我们知道,世界上各地的宗教有各种各样的形态:有的宗教强调只能信奉一个神,有的宗教却信奉许多神,有的宗教强调精神修行,有的宗教强调肉身守戒。
“超余”是一切的起点
为什么这些形态各异的宗教都能生产出意义?
宗教学发现,不论是怎样的宗教,它们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意义的来源。具体而言,所有的宗教都追求一个超出日常经验、超越世俗世界的“东西”。
宗教学里有一个概念来描述它,叫做“超余”:超出的超,多余的余。
中文听上去有点陌生,但它的英文写法非常简单:THE MORE,直译过来就是“多出来的那个”。
超余所超出的,就是日常经验、世俗世界,宗教正是用超余生产出了意义。
超余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就是我们一般说的“神”,但这并不是超余唯一的形式:超余可以是人格化的信仰对象,比如玉皇大帝这样的神灵;也可以是非人格化的信仰对象,比如印度教的大梵;还可能是某种超越世俗的境界,比如佛教说的涅槃境界。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基本概念,“超余”就是宗教学的基本概念。
“超余”这两个字,代表了宗教学研究成果的精髓。这个概念,是我从宗教学哈佛学派的创始人,20世纪最伟大的宗教学家之一,W.C.史密斯那里学来的。
为什么宗教需要超余?
打一个比方,“超余”就相当于是在世界之外设定了一个“阿基米德支点”,因为它在世界之外,所以能够撬动这个世界。宗教需要超余,不是真的要脱离世界,而是借用这个点对现实世界发挥作用。
如果把宗教看成一个生产意义的工厂,那么超余就是这条生产流水线的起点,是意义这个产品的原材料。
你可以想象,如果起点出了问题,后面的一系列工序都会受影响,最后的产品质量也会参差不齐。所以,在意义生产过程中,起点不能轻易变化;起点一旦变化,整个意义系统都会出现动荡。
我们知道,基督教中有摩西十诫,第一条就是“除我之外,你不可有别的神”。当摩西从西奈山领受十诫,下山看到以色列人不再崇拜耶和华,改为崇拜金牛犊,气得怒不可遏,把刻有十诫的石板摔在地上。
过去看这个故事,都是在宗教内部去解读,说这是信仰的败坏。
但我们用宗教学的视角去看它,就会发现,这其实是意义的起点发生了变化,所以生产出的意义要出问题。
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是在“耶和华救赎子民”的号召下实现的。如果这个起点变了,教徒们不敬拜上帝了,那么之前所做的一切就会失去意义。
起点需要稳定,这样整个意义生产系统才能稳定。然而,现实世界沧桑变幻,永远处在变化之中;人类社会更是瞬息万变。
所以,宗教需要世界之外的超余,因为宗教需要一个不会轻易改变的意义起点。
其实生产意义的机制不止一种。但宗教是最特殊的意义生产机制。
其他意义生产机制的起点都在现实世界之内,或者并没有强调要超出现实世界。而宗教的意义起点,一定要超出现实世界之外。
宗教是一个独特的意义生产系统,就独特在这里。
通过超余这个世界之外的起点,宗教不仅能够提供意义,而且能提供一个终极的意义;它不仅能够解释世界,而且能够给出一个更加完整的解释;它还能够最大限度地整合世界内部的差异,让不同的人聚集在同一个意义之下团结和合作。
总结一下,我们一共讲了三个重点:
最后,欢迎你来留言里聊一聊:在你过往的经历中,什么事对你来说,有着独一无二的“意义”?
更多的宗教学知识,欢迎你加入这门最新的 《李林·宗教学十讲》 。 课程将带你分析世界最典型的各种宗教,从根本机制上解密各大宗教云山雾罩的表面,揭开宗教生产意义的各种方式。 ▽戳此加入即日起至2月12日每天下午三点,「得到」免费为你提供“得到十日谈”。今天,香帅、卓克、李育辉三位老师将为你进行免费串讲。
点个“在看”,守望互助,共克时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