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自传:梦、记忆和思考》读书笔记

最初从“百度阅读”的代金券买书买到了荣格的书,在读的过程中发现他对感觉和心灵的描写非常具体清晰,就对此人产生了兴趣。把这本书加入购物车几个星期,在当当打折的时候决定买下来,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2017年6月5日 #7-222 微霾 头晕休息

封:

封面是黑色 ,简洁肃穆。有很多漂亮的句子,读起来会有顿悟的那种力量。从荣格简介和开头的那些图来看,荣格和弗洛伊德的关系非常好,经常一起钓鱼还有家庭游玩。后来分道扬镳,是因为他们对人的看法不同,荣格从人的精神层次解释人,而弗洛伊德从自然主义,我猜是动物层次?

他用灵魂解读人性,在他面前,你的灵魂无所遁形。

有的书这样写是故弄玄虚,但这本书真是这样,我只是读了序和最后一章,就觉得荣格本人看到的世界和意识确实不同。

本书虽为自传,实际却是荣格毕生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目: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规划的文章,这种顺序能够更好的组织内容,也不会给读者带来太多的模糊,通常的自传都是这种方式吧。

童年、中年,还有一些典型的地点。比较有意思的是,他还谈到“死后生活”和“幻象”,可能跟他的梦有关,所以我决定先把这部分看一遍。

序:

对于生活的各种问题,要是从内心找不到解决之道,那他们只是具有很小的意义。

这句话看起来是唯心的,但是我觉得这体现的是作者对于内心平和的追求。也就是说,在某种意义上,我和他是一路人。嗯,这同佛教的一些观点很类似,答案就在我们心中,或者说平静来自于内心,无需从外界寻求。

所以我想我从书中能够发现,如何在内心中找到外界事物的对应,或许也能够找到内心平和的另外一种解释。

真正的生命是不可见的,是深藏于根茎之中的。露出土壤的那部分生命只能延续一个夏季,然后,便凋谢了——真是短暂。

然而,我却从来没有失去那于永恒流动中生存着的,永不消逝的某种东西的意识。我们所见的是花,它会消逝的,但根茎却依然存在。

这段话可以看出作者对意识的态度,也就是说作者是很认同意识的永恒性,他认为变化的只是生命,而意识却是永远存在。所以我推断作者说意识可能是一种跟人没有关系的,哦,更像是一种我们存在的都有的一种东西。那么现在就有一个问题,而这种意识是如何加在个人身上,而产生不同的独立的表现。

尾:

本来在用“讯飞语记”转化为文字,到后来,发现太麻烦,就直接读起来。感觉还可以,其实我觉得自传用读的方式比较好。不仅仅能够更多的理解作者的感受,多年以后还可以听到自己的声音,前后的感悟一定是不同的。

在最后的这一章“我的一生”中,作者开头也是像牛顿一样提到,自己不过是在河边舀了一帽子水的人。他还提到,现在的人们不愿意像以前那样弯下腰了,所以,也就远离小河,远离自身。他提到自己会经常感到孤独,因为自己能够发现比别人更加丰富的世界,因为他更加敏感,看得更加透彻。他还说自己的前进是受魔鬼控制的,身不由己,却又不得不继续前进。我喜欢的是这句话,虽然看起来依旧故弄玄虚,但我觉得我能读懂。

如果我是另外一个人,或许很多事情也就不是现在这样的结局了。但事情就像它应当发生的那样,这一切皆因为我就是我的样子。很多事情得到了如我想象的结果,但最终并不都是对我有益的。

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想到的是我现在的状态,昨日往前一个周,我都处于一种奇怪的兴奋。一方面是因为公众号还有大鱼号里,我的势能慢慢体现;另一方面是因为跟姑娘的关系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会时不时想起,时不时发飙,尽管我能控制住情绪,但我控制不住思维,忍不住去想这些事情。最终, 这句话就跟我要表达一样。姑娘还有,公众号,都是。身不由己的成分多些,如果过去不做这些选择,就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我也不会像现在这样自信满满同时诚惶诚恐。可我想,终究是会得到想要的结果,也许不会,但最终结果却不总是对我有益的。于是,再拼接上下句话。

我们出生的这个世界是个野蛮又残酷的世界,但它同时又充满了圣洁和美丽。

我一直期望的愿景是:有意义最终将占据上风,赢得这场战争。

同时,再看这句,这几乎是最后的叙述。

我对自己越没有把握,对万物存在的亲切感就愈加增长。

这句话同我现在的感觉有些不同,我现在的感觉更是,我对自己的了解在慢慢加深,同时对万物的亲切感也在慢慢增加。我还不清楚我跟他的差别在哪里,这也是我想从文中得到的答案。其实我想,应该存在于他对于梦的理解上,要去理解梦的话,就有很多的麻烦和困扰。而在记忆和思考方面,我觉得我能做到的,只能用更好来形容。

对于这本书的最初印象已经形成,具体章节还要慢慢读下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荣格自传:梦、记忆和思考》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