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记》-战火中绽放的纯真

早就听说过《安妮日记》,却不知,这是一个豆蔻年华的犹太小姑娘写于二战时期的日记。当我看到书得简介时,很是吃惊,安妮竟于1945年,十五岁死于纳粹集中营。

我并非不知道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只是,当看到一个在文字里鲜活的女孩,一个积极躲避德国迫害的生命,最终没能实现写于文字中的愿望,难免心疼并难过。

每读一篇日记,看着一个比一个接近的日期,我都不忍心再读下去,感觉像是自己参与谋杀,造成了她的不幸。

那是怎样疯狂又残忍的战争,剥夺了那么多犹太人的权利,生的权力,死的权力,善良的权力,爱的权力……

书的扉页上有句话:安妮的日记,是对德国纳粹迫害犹太人这一事实的记载,是一份强有力的证据。

那是法西斯战争时期,许多罪恶的证据被销毁,所以,安妮日记是一份证据,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对于战争,我想,或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更有发言权吧,在这篇文章里,我只想谈谈处于青春期的安妮。

我和安妮有同样的梦想,我也想当一个记者,很优秀的记者,然后再一步步实现自己的作家梦。我想,勤奋又有天赋的安妮,以她的家庭背景,若生活在和平时期,有朝一日,一定能成为一个好的作家。我喜欢安妮,或者说,我喜欢像安妮这样思想独立的人,但在这一点上,我和她差别就大了,更像她的姐姐玛格特。

安妮,除了她的梦想,本身更像我的妹妹,我也就是像看妹妹的日记本一样,看安妮日记的。如果没有这场无妄的战火,没有躲进密室的生活,安妮应该是个被宠坏的女孩,她自认为自己所有的想法都对,但她本质上特别幼稚,我妹妹就是这样的。可不一样的是,她的人生随着这场战争,终究是被改写了。

密室的生活,是那样的压抑,她们被剥夺了自由与生命基本的尊严,但她们仍然觉得比被抓进集中营的同胞好的太多,至少,她们还可以透过窗户缝隙看看外边,还有很大机会等来明天。

我们有句古话:好死不如赖活着。如果不是看了安妮日记,即使看到那么多为了活着而挣扎着的人,我也从没认真地体会过这话。安妮以她少女的细腻,及她独特的视角,分析在满目疮痍地地方,在如此痛苦的情况下,为什么要活着,活着本身就是为了活着,如果你看不到希望,你要活着,等待希望,看到了曙光,更要活着,等待美好。

密室里的囚徒似的日子,使得安妮一路受伤,一路成长,由那个牢骚满腹的小女孩,成为一个拥有强大灵魂的女孩。有时候,不是我们想要坚强,而是我们必须坚强,那些由外部性因素强加给我们的疼痛,终究会化成壳,一种叫坚强的壳。

在进密室之前,安妮那短短的几篇日记,就像那么多普通平凡的女孩一样,纯粹地流水似地记录着自己的喜怒哀乐。密室生活开始后,她渐渐开始发生某种变化,密闭狭窄的空间,微量的外界信息,沉重压抑的生活,却使安妮有大量的时间去探索自己的内心,她以她的敏感脆弱,感知着密室的人与物,并探索着人性光辉与黑暗的一面,她经历着亲情的恐慌与爱情的甜蜜,拷问着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了,民族、种族、国家间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犹太人做错什么了?

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从文字中,永远无法真正知道,战争是什么味道,但也永远不想知道。我们像安妮这样大的时候,还是个懵懂的孩子,哪里会懂得什么战争,哪里会分析国家大事,事实上,我们对外国国家的名字都知之甚少。这也正是我们的幸运!

因为战争,安妮不再像以往一样,是众人的关注的焦点,家里学校的宝贝,她一落千丈,得忍受无时无刻的责骂,别人或许没关系,可是自己的妈妈也这样,安妮处于情感脆弱期,她得到的母爱不是她需要的那种,于是她把感情寄托给父亲,父亲满足不了她,她又找到了彼得,由友情到爱情,接着,她又发现,自己并不是那么爱彼得。

突然发现,代沟不能被消除,只能以深浅论。父亲虽然理解安妮,却并不完全站在她这一边,他的价值观,和安妮还是是有区别的。代沟这个词,并非是贬义词,它的存在,区别着一代又一代人。因此,不能说父亲错,也不能说安妮错,只是在亲子关系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彼此相互探索,在找寻一种更好的相处之道。

战争结束后,安妮家只剩她爸爸活着,而她爸爸,开始大力宣传安妮的日记,这是对女儿的独特纪念,也是对战争的无情控诉。

世上最客观的史实,大概也抵不过一个小女孩在战争中最真实的心路历程,这种纯真,懵懂,掺杂着那些血淋淋的现实,才更是让人惊心动魄。

安妮没有能等到阳光,她在满心的期待中沉睡过去。我想,天堂应该是和平的模样,安妮应该在窗前读着书,写着很快乐的文字。

庆幸地是,战争没能阻碍这朵小花灵魂的绽放,她是我们永恒的安妮。

《安妮日记》-战火中绽放的纯真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安妮日记》-战火中绽放的纯真)